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徵信,上逃廢債,為什麼還有很多人會逾期

從2019年開始,國家要求一切P2P網絡借貸都要接入徵信,目的是對網貸平臺有效監管的同時,更有力的對惡意逾期的借款人進行處罰。並且很多網貸平臺也都自行組建了各種協會,聯合披露“逃廢債”人員名單,以示懲戒。特別是“逃廢債",這是一種行政處罰,會給欠款人帶來極大影響。即使有如此眾多的懲戒辦法,網貸逾期率依然不低,為什麼逾期的成本這麼大,仍然有一些人會逾期,其原因是什麼呢?

1.網貸利率畸高,各種隱性收費,讓借款人無力承擔,最終不得不逾期。

在某投訴平臺上,主要投訴原因就是,陰陽合同,協議利率與實際利率嚴重不符,最低的實際利率都在年化60%以上,甚至高達120%的屢見不鮮。有些平臺還在還款方式上大作文章,比較常見的是把各種名目的收費加在前2期還款裡,造成履行完前兩期還款,就還完到手本金的一半還多。國家嚴厲監管前,更是出現了砍頭息等情況。

2.暴力催收,致使欠款人丟掉工作,失去生活信心

近年來,因催收造成的很多不幸事件,讓很多人膽戰心驚。主要表現在騷擾,一旦欠款人出現逾期,借款平臺就會通過借款時採集的通訊錄,對欠款人的親戚,朋友,單位同事領導等進行騷擾,讓很多人丟掉了工作,失去收入來源。無力還款。

3.惡意借貸

在各大論壇存在一些專業“擼口子”的人群,他們一開始就不在乎徵信,借到錢就當發工資,這一部分人人群從一開始也就沒有還款意願。

綜上,除惡意借貸人群,更多的是有還款意願,是被陷入借款平臺的合同陷阱,且受到了軟暴力催收的人群。這些人,深知逾期後的代價是什麼,但是卻很難進行維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道德層面

自古以來,欠債還錢天經地義,讓很多借款人從內心放棄了維權,很多放款平臺和催收公司,也利用了這種道德約束,對欠款人進行追索債權,一概不提自身是否合法,合同是否存在欺詐等問題。

2.欠款人沒有話語權

從網貸開始到目前的被嚴監管,一直以來各種規則的制定,都是放款方制定的。各種協會的成立也只是放款方組成的。就連大名鼎鼎的XX徵信的主體也是那幾家頭部平臺。欠款人毫無話語權。

3.上徵信,上逃廢債成了借貸平臺的催收工具

借貸平臺擁有如此眾多的懲戒措施,工具。依然很多債權不能實現,就不能單單從還款意願看待這個問題了。其中,在有些網友反映的被上徵信,上逃廢債金額利率等看,放款方是按法律規定內的利率追償的,這恰恰說明了,其深知自身設置的利率及各項費用是不當的,是不合法的,之前所通過暴力催收追償的欠款是不受法律保護的,是逃避法律約束的故意行為。所以欠款人是很難與之溝通協商的。

欠債還錢,是欠款人的義務,但是在面對借貸權益維權時,目前欠款人是處於艱難境地。雖然出現了各種維權的交流群和組織,但這種組織很難被認可,甚至被定義為逃避債務的非法組織。但近段時間以來,國家相繼出臺了“套路貸”,“軟暴力催收”等相關法律法規,欠款人應積極收集證據,努力維護合法權益,畢竟“徵信記錄”,“逃廢債”會給今後帶來很多問題,影響生產生活。

最後借用網上流傳的一句話,珍惜生命,遠離網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