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興盛與中衰的制度根源:租庸調製與府兵制

今人談論唐朝的興衰,經常從君王勤政與否,官吏清廉與否考慮。這確實有一定的道理,畢竟國家與朝廷是人構成的,尤其是古代的人治形式下,個人的錯誤極易影響大局。但唐前期的制度,直接對國力影響較大的租庸調製與府兵制,卻常被忽略了。

事實上,制度原因在歷史發展中的影響不可忽視。古代王朝的興盛,包括財力上的富足和兵力上的強大。社會繁榮是王朝興盛的基礎,但只有合適的制度才能把社會的潛力轉化為王朝發展的力量

通俗地說,好的制度就是一邊保證社會正常生產,一邊將百姓組織起來,通過稅收、服役等為王朝服務。如果沒有制度,民間再富庶也不能保證王朝的強盛。宋朝就是個絕好的例子,由於制度原因造成冗兵、冗官、冗費,民間再富庶也是積貧積弱。

唐朝興盛與中衰的制度根源:租庸調製與府兵制

繁榮的宋朝經濟未能支持起宋之國力

扯遠了。話說回來,本文即是力圖擺脫傳統道德史觀的影響,不從君王的德行,而從制度上看唐朝前期的興衰。

一、制度基礎:北魏均田制與租調製

在本節開始前,先簡單解釋一下租庸調製和府兵制。

租庸調製是關於稅收和徭役的制度。其中“租”指田租,因為農民耕作的是國家分配的土地,需交穀物。“庸”指徭役,百姓每年需要抽出一段時間為官府做義務勞動,也可以交錢代役。“調”有戶稅的性質,每一戶都交固定數量的布帛。

府兵制相當於一種義務兵制,農民平日既耕作又訓練,戰時服役,可免除租調,但武器、糧食與馬匹自備。(木蘭從軍時“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就是因為這個規定)

唐朝興盛與中衰的制度根源:租庸調製與府兵制

《木蘭詩》的歷史背景當在北魏時期

租庸調製和府兵制都盛行於唐,但起源很早,可追溯至北魏。歷史是有先後聯繫的,因此我們先從北魏講起,以充分理解這些制度。

首先需要明白的是,租庸調製和府兵制建立在朝廷對農民的有效控制之上。記住這點,很重要!

因此,充分的自耕農對於朝廷格外重要。可是我們知道,北魏處在東晉末和南北朝前期,正是世家大族興盛的時候,土地兼併嚴重,農民大多數投靠大族,這就是歷史學界常說的“莊園經濟”。北魏前期實行“宗主督護制”,即是承認了世家大族對農民的控制。

唐朝興盛與中衰的制度根源:租庸調製與府兵制

魏晉時期世家大族的塢堡模型

到了北魏馮太后主政時期,這種情況終於得以改變。在大臣李衝的建議下,馮太后設立三長制,正式將農民納入朝廷的掌控之下。

而與三長制相配套的,就是均田制租調製。國家按人口分配土地,以三長制查明戶口和徵收租調。

均田制自從由馮太后推行,被沿用至唐朝,直到玄宗朝。在均田制的基礎上,租調製得以推行,成為租庸調的前身。

二、唐朝前期因制度而興

唐朝前期支撐其國力的兩大制度,租庸調製的來由剛才已講過了,現在輪到府兵制出場。

府兵制同樣不是唐朝首創,它由西魏權臣宇文泰建立。宇文泰出身於北魏北方邊境的武川鎮(與當代的鎮不同,這是個屯兵駐守的軍鎮),北魏末年大亂,宇文泰和一批武川鎮同鄉戰友進駐關隴地區,擁立北魏宗室元寶炬稱帝,建立西魏。

唐朝興盛與中衰的制度根源:租庸調製與府兵制

關隴集團的發源地武川鎮遺址

實際掌控西魏的這批武川鎮將領形成了一個利益集團,史稱“關隴貴族集團”。這個集團以鮮卑人為主,也有許多漢人在內。他們在關隴屬於外來勢力,帶來了自己的嫡系部隊。

為了在關隴長治久安,關隴集團的大哥宇文泰建立了府兵制。他將嫡系(主要是鮮卑族)作為軍戶,亦兵亦農,以訓練為主,不必交租調,並在全國各地設立折衝府以管理府兵。如此一來,府兵成為關隴集團統治的保障。

在唐以前,府兵與農民是不同的。府兵重在服役,農民為國家提供收入。唐朝建立後,把府兵制的範圍擴大,所有農民兵民合一,國家的兵源頓時充足。

唐朝興盛與中衰的制度根源:租庸調製與府兵制

唐代騎兵與步兵示意圖

唐朝前期的社會狀況也有利於租庸調製和府兵制的推行。經過隋末戰亂,大量人口逃亡、死亡,荒地隨處可見,國家有充足的土地分配給農民,均田制順利實施。

均田制與租庸調製的結合使唐朝具有穩定的稅收來源,府兵制又為唐朝提供充足的兵源,自備武器乾糧等規定也節省了軍費(那種曠日持久的遠征當然不能自備軍糧,但平時的戍邊可以,因此說府兵制經濟實惠)。

唐朝軍事實力的發展速度驚人。公元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十年後西北割據勢力梁師都被平定,唐朝統一全國。僅兩年後,唐軍攻滅突厥,此後又消滅吐谷渾、高昌、龜茲等。正是均田制、租庸調製與府兵制的配合,造就了大唐盛世。

唐朝興盛與中衰的制度根源:租庸調製與府兵制

唐朝在開疆拓土方面的成就

三、玄宗朝制度的僵化與崩潰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制度也是如此。租庸調製和府兵制簡單易行,經濟實惠,但嚴密的制度往往失於靈活,均田制、府兵制和租庸調製終究被時代打敗。

唐朝前期的這套制度,前已提及,建立在朝廷對自耕農嚴密控制的基礎上。然而,經濟發展與士族衰落使社會的自由化成為趨勢,均田制無法適合社會的變化。

到了唐玄宗時期,唐朝人口增加,官府已沒有土地可供分配,加之土地兼併加劇,大量農戶逃亡。均田制瓦解,連帶著府兵制缺乏兵源,租庸調製缺乏稅源。

唐朝興盛與中衰的制度根源:租庸調製與府兵制

處在歷史轉折點的唐玄宗李隆基

開元后期,社會的惡性循環已經相當嚴重。起初,由於官府無田分給百姓,加上連年戰爭與官僚機構擴大,百姓的兵役和租調負擔變重,造成農戶逃亡。在冊農戶減少,只能加重對未逃亡農戶的壓榨,又引發更大規模的逃戶現象。

由是,唐朝逐漸陷入無兵無財的困局,玄宗遂作出改革,卻使唐王朝迎來更大的混亂。

經濟上,唐玄宗多次發動“檢田括戶”,力圖把農民重新納入均田制體系,但治標不治本。於是,玄宗重用理財能手,如李林甫、楊國忠等人。

唐朝興盛與中衰的制度根源:租庸調製與府兵制

李林甫的影視形象

不巧,此前由於政事日益繁多,唐玄宗調整了三省六部制,集中宰相權力。唐玄宗承平日久,逐漸倦怠,遂導致天寶年間奸相當道。

軍事上,由於府兵制難以維持,而對外戰爭卻越發頻繁,唐玄宗在邊陲設立十大節度使,並授予節度使募兵之權,從此募兵制取代府兵制。

唐玄宗改用募兵制本無錯。隨著邊境戰事的常態化,沒有軍餉的農民府兵很難承擔兵役,而募兵既解決了兵源問題,又為流民提供了生計。

唐朝興盛與中衰的制度根源:租庸調製與府兵制

天寶十節度使及其所統轄的士兵數量

但是,唐玄宗把募兵的權力交給了節度使,使新招募的軍隊成了節度使的私家軍。募兵制增加的軍費支出朝廷難以承擔,節度使又由此獲得了地方稅收,掌握財政大權。唐玄宗的改革失誤,使節度使權力過大,再加上兵力上的外重內輕,為之後的藩鎮割據埋下隱患。

天寶時期的亂象絕不是唐玄宗怠政和李楊二人弄權能解釋的。玄宗後期的根本問題在於唐朝前期的統治方針已不再合適,唐朝在開元、天寶年間正經歷一場變革。可惜唐玄宗此時已漸老邁,不能在危險中正確把握改革方向,結果釀成大禍。

唐朝興盛與中衰的制度根源:租庸調製與府兵制

安史之亂示意圖

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唐德宗在宰相楊炎的建議下推行兩稅法,唐朝新的統治方針確立,在此基礎上中唐出現了元和中興、會昌中興、大中之治,使安史之亂後元氣大傷的唐朝又延續了一百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