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鬼谷子的智慧是什麼嗎?

今抖雲西西


鬼谷子智慧中最核心、最經典的就是“縱橫捭闔”,可以說整本書就是圍繞這四個字來展開闡述的。所謂“縱橫捭闔”,又可分為“縱橫”與“捭闔”。縱橫之“縱”,就是合縱。合縱者,合眾弱以攻一強也。縱橫之“橫”,就是連橫。連橫者,事一強以攻眾弱也。捭闔之“捭”,就是開——開放、發言、公開。捭闔之“闔”,就是合——封閉、緘默、隱匿。

鬼谷子認為:人或國家無論處在優勢還是劣勢,都有取勝的可能。可以聯合眾多弱小形成強勢,攻擊強者;也可以聯合一個強者,攻擊眾多的弱者。

一 縱橫

1, 鬼谷子的縱術

縱者,合眾弱以攻一強也。就是在自己處於劣勢或者不夠強大的時候,聯合幾個或多個同樣弱小的單位或個人,形成一種合力,從而完全可以與強者或對手進行抗衡或相持,不至於因弱小而亦步亦趨或被消滅,以此來保護自己或戰勝對手。

2 鬼谷子的橫術

橫者,事一強以攻眾弱也。就是在自己強大的時候,再與一個強大的夥伴聯合,形成強強聯合,從而強上加強,處於更加優勢的地位;或是在自己還不夠強大的時候,找一個強大的夥伴,作為靠山,大樹底下好乘涼,借人之勢,壯大自己。

綜上所述: 鬼谷子縱橫術的核心,就是在危急時刻,要對各個集團的綜合實力進行認真細緻的分析,確定聯合與合作的戰略戰術,繼而通過聯合與合作,或合縱、或連橫,壯大自己的力量,增強自己的實力,削弱對手的力量,從而使自己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亦能左右逢源,任憑風大浪急,依舊穩坐釣魚船,並釣到大魚、肥魚、好魚,甚至年年有魚。

二 捭闔,就是開合的意思。鬼谷子認為:一開一合,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普遍規律,是掌握事物的關鍵。它與天地之道相通,而天地之道就是陰陽之道,因此,捭闔術又常常被稱為陰陽術。

1 鬼谷子的捭術

所謂“捭之”,就是開放、發言、公開。就是開啟自己,讓對方知道自己的真實用意。對於情趣相同和彼此信任的人,就可以採用開啟的方式,也就是推心置腹、真誠相待或合作。但在開啟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假如要開啟,最重要的是要考慮周詳。通過雙方的碰撞與交流,讓計劃更為周詳、科學、合理,達成雙方的共識,維護各自的利益。開啟就是捭,就是陽。要根據人或事物的具體情況和特點,可以陽求陽,也可以陽克陰。以陽求陽,就是採用公開、直接、真誠的態度和方法,彼此開誠佈公,求得對人或事物的解決方案及措施;以陽克陰,就是採取公開、直接、真誠的態度和方法,來感化和提示對方還未公開的認識、情感及想法,引起對方的注意和改變。

2 、鬼谷子的闔術

所謂“闔之”,就是封閉、緘默、隱匿。就是閉藏自己,不讓對方察覺自己的真正用意,然後開啟自己的思路,從中獲得自己需要或有利的信息。這樣做的目的是,要進一步考慮彼此的誠意。這裡特別要提示的是:假如要閉藏,最重要的是嚴守機密。閉藏的目的是更好地瞭解對方的實力和想法,爭取和尋找到最佳合作方案。闔術的謀略原則是:智者隱而不露,行事容易成功;愚人大肆張揚,行事舉步維艱。所謂智慧,就是用眾人所想不到的方法處理事務,叫做大智若愚;所謂才能,就是用眾人所看不見的方式解決問題,叫做大才若庸。封閉、緘默、隱匿就是闔,就是陰。要根據人或事物的具體情況和特點,可以陰求陽,也可以陰克陰。以陰求陽,就是採用封閉、緘默、隱匿、忍辱負重的態度和方法,求得對人或事物的隱蔽解決方案及措施,或者等待時機、或者創造時機、或者出其不意,最後達至自己的目的。

綜上所述: 鬼谷子捭闔術的核心就是剛柔相濟,急緩相通;捭闔自如,陰陽互動;張弛有度,動靜結合;因人而異,因事而治。


茶水chashui


鬼谷子,姓王名詡,春秋時人,因隱居於雲夢山之鬼谷,自號鬼谷先生。在中國文化史上,鬼谷子是家喻戶曉的隱士高人,他胸懷卓絕智慧和曠世奇才,無心為官,足不出谷,卻被尊為縱橫家之鼻祖,戰國時代的兩大縱橫家蘇秦與張儀均出自他的門下,孫臏和龐涓也師從鬼谷子,習得神鬼莫測的兵道,後來都成為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

鬼谷子的智慧很多,單從人生智慧來說,一是要懂得審時度勢。任何事情都有尊重規律,及時觀察分析時勢,估計情況的變化,這樣的人生之路才會順暢。二是要懂得坦然面對。人生往往是十有八九都是不如意,無論處於何種境遇,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顆平常心,隨遇而安,擁有一份從容,坦然面對人生。三是要知彼知己。對雙方情況都很瞭解,才能更加清楚雙方的慾望和愛好,才能攻其一點,佔之全部。四是要少說多幹。話說一堆,不如一干,話多必有失,實幹出真知。五是想問題要周全。做決定候要全面分析、綜合考慮,多聽聽其他人的意見和建議,列出利弊,再結合自身情況做決定。六是做事情要先急後緩。要養成一個習慣,把一天需要辦的事情用張紙羅列一下,重要的事情集中精力去辦,雜事用零散的時間見縫插針去辦理。七是不要輕易相信別人。要有自己的見解,不可偏聽偏信,不可全信。

當然,還有很多人生智慧值得借鑑,但仁者見仁,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凡事都要面對現實去理解、去考慮。


秋風學詩


縱橫捭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