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瀾、霍啟剛等6大咖今晚“現身”廣州,為公筷打Call

大咖來了!

今天晚上,

蔡瀾、霍啟剛、劉湘等

6位社會知名人士,

共同響應廣州日報倡議

“現身”廣州,

一起傳遞正能量,

為公筷公勺打Call,

戶外倡議的海報,

點亮了城市夜空!

北京路

▼▼▼

蔡瀾、霍啟剛等6大咖今晚“現身”廣州,為公筷打Call
蔡瀾、霍啟剛等6大咖今晚“現身”廣州,為公筷打Call
蔡瀾、霍啟剛等6大咖今晚“現身”廣州,為公筷打Call蔡瀾、霍啟剛等6大咖今晚“現身”廣州,為公筷打Call
蔡瀾、霍啟剛等6大咖今晚“現身”廣州,為公筷打Call蔡瀾、霍啟剛等6大咖今晚“現身”廣州,為公筷打Call

流花展貿中心

蔡瀾、霍啟剛等6大咖今晚“現身”廣州,為公筷打Call蔡瀾、霍啟剛等6大咖今晚“現身”廣州,為公筷打Call
蔡瀾、霍啟剛等6大咖今晚“現身”廣州,為公筷打Call

使用公筷公勺,推進廣州文明餐桌建設的公益倡議,正在堅定推進,也正在得到社會各界更有力的肯定和支持。

從今夜開始到5月6日,每天晚上,在流花展貿中心、北京路、少年宮、花城廣場等多個城市地標的電子屏,將刊播6位知名人士為公筷公勺打Call的主題宣傳海報,向廣州傳遞正能量,將健康衛生的飲食習慣倡導帶給生活在廣州的大家,共同推進文明飲食新風尚傳播。

大咖共同呼籲:全民使用公筷公勺

2個多月以來,廣州的各大酒店、餐廳和社區裡,公筷公勺倡議活動持續發酵,關注度日益增加,加入踐行的市民與日俱增。該倡議是由廣州市文明辦、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廣州日報和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在2月24日聯合發出,引起社會各界關注。

蔡瀾、霍啟剛等6大咖今晚“現身”廣州,為公筷打Call

使用公筷公勺,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健康。在社會各界,有不少知名人士是公筷公勺的堅定“支持者”,他們早已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使用公筷公勺的習慣,更希望這個有益全民的生活新風尚,能在社會上得到有力推廣。廣州日報邀請來自社會各界的6位大咖,為公筷公勺打Call,呼籲社會各界共同關注,呼籲全民一同將公筷公勺用起來。他們分別是著名作家、美食家蔡瀾,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副會長霍啟剛,女子50米仰泳世界紀錄保持者劉湘,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院長、北京2022年冬奧會吉祥物總設計曹雪,著名畫家小林,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中華中醫藥學會首席健康科普專家楊志敏。

蔡瀾、霍啟剛等6大咖今晚“現身”廣州,為公筷打Call

“一雙公筷,健康常在”。美食家蔡瀾特別為本次公筷公勺倡議揮毫,短短數語,灑脫道出蔡瀾對支持公筷的鮮明態度;

蔡瀾、霍啟剛等6大咖今晚“現身”廣州,為公筷打Call

而畫家小林同樣親筆書寫下“使用公筷,才是關愛”的心聲;

蔡瀾、霍啟剛等6大咖今晚“現身”廣州,為公筷打Call

在廣州老百姓中擁有深厚粉絲基礎的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楊志敏是國家級中醫名家,她甚至專門就公筷使用的話題,為活動錄了一段視頻,從專業角度出發倡導全民用公筷。

現場:

市民點贊感嘆,共推城市文明進步

今晚7時,在流花展貿中心、北京路和花城廣場的公筷公勺宣傳海報亮起。“一雙公筷,健康常在”的字樣格外引人注目。不少人駐足觀望,拍照傳播,有的市民念出海報詞語,互相熱烈交談。

“大城市地標用這麼具有儀式感的形式傳播健康飲食,號召使用公筷,值得點贊!”在現場拍照的市民袁先生說,這種形式很好,發出號召的大咖形象健康、富有活力,很有說服力“希望越來越多的市民響應到廣州公筷動員之中!”

“感謝廣州日報的提倡!”帶著孩子經過的張女士感嘆,好習慣的培養很難,她從新年開始就堅持在家裡使用公筷,她還給孩子看了廣州日報的相關報道,希望這個好習慣一直延續下去。“廣州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推進文明的發展有群眾基礎。這次我發現身邊的人還是很有共識的,今晚海報亮燈之後,相信更多的人會加入進來,推動城市文明進步。”

在珠江新城開餐飲店的經營者魏旭翔看到廣州日報客戶端的公筷公勺倡議的戶外宣傳,他告訴記者,公筷也是他們餐廳的“標配”,“這是餐廳的安心措施之一,我們會建議每一位消費者都能在用餐時使用公筷公勺,這是惠及眾人的好習慣。所以當看到這麼多名人為這件事發聲,我們就特別欣慰。”他說,從日常門店的情況看,廣州市民對公筷的接受度高,甚至有市民會主動提出多給幾雙公筷。

大咖說:

個人習慣一小步,衛生文明大進步

無論平時在家家庭用餐還是在外,霍啟剛都有使用公筷公勺的習慣,“為了保持衛生,減低’病從口入’的機會,避免交叉感染”。霍啟剛說,由於家中一直使用公筷公勺,孩子也都習以為常了。“建議大家培養孩子從小養成習慣,如果孩子對此感到疑惑,可以簡單地向他們解釋病毒是看不到的,但是可以通過唾液汙染食物,從而傳播給其他人,所以無論是出於愛護家人或者保障自己,都建議使用公筷公勺。”他說,目前國內公筷公勺地倡議鋪天蓋地,希望後續工作能跟上,讓這個好習慣保持下去。“讓我們一起朝著文明飲食的目標進發。個人習慣一小步,衛生文明大進步。”

蔡瀾、霍啟剛等6大咖今晚“現身”廣州,為公筷打Call

“夠朋友,用公筷”, 曹雪說,使用公筷可以切斷食源性疾病。朋友相聚在一起是為了共享美食。中國人喜歡圍餐與團餐,大家相聚在一起彼此溝通,表達親情友情,這是值得傳承與尊重的傳統文化。但是,在傳統飲食文化與行為中,有一些牽扯到健康的不良影響是可以避免的,所謂文化,“化”字中蘊含了“變化”之義,在保留傳統文化精髓的基礎上做一些改變,比如添加一雙公筷一件公勺,就可以讓彼此更加放心、健康用餐。“尊重每一個人,尊重每個人對生命和健康的敬畏與珍愛。”曹雪一家使用公筷已有10多年了,在家長的感染下,孩子也形成使用公筷的習慣。“他五六歲的時候,已經懂得同身邊的朋友科普幽門螺旋桿菌,並提醒共餐的人使用公筷。有時,身邊的人吃飯時一時疏忽了,忘記拿公筷,孩子還會主動提醒。”

蔡瀾、霍啟剛等6大咖今晚“現身”廣州,為公筷打Call

楊志敏說,共食是中國人的傳統飲食習慣,餐桌上公筷的缺失給了各種細菌和病毒傳播的機會。有許多傳染性疾病科通過糞—口傳播,其中,幽門螺桿菌胃炎的傳染性很強,可以通過口—口傳播、糞口傳播等方式進行傳染。據瞭解,幽門螺桿菌在全球的感染率都很高,我國是胃癌高發國家,胃癌的發現多數是晚期,預後差;如果早期發現、及時治療預後好,而早期胃癌無症狀或症狀缺乏特異性。“如果養成使用公筷公勺的習慣,可以有效切斷病毒在餐桌上的傳播路徑,防止病毒細菌的蔓延,換來餐桌大健康。讓我們一起打好這場“舌尖上的防護戰”,用好公筷,健康常在。 ”

蔡瀾、霍啟剛等6大咖今晚“現身”廣州,為公筷打Call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曾繁瑩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黎旭陽、廖雪明、莊小龍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陳雅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