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中國僅存最早的園林,由唐代“萬古名相”開鑿,已有千年歷史


它是中國僅存最早的園林,由唐代“萬古名相”開鑿,已有千年歷史

圖片攝影/羽川

曾經多少次春遊到過這座園林,

只記得裡面古木參天,

春天鳥屎的氣味有些刺鼻;

只記得大人們在綠蔭下喝茶打麻將,

卻沒仔細看一眼那一排豎立千年的石碑。

最真的文化,就在我們身邊。

今天我要講的這座園林,就藏在我長大的地方——成都市新都區新繁鎮。


它是中國僅存最早的園林,由唐代“萬古名相”開鑿,已有千年歷史

新繁鎮東湖公園


它是中國僅存最早的園林,由唐代“萬古名相”開鑿,已有千年歷史

它現名“東湖公園”,坐落於新繁鎮中心。

新繁,古稱“繁邑”,距今已有2700多年曆史,自古便有“川西碧玉”之美譽。

東湖,為中晚唐時期著名宰相李德裕開鑿,是我國有遺蹟可考的兩處唐代古典人文園林之一

(另一處為山西省新絳縣的絳守居)。它能夠保存到現在,是我國園林史上的奇蹟。

走進東湖,恍如隔世。

東湖佔地約18000平方米,玲瓏別緻,佈局嚴謹,具備了我國古典園林中幾乎所有的建築形式與表現手法。古木名花,荷塘菱沼,樓、臺、亭、閣、堂、館、廊、軒、榭、橋、舫錯落有致。

它是中國僅存最早的園林,由唐代“萬古名相”開鑿,已有千年歷史

線條剛硬,大氣古樸,這就是典型的唐式建築風格。

東湖公園的主體建築,都是以唐式風格為主,盛唐遺風猶存。


它是中國僅存最早的園林,由唐代“萬古名相”開鑿,已有千年歷史


它是中國僅存最早的園林,由唐代“萬古名相”開鑿,已有千年歷史

東湖公園的建築,雖剛硬大氣,卻不是完全對稱的排布。它依照唐式貴族宅第的制式,以迴廊、樓閣、軒榭、假山,圍東湖組成院落。

錯落有致,大氣溫婉,在這裡完美融合。

它是中國僅存最早的園林,由唐代“萬古名相”開鑿,已有千年歷史

東湖公園全景導覽圖

東湖公園保留了唐代園林最早的風貌。

圍繞硯湖走一圈——懷李堂、篁溪小榭、瑞蓮閣、度鶴橋、見山亭、青白江樓、四費祠、珍珠船、冰玉軒、月波廊……堂榭橋廊、亭臺樓閣,一覽無餘。

它是中國僅存最早的園林,由唐代“萬古名相”開鑿,已有千年歷史

硯湖


它是中國僅存最早的園林,由唐代“萬古名相”開鑿,已有千年歷史

懷李堂

它是中國僅存最早的園林,由唐代“萬古名相”開鑿,已有千年歷史

珍珠船


它是中國僅存最早的園林,由唐代“萬古名相”開鑿,已有千年歷史

迴廊

懷李堂的背後,連著一方小湖,稱萬花湖。湖雖不大,但連接著月波長廊。

白天坐廊下,清波游魚盡收眼底,對面便是楠木林與梅林,小覷片刻,身心舒宜;夜晚月光瀲灩,照射於湖上,林中風聲颯颯,靈鳥低語,更別有一番詩意。

這就是園林的精髓之一——水、花、木、禽交相輝映,別緻的人文建築點綴其間,處處都是景,滿眼都是詩。

觀魚賞梅,好不風雅。

它是中國僅存最早的園林,由唐代“萬古名相”開鑿,已有千年歷史

萬花湖:落葉繽紛,細魚遊弋

萬花湖外有梅園和小楠木林,林中有伴梅亭。

一個“伴”字便極具人文情趣,院中景觀甚好,而無人觀賞,未免也空虛寂寥。人坐亭中,伴著桃花,花與人、天與人合二為一。

花開不是為人賞,賞花不如伴花人。

這便是園林的精髓之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它是中國僅存最早的園林,由唐代“萬古名相”開鑿,已有千年歷史

伴梅亭

伴梅亭籠罩在參天的古楠木下,可以想象,文人墨客在此喝茶吟詩,林木豐鬱、花草繁盛,怎能不激起滿腔詩情?

伴梅亭旁連著光霽堂,外牆刻著唐朝著名宰相李德裕的詩句:

《題奇石》

蘊玉抱清輝,閒庭日瀟灑。塊然天地間,自是孤生者。

它是中國僅存最早的園林,由唐代“萬古名相”開鑿,已有千年歷史

除了錯落有致的建築,園林自不可少的是自然景觀。

沿著伴梅亭,路過光霽堂,一條小路直通向一座古老的花園——梅園。

它是中國僅存最早的園林,由唐代“萬古名相”開鑿,已有千年歷史

梅園

建築是財富,樹木更是沉默的歷史守護者。

我認為東湖最大的價值,也在這些百年大樹之中。

一百年的樟樹、楠木、丹桂,三百年的松樹,五百年的紫薇、女貞,一千年的鐵樹。

對於樹木而言,人的生命和歷史又有多長久?

或許打開它們的年輪,每一圈都是故事,都是無數人來了又去的悲歡離合。

它是中國僅存最早的園林,由唐代“萬古名相”開鑿,已有千年歷史

五百年的紫薇,此景被稱為“紫金牌坊”


它是中國僅存最早的園林,由唐代“萬古名相”開鑿,已有千年歷史

已有一千年歷史的龍爪鐵樹

一千多年來,這座“西蜀名園”幾經廢興,盛名不衰。歷代川西名人學士雅集於此,並給後世留下了大量的匾額、碑刻和酬唱之作。


它是中國僅存最早的園林,由唐代“萬古名相”開鑿,已有千年歷史


新繁縣與東湖文風鼎盛。唐宋三賢、明清四費、吳虞艾芙,文譽九州、風威四海。清代新繁知縣高上桂、程祥棟等,亦倡導文明,勵行風雅。

1994年,為象徵新繁與東湖的文風鼎盛,在古城牆上建文風亭以紀念。

它是中國僅存最早的園林,由唐代“萬古名相”開鑿,已有千年歷史

文風亭

歷代川內文人聚集此處,覽風景、話情懷,留下許多詩篇。

冰玉軒內保存了許多珍貴的碑刻:

王庭筠,金代文學家、書法家,書法師承其舅父米芾。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新繁知縣將其字集為《東湖四景詩》碑刻。

它是中國僅存最早的園林,由唐代“萬古名相”開鑿,已有千年歷史

東湖內古碑刻一角:王庭筠草書碑

王益,新繁三賢之一,王安石之父。曾任新繁知縣,官至尚書都官員外郎,卒贈工部郎中,後以子貴追封楚國公,贈太師中書令。

梅摯,宋代新繁人,龍圖閣大學士,新繁三賢之一。其所著《五瘴說》以南方山林中常見的毒氣為喻,激烈地諷刺封建官吏的貪贓枉法、橫徵暴斂、腐化墮落。

它是中國僅存最早的園林,由唐代“萬古名相”開鑿,已有千年歷史

東湖梅摯《五瘴說》碑刻


新繁知縣段瑩將《五瘴說》翻刻於新繁東湖,還寫下《詠梅龍圖〈五瘴說〉》一首,紀念梅摯:

岷江分派赴川東,間氣鍾生只有公。

純靜持行君子德,忠貞奏議大臣風。

諫言職省三時外,炯戒官居五瘴中。

遍撫昔賢堂畔樹,精神應與老梅通。

先人雖逝,精神永在。

外面的世界日益變遷,但這座千年不衰的園林還保留著歷史、精氣與文人風骨。這種人文氣息與文人氣節,才是這座珍貴園林的精神所在。

它是中國僅存最早的園林,由唐代“萬古名相”開鑿,已有千年歷史

三賢堂內的梅、李、王塑像,梅摯後人常來此瞻仰獻花

說起東湖,總是繞不開開鑿了東湖的名相李德裕。

他是東湖的“緣起”之人,也是“新繁三賢”之一。

它是中國僅存最早的園林,由唐代“萬古名相”開鑿,已有千年歷史

懷李堂前的李德裕塑像

李德裕,字文饒,趙郡贊皇(今河北贊皇縣)人。唐武宗繼位後入朝為相,外攘回紇、內平澤潞,裁汰冗官、制馭宦官,功績顯赫,拜為太尉,封為趙國公。

李商隱譽之為“萬古良相”,梁啟超將他與管仲、商鞅、諸葛亮、王安石、張居正並稱為“封建時代六大政治家”。

可惜唐宣宗繼位後,因忌憚他位高權重,五貶為崖州司戶,最終病逝於此。

它是中國僅存最早的園林,由唐代“萬古名相”開鑿,已有千年歷史

東湖內碑刻李德裕像


他曾著詩一首,寫盡一生榮辱:

離東都平泉

十年紫殿掌洪鈞,出入三朝一品身。

文帝寵深陪雉尾,武皇恩厚宴龍津。

黑山永破和親虜,烏領全阬跋扈臣。

自是功高臨盡處,禍來名滅不由人。

政海沉浮,終歸是沒落。

開鑿東湖,或許只是他一生所著功績裡最不起眼的一個。然而新繁和東湖卻感念了千年,將這萬古良相留于山水之間,望世事變遷,滄海桑田。

這便是這座千年園林的精髓之三——人文氣蘊。

它是中國僅存最早的園林,由唐代“萬古名相”開鑿,已有千年歷史


它是中國僅存最早的園林,由唐代“萬古名相”開鑿,已有千年歷史


陌上簫聲寒食近。雨過園林,花氣浮芳潤。千里斜陽鍾欲暝。憑高望斷南樓信。

海角天涯行略盡。三十年間,無處無遺恨。天若有情終欲問。忍教霜點相思鬢。

雨過園林,花氣浮芳,月波夕陽,憑欄遠望。

這座現存唯二的唐代人文園林,絲毫不遜於唐以後所建的蘇州園林。它或許秀美不足,卻典雅有餘;或許名氣不大,卻靜安一隅。

建築之偉,自然之靈,人文之韻,在此交融共生,長久不息。

The End.

它是中國僅存最早的園林,由唐代“萬古名相”開鑿,已有千年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