“限競房”變“陷阱房”?限競房的便宜還能佔嗎?

最近這樣一條扎心的新聞引起購房者的關注:《離交房只剩8個月,卻只挖了一個基坑?!上千萬元的“限競房”變“陷阱房”,400位業主被坑慘……》


“限競房”變“陷阱房”?限競房的便宜還能佔嗎?


【1】

先來回顧一下整個事件:


2018年10月,限競房泰禾麗景家園以6.7萬元左右的均價入市銷售,按理說去化率高達97.38%、銷售款近50億元熱銷項目,不會出現什麼問題的....


但是兩年時間過去,距離交房只剩8個月之際,業主們滿懷期待坐等收房時,卻發現本該完工的樓盤,卻有相當一部分只是挖了一個基坑。花了上千萬資金買了限競房的業主面臨不能如期住進自己房子尷尬局面。


不禁要問:業主交了錢,為何開發商的房子沒建好?


原來,該限競房項目的購房款大部分都被開發商用於還債,只有少部分用在了項目建設上。至於開發商具體把款項用途?大概也只有開發商自己最清楚不過!


原本就是買來自住的限競房竟然成為了一個“陷阱”,價格相對便宜的限競房還能買嗎?


【2】


對於購房者來講,買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普通的商品房價格太高買不起,價格相對便宜的限競房就進入了一部分剛需客備選名單之列。


什麼是限競房,和普通商品房相比有哪些優勢?


到底能不能買限競房,首先要清楚到底什麼是限競房。


目前現在市場上銷售的房子,主要就分兩類,商品房和政策房。


商品房是開發商開發建設的供銷售的房屋,可以自定價格出售的產權房。市場上大量的新房和二手房基本都是這種,可以自由流通。


政策房全名叫政策性保障性房產,是政府為了保障中低收入家庭能買得起房,住的起房,而推出的一系列保障性住房。政策房主要分為這幾種:經濟房、共產房和限競房。

“限競房”變“陷阱房”?限競房的便宜還能佔嗎?

所謂限競房,就是在土地出讓之前,政府先制定好該地塊房屋的封頂售價和平均售價的最高限制。限競房需5年後方可交易上市。和普通房相比流通受到限制,但是限競房也有其自身的優勢:


1、限競房是定死了價格的,開發商一分錢都不許漲,就算二手房價格漲上天,有限競房兜著,購房者就還是安全的;


2、不少限競房和同區域二手次新房相比,已經具有比較明顯的性價比優勢,價格差不多,但戶型品質樓齡明顯勝出;


對於剛需購房者,如果你只是考慮自住的話,限競房還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是投資的話不建議購買。


經適房,就是經濟適用房,是面向本市戶籍低收入家庭的保障性住房,5年內不得交易,如出售只能原價出售給同樣滿足經適房條件的家庭,5年後上市交易,要補繳土地出讓金。


共產房,就是共有產權房,是政府和個人分別持有該房的部分產權,比如該房市場價是70000元每平米,個人可以按49000元每平米買下70%產權,相當於7折就可以購房入住。取得產權證滿5年需轉讓的,可按市場價格轉讓。但你能賣的,就只有你持有的這部分產權。


【3】


“該不該買限競房,如何買?”


這個問題是很多打算購買限競房的購房者最關心的問題。


剛需,可以買!弄清楚自己的購房預算,實在是買不起商品房可以考慮限競房。


投資,不建議買!限競房流通週期長,長期持有有風險。


至於如何購買限競房?其實道理和買商品房是一樣的。


建議的權重順序是:位置>交通>配套>品質>物業>戶型。


“限競房”變“陷阱房”?限競房的便宜還能佔嗎?


即便限競房買來是自住,也不能忽視了區位、交通、戶型、配套以及品牌這些最基本的要素。


地段重中之重,配套、品質、物業,是入住後對生活質量有相當影響的因素。


同時買房需要智慧,不要抱著佔便宜的心態買,如果你準備入手的限競房價格明顯過低,三思而後行。


最後再提醒一句:綜合衡量一下開發商的能力,以免碰到開頭那樣利用限競房當幌子高槓杆融資的開發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