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帝國的輝煌與衰落(一)

整個十六世紀穆斯林世界的成就是極其輝煌的。經歷努力的攀爬,穆斯林世界登上了巔峰,山頂的微風徐徐拂過他們的頭巾。然而這美妙的時間是如此之短暫,僅僅一百多年後穆斯林世界便急劇衰落,速度之快宛若由山頂滾落一般,以至於到了18世紀時,穆斯林世界已經被西歐遠遠的甩到了後面,並且至今都沒能翻身。

在他們的鼎盛時期,穆斯林三大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薩菲帝國和莫臥兒帝國都擁有世界一流的軍事實力。而且從當時來看,相對於西歐國家來說,無論從軍事還是其他方面來看東方的穆斯林世界國家絕對是發達國家,歐洲大部分地方還屬於“第三世界國家”。以至於當時法國弗蘭西斯一世和神聖羅馬帝國打起來的時候,前者直接找來了奧斯曼突厥人一起搞神聖羅馬帝國;後者則去找更東方的薩菲波斯人來一起拉架。就像冷戰時期中東的戰爭,參戰的任何一方都這麼幹,要麼找美國,要麼找蘇聯,總之打架前得找個鐵頭做幫手和後臺。

那個時代的穆斯林世界國家,皇帝擁有絕對的權力,就像中國古時的歷朝歷代,開國時期總有那麼一代甚至幾代明主,開疆拓土,將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在那樣的局面下,相對來說,明主比民主好使的多。

經濟實力上來看,當時的穆斯林世界擁有寬廣遼闊的國土,物產富饒。糧食自給自足,手工業發達,樹木礦產資源豐富,陸海交匯處盡數控制,獲得了巨大的貿易利潤。比如奧斯曼土耳其的稅率就是10%,實行“什一稅”。在巴爾幹半島,即使是基督徒在穆斯林世界的治下,稅負也比當時的基督世界要輕的多,以至於德意志地區不少人都盼望著穆斯林世界來解放他們。

更歐洲人豔羨的是穆斯林世界掌握著東方的貿易路線。當時中國的絲綢,印度的紡織品,南亞的香料都是歐洲人夢寐以求的商品。當時主要由穆斯林世界的商人通過印度洋走海路運送到波斯灣或者紅海,再抵達敘利亞埃及等港口。而這個時候還要經過二道販子意大利中間商。據說買買提們把印度商品賣給意大利人時已經加價20倍。當這些貨物再到西歐人手裡時,價格嘛,只能說呵呵了。

而且更慘的是當時的西歐實在太過落後,能夠拿的出手的商品實在無法對等交易,(直到15世紀末,達伽馬帶著葡萄牙艦隊闖入印度洋達到印度,拿的出手的商品也就是羊毛織的帽子、臉盆還有罐裝蜂蜜啥的)唯一能令東方感興趣的就是金銀,於是歐洲的金銀在這樣的貿易方式下流盡。

說起宗教狂熱,16世紀的基督世界狂熱遠甚於伊斯蘭世界。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互相殘殺,然後又一起去迫害殘殺猶太教徒。穆斯林的遜尼派和什葉派雖然也互相傷害,可是貌似殺起來還沒基督世界那麼狠。而且基督教徒如果身在穆斯林世界的統治之下,怎麼說呢,還能保有宗教自由,多交點稅,少點權力,至少不是過不下去的感覺。而反之穆斯林如果在基督世界統治下生活就沒那麼幸運了。

一切看似那麼完美的伊斯蘭世界,走著走著就翻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