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過小店」國外與我國便利店的發展現狀及策略

便利店是以滿足顧客便利性需求為主要目的的零售業態,根據國外衡量標準和國內規範,便利店具有以下特徵:

「鹿過小店」國外與我國便利店的發展現狀及策略

  (1)選址在居民住宅區、交通要道、娛樂場所,機關、團體、企事業辦公區等消費者較集中的地方;

  (2)商店營業面積在100平方米左右;

  (3)步行購物5—7分鐘可到達;

  (4)商品結構以速成食品、飲料、小百貨為主;

  (5)營業時間長,一般在16小時以上,甚至24小時,終年無休日;

  (6)以開架自選貨為主,結算在收銀機處統一進行。

  以“小、靈、便”為特點的便利店與“大、全、廉”的超市在業態上可以互補,再加之在開發店鋪時定位於實用面積100平方米左右,有利於網點的滲透性和有效地控制經營成本,因此便利店既使處在白熱化的商業競爭中,仍能夠產生、成長,並逐步發展壯大。

國外便利店的經營特點

  便利店最早於1927年出現在美國,在日本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儘管90年代以來日本出現的經濟衰退波及商業領域,導致許多商業企業倒閉,但便利連鎖店卻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數量從1991年的9700家增加到1997年的20530家,銷售額從15920億日元增加到36890億日元。凡是國外經營成功的便利店,都存在以下方面的相似之處。

1.連鎖化程度高

  國外零售集團把一個地區的所有便利店作為一個緊密銜接的網絡加以管理,實行統一理念、統一品牌、統一管理方式、統一標識,以利於企業整體形象的提升和品牌的塑造。連鎖形式上主要採取特許加盟方式,建立聯合配送中心。經營上統一採購,集中送貨,以降低銷售成本。如美國的西爾斯、Service Merchan dise均採用小商店連鎖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益。而D0llar Geneml則更堪稱連鎖經營的典範,它的每一家商店都緊鄰沃爾瑪,用佔地600平方米的小規模商店與平均佔地規模9200平方米的沃爾瑪展開競爭,不但沒有被擠跨,反而經營得越來越好,現已擁有4200餘家店鋪,而且每年新開張600家店鋪。

  2.營銷手段日益豐富

  國外便利店往往根據消費者需求,在營銷方式上進行不斷的創新。除在購物地點設置、營業時間安排上極大地方便消費者外,還在購物環境的整潔、安全、友善方面營造良好的氣氛。如日本的7—11便利店提出“最先、最佳和惟一”的服務口號,在店鋪裝修上,加寬店內通道,增強照明亮度,降低天花板高度,改變商品陳列布局,增加店內導購標誌,使其更為醒目;在商品結構上,銷售大眾化商品,重點是食品和飲料,最新小百貨,並保持每月一定比例的商品淘汰率,以保持適銷對路;在價格上實行公平價格,保持一定的毛利率。在宣傳上不遺餘力,持續投入鉅額廣告費,極力宣傳自身品牌形象,以鞏固和提高自己的聲譽。

  3.信息技術先進化

  由於便利店面積有限,通常只有100平方米左右,在這麼小的面積內要擺放2000-3000種商品,不浪費空間,只有採取嚴格的單品管理手段和較強的信息技術來支撐。日本7—11便利店除了採用香菸機、咖啡機,ATM機等先進的技術裝備提高店內交易自動化外,還採用先進的零售信息系統,對供應鏈上的顧客和供應商進行跟蹤和反饋,以減少進貨的不準確性,降低庫存,加快資金週轉,提高管理效率。美國Compusah和Cricuit公司還在便利店內設置電子亭和網上虛擬僱員,給顧客提供查詢全部系列產品的電子目錄或網站,實現互動式溝通和銷售,極大滿足個性化需求。國外便利店的網絡優勢和信息技術優勢,現已經成為其發展BtoC電子商務網站的重要競爭資源。

  4.功能綜合化

  國外便利店不僅僅提供商品,而且還提供綜合服務項目。經過幾十年發展,便利店利用其網絡優勢,服務範圍已經有了很大的延伸。以日本7—11便利店為例,經過27年的發展,7—11便利店除經營日常必需的商品外,還協助附近社區居民收取電費、煤氣費、保險費、水費、有線廣播電視費,甚至包括快遞費、國際通訊費等。它在2000年6月宣佈和Softbank,以及其他合作伙伴聯手,展開網上圖書和錄像帶銷售業務,顧客可以選擇遍佈全日本8000家7—11便利店中的任何一家付款取貨。

  5.日趨國際化

  日本、美國等國家的國際商業資本,已由過去在全球各地一家家開店,轉變到成建制、成批地收購公司和店鋪,因而在短時間內成為擁有跨國經營便利店數量最多的國家。

  我國便利店現狀

  在我國,一些人認為,便利店就是由傳統的糧油店、菜店改造而來的,是遍佈城鄉街區的雜貨店,小賣部,小食品店等傳統的零售業態,其實這並不是現代意義的便利店。現代意義的便利店是在90年代中期才開始出現,目前只在市場經濟較發達的大中城市初具雛形。商業繁榮程度相對較高的上海最先引進這一經營模式,自1995年上海誕生首家便利店以來,上海大街小巷的便利店不斷增多,特別是近兩年來,便利店的增長勢頭超過了超市和購物中心,以聯華、可的、良友、羅森等為代表的便利店發展速度都很快,到2000年底,上海共有便利店1000多家。武漢、廣東、福建等地的便利店也應運而生,便利店、連鎖超市、購物中心在這些地區已呈“三足鼎立”。由於當前我國政府對國外商業資本在政策上對地域、數量、股權比例和經營方式等方面的限制,使得便利店受到的外來威脅和衝擊有限,便利店大有星火燎原,全國蔓延之勢。然而,仔細審視之下,我們發現目前諸多便利店的繁榮只是局部的、外表的繁榮,其背後蘊藏著潛在的危機和薄弱環節。我國目前便利店存在的普遍問題是連鎖規模小、集中度低、商品品種少、經營手段單一、品牌形象差、技術水平落後。因此,加入WT0後中國便利店即將面臨的嚴峻挑戰,就是如何在需求過剩、市場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

  1.連鎖整合,形成規模優勢

  外資便利店之所以一進人中國市場就能夠形成攻城掠地的態勢,主要是能夠形成規模採購和規模銷售所形成的良性循環機制。而目前以單店經營為主的國內便利店,則因為沒有經濟實力從事大規模採購、沒有大規模的銷售網絡而制約了發展。因此,擺脫門店經營的限制,通過各個分店對廣告、信息、市場推廣、統一配送、經營管理模式等資源的共享,進而降低流通費用和進貨成本,才能最終通過規模實現利潤的增長。不久前上海百式、百家便利店被聯華和良友便利店收購,意味著便利店已進入“大魚吃小魚”的整合期。

  大規模連鎖整合方法有兩種:

(1)知名度較高的企業輸出其品牌、管理技術,將小的便民店納入其摩下,形成特許加盟體系。

(2)在總店下新建眾多分支機構,達到規模連鎖經營的目標。無論何種方式,其目的是利用規模連鎖的優勢,降低服務總成本,包括總部管理資源、信息資源的共享、培訓技術和協作網絡的共享,節省平均固定成本,在較短時間內搶佔市場份額。

  大規模連鎖整合應以門店自身的形象、人員素質、防偷竊貨物能力、控制存貨能力、建立良好的顧客關係能力等為基本條件。

  在大規模連鎖整合過程中,也要注意控制其整合初期的投入,儘量降低建設成本,切忌一味照搬國際化管理標準,以免消化不良,成本居高不下,最後造成經營困難。

2.科技導入,提高連鎖店管理效率

  便利店在加大連鎖規模的同時,應加強店鋪的科技含量,推廣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首先要完善電子計算機、收款機、條碼機、監控攝像頭等硬件基本設備的配備;其次要大力開發POS、EOS、 MIS等信息系統。由於便利店單店小,要形成規模,就需要增加店鋪數量;又由於地區佈局分散且廣泛,因此信息系統的建立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對一些由老業務轉型而來的便利店,技術裝備水平低,人員綜合素質較差,對其通過改造,加強每個門店和總部的聯絡、店與店之間業務聯繫更是當務之急。還要利用店鋪接近消費者,送貨快捷方便的優勢,建立配送、送貨中心,有條件的店鋪可進一步開展電子商務業務,網上購物可先在高檔住宅小區或大學園區等少數地區進行試點,建立局域網,再逐店發展,最終聯成一個網絡系統。

  提高管理效率還應建立規範的科學管理模式,特別是提高總部的網絡管理能力和運行能力。

 3.拾遺補缺,創建特色營

  我國幅員遼闊,東西南北差異大,不同的地區,商業佈局、交通狀況、消費層次、消費習慣不同,在店鋪面積、內部佈局規劃、商品類別上均存在著差異,便利店的模式可能就是多樣化的。要重視市場細分和定位工作,加大與其他業態的歧異性,使之貼近大眾,既照顧傳統文化和地區風俗,又體現現代商業氣息。

便利店加盟面對的顧客範圍很小,一般都在一個社區之內,商圈幾百米之內,人數從幾千人到幾萬人不等,因此必須考慮居民收入和購買力水平。經營以高、中、低檔日用品、食品、應急商品為主,滿足日常、大量的需求;輔以少量高檔商品,以滿足白領層、日班族、單身族的需求。

  在服務上要緊緊圍繞“便” 字做文章,除在時間上實行24小時不間斷營業外,還要與其他服務部門和行業聯合,不斷完善與居民衣食住行息息相關的服務項目。

  由於便利店具有商品少、庫存調整靈活、商品銷售利潤率高、輻射範圍小、採購方便等諸多優點,便利店這一零售業態90年代末期在我國得到了快速推廣。雖然與國外便利店相比,在經營上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但由於它適應我國現階段的經濟發展水平,能貼近並滿足消費者需要,因此是我國零售業態中較有發展潛力的一種。隨著商業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貿易政策的公平化,預計今後它的發展速度將會更快,必將成為商業中繼超市和購物中心之後的又一主力業態。

鹿過小店致力於將每一個合作伙伴打造成為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在常規經營項目之外,嫁接快遞、乾洗、家政、送水、社區團購等生活增值服務,助力合作伙伴收入翻倍。鹿過小店首批加盟者享受終身免加盟培訓費、0抽成、永久性平臺分紅等政策優惠。現在加盟鹿過小店,只需裝修成本,就能獲得公司品牌渠道、終身運營支持和整體解決方案!

鹿過小店利用豐富的渠道優勢,在日用百貨之外,為合作伙伴對接菸酒特產、母嬰用品、兒童玩具、數碼家電、優質農產、快餐飲品、醫藥保健、網紅爆款零食,徹底砍掉中間商,品牌底價進貨,讓鹿過小店的商品佔據價格優勢,同時產生1家門店等於9家門店的經營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