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春季傳染病應對祕籍,值得收藏

躲過了秋季腹瀉,以為熬過了冬季流感,傳染病流行的春天又到了!

很多寶寶咳嗽、鼻塞、流涕、嘔吐等症狀也源源不斷。要是發起燒來,爸爸媽媽徹夜不眠貼身守護,必然也是躲不了。

寶寶為什麼躲不開春季傳染病

人類的免疫系統,是在一次次與病毒鬥爭的過程中完善起來的。寶寶比大人更容易生病,並不是因為他們的免疫力低,而是因為他們的免疫系統還不夠完善。

春季晝夜溫差大,寶寶如果不能適應氣溫的驟變,病菌就會乘虛而入,引發呼吸系統疾病,各種春季傳染病也會接踵而至。

最全春季傳染病應對秘籍,值得收藏

常見的春季傳染病有哪些

春季常見的小兒傳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風疹、猩紅熱、手足口病等。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普通的感冒,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傳播性超強。大約有2~4天的潛伏期。對症下藥後,一般2~3天症狀就會減退。

最全春季傳染病應對秘籍,值得收藏

傳播途徑:飛沫傳播、或接觸流感病毒汙染物後,觸摸口鼻眼睛受感染等。

臨床症狀:起病突然,高熱、畏寒、頭痛、乏力、全身痠痛、鼻塞;嬰幼兒還會伴有嘔吐、腹瀉等症狀。

預防方法:接種流感疫苗(6個月以上寶寶可接種,有效期一年);注意衛生,少去人群密集處,謹防交叉感染。

二、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多發於6歲以下嬰幼兒。大人感染後,不會發病,但可以傳染給幼兒。如對症處理,1~2周可自愈。得過手足口病的人,依舊有再次感染的可能。

最全春季傳染病應對秘籍,值得收藏

傳播途徑:可經糞便、體液、唾沫、皮膚、粘膜皰疹液,或被汙染了的毛巾、玩具等物品傳播。

臨床症狀:起病突然,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斑丘疹、皰疹, 可伴有發熱、咳嗽、流涕、食慾不振等症狀。燒退後,精神尚可,但進食困難。

預防方法:勤洗手、勤通風、多喝水、曬太陽;少去人群密集處;接種EV71疫苗可預防由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但並不能預防其它腸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

警惕: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1. 持續高熱:腋溫高於39°C,持續高熱兩天以上;
  2. 身體異常:精神差、嘔吐、頭痛、驚厥、煩躁不安、呼吸困難、手腳冰冷、出冷汗等。

三、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種由病毒引發的傳染性病,最明顯的症狀是腮腺腫脹。多發生於5~15歲的少年,一般1~2周能自愈,不需特別用藥。

最全春季傳染病應對秘籍,值得收藏

傳播途徑:通過飛沫傳染或者接觸感染者唾液的汙染物。

臨床症狀:腮腺腫脹,摸起來或吃東西感覺疼痛,尤其帶有酸味的食物,會特別疼痛;部分人會發熱,或伴有頭痛、肌肉痠痛、嘔吐、抽搐、睪丸疼痛等症狀。

護理方法:及時隔離,注意多休息、多喝水;準備質地軟、易咀嚼吞嚥的食物,杜絕酸味食物。

預防方法:注意個人衛生,少去人群密集處;注射麻腮風三聯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寶寶18~24個月接種,4-6歲時接種第二劑)。

警惕併發腦膜腦炎、胰腺炎、睪丸炎及卵巢炎等,出現肚子痛或渾身乏力,男孩子蛋蛋疼,一定要立刻就醫。

四、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俗稱“出疹子”,對嬰幼兒來說危險性極高。多發5歲以下兒童,特別是1歲以下的嬰兒。沒有特異性治療方法,多數人在發病後2~3周內康復,只能在發病時給予支持療法。

最全春季傳染病應對秘籍,值得收藏

傳播途徑:麻疹病毒通過感染者口、鼻、喉中的飛沫傳播。

臨床症狀:中度或高度發熱,體溫可高達40~41°C咳嗽流涕,眼睛充血,口內出現白色小點;發熱後2~3天,由臉部向頸部開始出現皮疹,並逐步向下蔓延。

護理方法:

  1. 注意個人衛生,攝入新鮮果蔬,多休息多喝水,室內要乾燥通風;
  2. 3個月以上可用對乙酰氨基酚,6個月以上可用布洛芬進行退熱,避免服用阿司匹林;
  3. 輕微咳嗽可給予霧化器加冷水,在房間內霧化治療;腹瀉時注意補充液體及流質食物;
  4. 6個月以上的寶寶,給予維生素A
    有可能減少麻疹的嚴重性,併發症和死亡。

預防方法:

  1. 父母和寶寶都必須接種麻疹疫苗;
  2. 保持室內乾燥通風、衛生清潔;
  3. 勤洗手,病人和照護人需戴上口罩,避免患者接觸眼耳口鼻;
  4. 孕婦、嬰幼兒、老人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給予免疫血清球蛋白,能預防麻疹或減輕症狀。

五、水痘

水痘是由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傳染性極強!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未接種過水痘疫苗和未得過水痘的寶寶,感染的可能性很大。水痘出疹前5天到所有水痘完全結痂期間(10天左右)都有傳染性。

最全春季傳染病應對秘籍,值得收藏

傳播途徑:由飛沫傳染和接觸了被水痘病毒汙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觸傳染。

臨床症狀:中低發熱;先出紅色斑疹,後變丘疹,迅速發展為清亮卵圓形的小水皰,出疹過程瘙癢難忍;24小時後水皰變渾濁,易破潰,然後從中心幹縮,迅速結痂;紅色斑疹、丘疹、水皰、結痂可同時出現,身體軀幹最多,然後是面部,四肢比較少。

護理方法:避免病損處皮膚摩擦或碰破水皰,保持清潔;給寶寶剪短指甲,避免撓抓,以預防繼發感染;可塗以爐甘石洗劑止癢。

預防方法:做好隔離消毒工作;接種水痘減毒活疫苗,易感人群接觸水痘後3天內接種可獲得保護

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

傳染病流行的時候,切斷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的流行即可終止。因此,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控制傳染源

不少傳染病在開始發病以前就已經具有了傳染性,當發病初期表現出傳染病症狀的時候,傳染性最強。因此,對傳染病人要儘可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治療、早隔離,防止傳染病蔓延。

二、切斷傳播途徑

切斷傳播途徑的方法,主要是講究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消滅傳播疾病的媒介生物、進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使病原體喪失感染健康人的機會。

三、保護易感者

在傳染病流行期間應該注意保護易感者,不要讓易感者與傳染源接觸,並且進行預防接種,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

最全春季傳染病應對秘籍,值得收藏

學校春季傳染病預防

學校是人員相對密集、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現傳染病,更容易傳播和暴發,給廣大師生的工作學習生活帶來較大影響。但是,不同傳染病的基本預防措施是相通的。

師生個人防病要點

  1. 合理膳食,加強營養,多飲水,攝入足夠的維生素、優質蛋白、糖類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和新鮮蔬菜、水果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2. 流行期間,不參加或減少學校聚會,不到人口密集、空氣汙染的場所去,如農貿市場、個體飲食店、遊藝活動室等;
  3. 勤洗手(用流水徹底洗乾淨);
  4. 每天開窗通風,保持教室、寢室內空氣新鮮;
  5. 合理安排好作息時間,做到生活有規律;避免過度疲勞,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6. 不食、不加工不清潔的食物,不生吃各種海產品和肉食,不喝生水。不隨便堆放、傾倒垃圾,垃圾要分類並統一銷燬;
  7. 注意個人衛生,不隨便吐痰,打噴嚏要掩口鼻;
  8. 發熱或有其它不適及時就醫;回宿舍後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9. 避免接觸傳染病人,儘量不到傳染病流行疫區;
  10. 傳染病人用過的物品及房間要適當消毒,如日光下晾曬衣被,房內門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劑噴灑、擦拭。

學校衛生防病工作要點

  1. 加強晨檢、巡檢、因病缺課監測工作;
  2. 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報告教育、衛生部門及監管部門;
  3. 發病學生憑醫療機構治癒證明方可返校復課;
  4. 在疫情發生期間,學校應儘量避免舉行集體性活動,並面向學生、家長、老師等,開展疾病預防的健康教育工作,做好與家長間的風險溝通;
  5. 課間和中午午休時開窗通風,做好日常性消毒工作。
最全春季傳染病應對秘籍,值得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