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村並鎮後農民還有地種嗎?對農民有什麼影響嗎?

農民小趙zpl


合村並鎮是一個趨勢 現在農村去大城市打工的越來越多 村裡留下的都是老人 人口逐步減少 農村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 會逐步實現城鄉一體化 整戶消亡戶會越來越多 只能看3輪土地承包前有什麼相關政策出臺了


福鑫環境


真的是想多了,合村並鎮、合村並居並不會造成農民沒有地種,只要自己願意,自家的承包地還是自己耕種,只是有可能是居住地和 承包地之間的距離要遠一點,會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耕作不太方便,特別是對於年齡較大的農民。

一、承包地維持現狀不變是既定的大政策。這一政策已經最高層面決定,且已深入人心,可以說是大政方針。任何一個地方,都不可能在這種大政方針上犯渾,當然在合村並鎮、合村並居的過程中也不可能改變這一大政方針。


二、合村並鎮、合村並居後承包地與居住地距離較遠的解決辦法。一是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並不斷提高機械化程度,讓群眾開著車對種莊稼正在變成現實。二是推動土地流轉和發展專業合作社,群眾不種地仍有相應的土地收益。三是各地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無人耕種的土地,合村並鎮、合村並居後的部分農民就就近耕作這一部分土地。筆者當地的農民新村就有不少人就近耕種了這一部分土地。


鄉村微視界之鄉村漫記


2020年1月1日起效的農村土地改革新規中,農村土地承包期再次延長30年。這條規定是指的以前國家土地分發給以前農村的那些農民家庭的土地。我國土地從2008年的三中全會開始,農村土地就是以家庭承包的形式經營的。

農村土地30年不變始於1998年,1997年國家出臺了進一步穩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的政策,在第一輪土地承包的基礎上再延長承包期三十年不變,即從1998年開始到2027年止。本來到2027年要重新分發一次的,不過2020提前發佈新規了,那麼重新分配土地至少要到2057年了。

就算村並鎮,農村農民對於現在所擁有的土地使用權也是沒影響的,正常情況下,至少在2057年之前,農民是不用擔心現有的土地使用權會被國家收回去的。當然也有特殊情況。比如你的土地被徵用做國家級工程。當然這種情況更好,徵收款不會少的。

農村合村並鎮是為了,精簡鎮府機構,增加鎮府部門的工作效率,節省公共開支。農村合村並鎮後,農村會出現大量成規模的土地。農村土地一旦成規模後,可以對農村土地進行規模化,機械化,科學化管理。可以改變農村種地不賺錢的這種狀況。農民可選擇,自己承包大量土地進行耕種,和選擇把土地承包給別人,或者選擇以土地入股分紅的形式,進行合作。

合村並鎮後,農民可以享受更加完善的社會基礎設施的福利。比如農村農民很在乎的,教育,醫療,養老,休閒,娛樂等基礎設施。

合村並鎮後,集體居住的人口就多了,這樣就會增加很多的賺錢機會,比如小賣部,實體店等這種便民賺錢小項目。

合村並鎮後,可以更好的吸引社會自己進場。因為農村發展空間確實很大,其主要因素就是土地多,以前農村土地利用率可能很低,一旦合村並鎮後,會有很多規模成片的土地。這些資源會吸引很多社會自己來來投資的。

農村合村並鎮,是農村土地集中化和農村實現城鎮化的重要的一步,我們農村人,要積極的面對和促進農村合村並鎮的進行。我是高華,一個農村創業者,喜歡討論農村話題的朋友可以點點關注,我很樂意和大家討論農村話題,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