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激活“強引擎” 跑出“加速度”

從2003年成立,到2006年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工業園區;

從2014年獲省政府更名並擴區,到2017年入選國家級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園區;

從最初的“1+3”管理模式變為“1+2”管理模式,到爭創全省多評合一試點園區……

十七年來,義安經濟開發區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跨躍提升;十七年來,義安經濟開發區走過的每一步都和改革和創新分割不開。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激活“強引擎” 跑出“加速度”

義安經開區廠房林立,一派生機勃勃

義安經濟開發區發展的成績有目共睹,面臨的嚴峻形勢同樣也不容忽視。針對開發區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政策優勢減弱、創新能力不強、粗放發展突出等問題,2018年2月,義安經濟開發區在全市率先“試水”改革和創新發展,以自我革命的勇氣推動新一輪的高質量發展。

經過兩年的積極探索和矢志不渝的推進,義安經濟開發區逐漸成為引領全市改革和創新發展的“風向標”,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借鑑、可推廣的“義安經驗”。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激活“強引擎” 跑出“加速度”

“四送一服”為企業紓困解難

破除體制“舊藩籬”,實行崗位聘任制、工資年薪制、幹部年限制。實行崗位聘任制,義安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根據人崗相適、人事相宜的原則,全面打破身份框架,所有崗位實行分級管理,細化為三檔七級,實施競爭上崗、全員聘用,並注重人崗匹配度,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實行工資年薪制,堅持優績優酬原則,通過按需設崗、按崗聘任,初步實現了以崗定薪、崗變薪變、獎優罰劣、激發活力的改革目標。實行幹部年限制,崗位聘期原則上為三年,同時根據義安經濟開發區建設發展實際情況,適時進行動態調整,推動幹部部門間橫向交流,在不同的崗位上錘鍊工作本領。目前,義安經濟開發區橫向交流15人,占人員比重26.3%。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激活“強引擎” 跑出“加速度”

經開區內安徽柒尚鋼索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正在生產線忙碌


健全靈活高效的運行機制,優化內設機構、優化人員配備、優化考核權重。優化內設機構,根據建設發展特點,圍繞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重點工作需要,義安經濟開發區全面打破原有的內設機構框架,先後增設了項目工作部、黨群工作部,並擬成立長三角、珠三角、上海三個招商分局和項目跑辦中心、企業脫困中心、智慧園區管理中心。2019年,累計新簽約項目34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1個;新開工項目36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3個;竣工項目32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0個,8個項目實現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優化人員配備,根據建設發展需要,義安經濟開發區選優配強開發區領導班子,並從區直部門選聘骨幹力量到開發區一線工作,全區的精兵強將進一步向開發區匯聚。自改革以來,先後引進了7名年輕幹部安排到開發區關鍵崗位上。優化考核權重,以省市開發區考核為導向,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原則,在考核中突出項目建設、稅收等經濟發展“硬”指標,減少徵地拆遷、小區管理等社會事務“軟”指標。在2019年省級開發區考核中,義安經濟開發區位次大幅提升,由112名提升到45名。

完善項目建設的服務體系,提供秘書式服務、保姆式服務、管家式服務。在項目洽談簽約上,義安經濟開發區編制“項目引進儲備手冊”,大力實施精準招商,建立目標企業資源庫,提高“秘書式”跟蹤服務對接頻次和力度,加快推進投資意向不明確的項目由“隱”化“顯”,嘉銅製品產業園項目從洽談到簽約只用了18天。在項目開工建設上,義安經濟開發區排定“項目落地路線圖”,對規劃、環評等前期審批手續,明確時間節點、責任單位等關鍵要素,並推行項目“承諾即開工”制度,通過定期召開項目聯席會、提供全程“保姆式”跑辦服務等方式,全力推動簽約項目早開工,富樂德二期項目從簽約到開工僅僅66天。在項目竣工達產上,義安經濟開發區制定“項目竣工倒排時間表”,以安徽正派臨時黨支部為模板,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並嚴格按照工程進度要求,強化項目建設閉環管理,並大力引進有資質、服務良好的電力、金融等“管家”企業入駐“中介超市”,推動項目早日形成產能和財政貢獻,富翔銅從開工到竣工投產提速到95天。

通過改革和創新,義安經濟開發區發展的引擎重新激活,發展的腳步更加堅定、動力更加充沛。2019年,實現企業經營(銷售)收入344億元,同比增長5.2%;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97.4億元,全區貢獻度達62.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1億元,同比增長4.5%;完成稅收5.2億元,同比增長10%。今年一季度,義安經濟開發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全力推動企業復產復工和恢復產能,經濟運行“撥雲見日”,各項工作已經“重新上馬”。

改革永不止步,創新永無止境。隨著我區區政府駐地由五松鎮整體遷移至順安鎮,會給區域內帶來經濟集聚效應和公共資源空間再配置效應,義安經濟開發區建設發展也迎來新的契機,必將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跑出“加速度”。(文/李曙 王復磊 圖/梅建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