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最喪的精神角落,是豆瓣裡的一座「公墓」

互聯網佔據了我們生活的很大一部分。我們在網上娛樂,在網上社交,在網上分享或認識新朋友……網絡記錄了我們人生的重要時刻,我們借網絡將人生大事和親友分享。

對於那些在互聯網時代出生的孩子來說,他們一出生就通過父母的某條朋友圈擁有了自己最初的數字身份。而對於年輕人爺爺奶奶輩的親人來說,在他們離去後,他們也可能在後輩的社交網絡被悼念。

當我們越來越深地捲入互聯網世界時,在網絡上和認識的人告別,或者為自己的親人立一塊墓碑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豆瓣公墓,已逝豆友的網上墓園

在 2008 年,一個叫做 @ maomy 的日記的豆瓣網友就開始思考未來會不會出現一個網上公墓。

不過我卻想到,在這個人人上網的年代,的確有越來越多的 id/avatar/虛擬身份被死者留在了生者的世界。

在豆瓣網,或者 SNS 網站增加公墓,將那些確認死亡的人的 id 轉入墓園,文章和活動歸檔而不再出現在廣播和信息流中,只供後人憑弔。

這是未來會發生的事情嗎?

是的,這是未來會發生的事。

2012 年 10 月 8 日,一個「豆瓣公墓」小組正式成立,小組存在的原因就是為了紀念已故的豆瓣用戶。這個小組目前有 13266 個成員,但目前顯示的帖子只能看到 2019 年 4 月底的內容。

互聯網最喪的精神角落,是豆瓣裡的一座「公墓」

這個豆瓣公墓僅接受逝去豆友「遷入」豆瓣公墓,如果想要悼念非豆瓣成員,可以去豆瓣的開放式公墓小組「網絡公墓」進行懷念。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小組的管理員在建組後就再也沒有上線過,沒有任何的書影音記錄或關注痕跡。因此小組成員 @ 忘書 猜測,管理員很可能就是公墓裡的第一個成員。

管理員久不上線,豆瓣公墓這個頗有歷史的小組走到今天,離不開眾多豆友的「自治」。和其他豆瓣小組一樣,每一個逝去豆友想要在豆瓣公墓擁有一席之地,都需要遵守組規。 豆瓣公墓的組規就是帖內介紹豆友的生卒年月和事蹟,寫出豆友的死因,紀念豆友,然後貼出豆友的豆瓣主頁。

在生者的世界,用戶主頁和 ID 都被按下了暫停鍵,他不再登陸,不再更新,在某個時刻永遠停止。但在這個公墓裡,不再更新的主頁依然會被人分享,被其他網友用心地觀看。

互聯網最喪的精神角落,是豆瓣裡的一座「公墓」

只是頗為遺憾的是,如果被紀念的豆友逝去的時間較久,長時間不登錄主頁就會被豆瓣鎖定,無法正常顯示。這種時候,貼出來的主頁鏈接也不能讓你更瞭解他一點。

不過這也像現實世界中的投影,逝去的人存在的痕跡一點點的消失,但他們的墓碑永遠存在,他們能夠活在人們的記憶裡。

而對於這些逝去的豆友來說,他們在豆瓣最終留下的痕跡或許可能只是公墓裡的一個紀念帖和豆友心中的回憶。

在這個公墓裡,你也能看到多個活躍豆友的精彩人生瞬間。他們包括一部分是有豆瓣主頁的公眾人物,還有一部分相對沒那麼出名的文化工作者。年輕的歷史天才、才華橫溢的女歌手、在豆瓣擁有近 4000 粉絲的青年作家、在豆瓣更新讀書日記的詩人、巡演的志願者、字幕組的一員、知名學校的教授、被阿北悼念過的用戶……

互聯網最喪的精神角落,是豆瓣裡的一座「公墓」

▲ 豆瓣上陸谷孫先生的紀念帖

你可以在這裡看到豆瓣的一部分。

評論區常有人聚集,表達自己看到某個熟悉網友已逝的不捨和震驚。同時還有人會聚在一起回顧這個人帶給他們的某種美好回憶,比如對生活的熱情、掩不住的才華、對事物犀利的見解。他們還會在評論區詢問逝者現實中的骨灰紀念堂,想要去一個不同的城市憑悼豆友。

當然,也不是整個小組都是和諧美好的。除了感懷的豆友,也有豆友會把非豆瓣用戶的紀念帖發到這裡,這種行為會遭到其他組員的勸誡和聲討。

同時這個小組裡也不缺獨特的用戶行為。

2019 年 10 月 6 日,豆瓣將核心功能豆瓣廣播鎖定,用戶廣播僅自己可見。同天,豆瓣網友 @ Aymu 也在豆瓣公墓裡給豆瓣立了一塊「碑」,上面寫著豆瓣卒於 2019 年 10 月 6 日。

互聯網最喪的精神角落,是豆瓣裡的一座「公墓」

10 月 20 日,豆瓣動態恢復正常使用,豆友將這一天定為「豆瓣復活節」。那一天,一個叫 @ Laika 的豆友特地來公墓「掃墓」:

今天豆瓣復活節吶,給友鄰們拜完年都下午了,溜達過來看看,也給你們拜年啦。

有時候覺得,如果你們的賬號也能復活就好了。

這個在「我們的精神角落」中的公墓小組和其他任何一個小組都一樣,有組規,有不守規矩的人,有爭吵,有對平臺的不滿,唯獨沒有一個活躍的管理員。

當然,它還有別的小組所沒有的「墓碑」,這個精神角落裡的公墓記住了我們不想忘記的人。

朋友圈道別已經成了現代生活的儀式

豆瓣有公墓,其他地方也有紀念家人好友的專屬「區域」。比如微信裡特有的家族群「有愛一家人」、「相親相愛一家人」等。

在特定的時間,這些家族群會最近地記錄親人逝世的情況。或許一開始只是四面八方回來的人在群裡交代行程,緊接著大家開始分配陪床時間,然後大家只能悲傷地開始彼此安慰、操持更多身後事。

而朋友圈也是紀念家人的一部分。尚在唸書的小輩多會圖文並茂的懷念他們,而更年長一些的則會用簡單的文字在朋友圈通知親友,告知他們有人已不在人世的事實。

互聯網最喪的精神角落,是豆瓣裡的一座「公墓」

▲ 圖片來自:Toa Heftiba on Unsplash

只是朋友圈互動方式較為單一的缺點也顯示出來了,這類內容點贊顯然有些不合時宜,評論區留言也不知道發些什麼內容,因此蠟燭、祈禱、心碎等符號常常出現在此類評論區。

在英國,如果遇上家人去世、新生兒誕生、家族成員結婚等重大事件中,家庭成員還會在報上登一則啟事,說明更多與之相關的情況。如果是葬禮,那麼就會在報紙上寫明葬禮的時間和地點,到時候等待親朋好友參加。

但在今天,看報紙的人越來越少了,會遵循傳統的人也越來越少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在社交網絡上通知這類信息。

這是我們生活方式變遷的縮影。

逝者如斯夫,我們需要一個地方懷念至親

和豆瓣、朋友圈一樣,微博這個平臺也有類似的緬懷摯友親人的地方。微博博主 @ 逝者如斯夫 dead 就是供人們懷念好友的特定「區域」。這個博主會自發在微博緬懷近期逝去的名人或知名博主,比如吉恩·戴奇或是艾防公益志願者 @ 艾草小強。

互聯網最喪的精神角落,是豆瓣裡的一座「公墓」

但除了這些名人會被這個博主記住外,還有更多不知名或者不上網的普通人也會被他記住,由他們的親友進行緬懷。這些親友會編輯自己想說的話發給博主,博主則會將它公開發布,讓更多人一起緬懷逝者。

微博 600W 粉絲的大 V @ 沒有人比我更懂杭之馮玥 曾表示在自己很累的時候,他就會翻一翻這個在微博早期就關注的博主:「只要翻一翻,你就會覺得,面對各種生離死別,很多煩惱都不是什麼事兒。 ​​​​」

這裡記錄的是普通人的傷痛別離。摯友親人老師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離世,TA 生前是一個怎樣的人,TA 對生活的態度是怎樣的,TA 是否努力和病毒做了抗爭,TA 有什麼喜好,TA 對你有什麼影響。

互聯網最喪的精神角落,是豆瓣裡的一座「公墓」

你可以在這裡看到普通人的生離死別,看到普通人的故事,然後一起紀念他們。@ 逝者如斯夫 dead 每條紀念逝者的微博下,都有近百個用戶在評論區排隊緬懷,通過點蠟燭的方式紀念對方,懷念對方。

這是普通人的悼念堂,發起人是逝者曾接觸過的親近之人。而去懷念他,為他逝去感到傷心的人則是大多和他們沒有交集的普通網友。

在這個博主的主頁中,有那麼幾分鐘,陌生的網友會去細細瞭解逝者的生平,併為他們的逝去感到由衷的惋惜和悲傷。

他們來過,他們被更多的人瞭解,被更多人記得。

互聯網最喪的精神角落,是豆瓣裡的一座「公墓」

▲ 一排蠟燭的評論是該賬號的特色

2017 年的《尋夢環遊記》告訴我們,生的對立面不是死亡,而是遺忘。

互聯網最喪的精神角落,是豆瓣裡的一座「公墓」

▲ 圖片來自:《尋夢環遊記》

在現實的世界裡,隨著時間的推移,老朋友逐漸離去,記住你的人會越來越少,你被逐漸忘記。

而在我們也真實存在過的網絡世界,我們的賬號久不上線就會被封鎖,我們的創作也可能因為網站的落幕而消失,我們的 ID 和討論或許都不會有人記起。

但在這個互聯網的世界裡,一「座」墓園,一條朋友圈,一條悼念微博,它們在把你存在過的痕跡延長,讓你在這個世界真正地留下了什麼。

他們立了一塊「碑」,讓世人知道你曾來過。這是數字時代的祭奠與懷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