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美食故事

《常州美食故事》

裕丰后人

开栏的话:

美食文化是餐饮中的人文组成,人们可以从美食的一些来历、典故、轶事和传说中,领略风土人情、民俗民风和中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江苏常州亦是美食之乡,其烹调史几乎与地方的发展史一样悠久,至少也有3000余年。在漫长的岁月中,美食佳肴与人相伴,几乎每款菜都有自己的来历或者与之相关的故事传说。这些来历和轶闻趣事,经过几代人的传承,便成了典故。


  为让大家进一步了解苏南城市的美食文化,笔者收集、整理了部分常州的美食故事,自本期起开设《常州美食故事》专栏,逐一刊登,以飨读者。

常州美食故事之一

寒食纪念介子推

常州美食故事

青团是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清明节节日食品,又叫艾团,是一种用青艾汁与糯米粉一起调和做成的绿色糕团。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里这样记载青团“捣青

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青团碧青油绿,糯韧绵软,甘甜细腻,清香爽口,从色彩到口感都有着春天的气味。清代《清嘉录》对青团有更明确的解释:“市上卖青团熟藕,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  

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


然而,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

晋文公就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一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即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以此寓意决心实现介子推之期望。


清明时节,正当艾草鲜嫩。人们便摘取艾草的嫩茎和叶片榨汁,揉入糯米粉中,做成艾汁青团子,作为纪念贤臣介子推和祭祀祖先的点心,一直流传至今。


附:青团的做法

用料:

糯米,肉、笋、虾米、豆腐干、豆沙、艾草或马兰头

 制作:

1. 艾叶采用清明前的新鲜的尖端洗净,这个时候是最嫩的,颜色也非常翠绿。

2. 将艾叶放入大锅,开水焯熟,捞起,放凉后切碎,揉成团,备用。

3. 在艾叶团中加入适量糯米粉,加温开水,揉到不黏手时停止加水,反复揉搓,使艾草和糯米粉分布均匀,成鲜绿色面团。

4. 做成呈碧绿色的面胚,摘成每个大约重75克的面团,搓成长条,逐个按扁。

5. 咸菜、笋丝、肉丝切碎,快火翻炒。作为馅料,备用。

6. 搓圆剂子,在中间用大拇指按出一个坑,填入馅料,封口,做成窝窝头状。包入馅料,捏拢收口,搓成圆球,即成青团生坯。

7. 笼内铺上湿布,放入青团生坯,上锅蒸约15分钟至熟,再在青团上涂些芝麻油即成。

"ch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