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甌:線上開單受理 線下百姓說理

東南網訊 為進一步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切實推進“接管通”工作機制, 22日上午,建甌市召開了創建“百姓說理之家”深化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推進會,建甌市委政法委、公安局、檢察院、法院、司法局等單位相關領導幹部,以及18個鄉鎮(街道)分管綜治工作領導等參會。

2019年,建甌市司法局探索建設“百姓說理之家”矛盾糾紛化解新模式,依託“閩事理”APP,通過“網上開單、線上受理、百姓說理、補助激勵”的工作機制,著力化解各鄉鎮(街道)、各行業部門、公檢法等單位移送的疑難複雜矛盾糾紛,是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銜接配合的生動實踐。

會議指出,進一步做大“百姓說理之家”調解品牌,要突出“五個化”。

人員選聘“社會化”。應從社會上選聘群眾認可度高、溝通協調能力強、有一定法律素養、為人公道正派的社會能人和退休人員擔任“百姓說理之家”的專職調解員。

場所設置“合理化”。各鄉鎮(街道)在充分利用現有調解室、評理室等辦公場所的基礎上,應做到統一規範佈局,同時,儘量保證“百姓說理之家”工作區域的獨立性。

業務辦理“網絡化”。各鄉鎮(街道)、各行業部門、公檢法等單位應通過“閩事理”APP,進行網上“開單”,由指定“百姓說理之家”線上受理,實現案件移送辦理全過程網絡化。

調解補助“激勵化”。“百姓說理之家”調解員開展調解工作應享受“以案定補”調解補貼,各鄉鎮(街道)、各行業部門、公檢法等單位做為移送案件的主體單位,應根據“開單”件數發放相應調解補貼。

救濟方式“多樣化”。“百姓說理之家”調解員在化解重大疑難矛盾糾紛時,可充分利用多種救濟途徑,幫助糾紛當事人實現案結事了。

會上還舉行了“百姓說理之家”線上流程培訓會。網絡平臺設計人員通過PPT演示、現場模擬辦理等方式全面展示了“網上開單、線上受理、百姓說理、補助激勵、結案確認”的網絡化辦理流程。通過此次培訓,參會人員充分了解了“百姓說理之家”工作流程和要點,為今後更好地推進“百姓說理之家”工作清晰了思路,明確了方向。(肖玲)來源:東南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