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七說:三生三世裡的神仙們都是如何“生”的,有興趣的來看看




Hello~大家好呀,今天還是迷谷我的科普時間。

在之前的一篇答疑裡,提到了東華帝君的原身設定:天地清氣化身。

今天主要來科普一下,三生世界裡所有的神仙們,都有些什麼樣的出生方式。


咱們先來翻找一下書裡明確描述過的出生方式。


首先是最最最普通、最最最接近人類的方式,從母親肚子裡生出來的。

比如,白淺:


我拿了帖子逆光對著洞外的水簾子照了半晌,因想起阿孃生我時難產,似乎正是請這東海水君他曾祖父家的穩婆幫忙才少吃了許多苦頭,於是抱了只南瓜大小的夜明珠,準備去東海走一遭。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第一章


其次,是從蛋裡孵出來的。


比如,少綰:


也有從一顆巨蛋裡爬出來的,比如我。
……
但盤古初寂滅時,生我的那顆蛋就已被安在章尾山,供四圍盤踞的魔族們當做始祖神崇拜了。

——《三生三世菩提劫》第一章


最後,還有一些從奇怪地方來的。


比如,東華:


英雄已在天之盡頭的碧海蒼靈應聲化世,沒爹沒孃地被老天爺親自化育出來了。
誕生地是東荒一方華澤,簡單取了其中兩個字,尊號定為“東華”,便是東華帝君。
……

僅有史冊的一筆載錄,說帝君仰接天澤、俯飲地泉,集萬物毓秀而始化靈胎。

——《三生三世枕上書·上》
第一卷第四章


還有祖媞:


祖媞神,少綰神,一位是自世間的第一道光中孕育萬年後化生而成的真實之神,一位是魔族的始祖神。
……
自光中化生的真實之神祖媞也就此在凡世羽化,羽化之日六界紅蓮開遍,而後萬千紅蓮齊化為鴻蒙初開時的那道光,消逝於蠻荒之間。

——《三生三世步生蓮》第六章


在三生世界裡,主要出生方式即為以上三種,這設定是依循佛教典籍《金剛經》的。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三品


卵生、胎生、溼生、化生,這就是佛學中認為的,眾生的四種誕生形態。

其中溼生為佛學認為有水的地方自然孕育、由溼氣而生的動物,在三生世界裡沒有采用這個設定。而是選擇了“卵生、胎生、化生”作為神眾們的主要誕生方式。

從字面及生物常識上,能很輕鬆地理解胎生與卵生的意義和差別:絕大部分的哺乳動物(除鴨嘴獸等原獸亞綱)都是胎生;一般的鳥類、爬蟲類,大部分的魚類和昆蟲幾乎都是卵生。

所以,雖然白淺是一隻現實中並沒有的九尾狐狸,但她依然如狐狸般是胎生的;

而少綰,作為一隻現實中依然也沒有的神鳥鳳凰,也秉承了鳥類的生育方式,是卵生的。

在山海經裡,關於九尾狐的描述是這樣的:

又東三百里,曰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
——《山海經·南山經》
青丘國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
——《山海經·海外東經》
有青丘之國。有狐,九尾。
——《山海經·大荒東經》


唐七說:三生三世裡的神仙們都是如何“生”的,有興趣的來看看


▲電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海報

七姐在寫作過程中,遵循了生物學與古籍中的描述,雖然九尾狐是現實中不存在的生物,但它屬於“獸”,是“狐”。其中“獸”的釋義就是“四肢無嚴格分工,通體生毛的哺乳動物的總稱。”

在生物學定義中,哺乳綱動物除原獸亞綱(譬如鴨嘴獸)外,均為胎生。所以,九尾狐所屬的陸生“獸”自然是胎生的,且屬“圓毛”。(此處@東華帝君)

唐七說:三生三世裡的神仙們都是如何“生”的,有興趣的來看看


而鳳凰,在古籍中也有相應記載:


簫韶九成,鳳皇來儀。
——《尚書·虞書·益稷第五》
又東五百里,曰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皇……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
——《山海經·南山經》
有五采鳥三名,一曰皇鳥,一曰鸞嫋,一曰鳳鳥。
——《山海經·大荒西經》
沃之野,鳳鳥之卵是食,甘露是飲。
——《山海經·大荒西經》


鳳凰從出現伊始,到一步步的歷史演變,它都是鳥的形象,是祥瑞、神權的代表。且自佛教傳入中國後,結合印度神話中神鳥500年涅槃一次的傳說,鳳凰也被賦予了浴火重生的意象。與希臘傳說中的不死鳥、埃及的太陽鳥每300年自焚重生一次的傳說遙相呼應。不僅如此,在古日本、俄羅斯、美洲和阿拉伯,都有類似的、與太陽有關的、會死而復生的鳥的傳說,真是不同的國度,同一只鳳凰呀,此處不贅述。


▲《百鳥朝鳳圖》· 清 · 沈銓

可以得出結論的是,無論是哪國的鳳凰抑或phoenix,都是鳥類,且在各國的傳說裡都不可避免地有“卵”或者“蛋”這個字出現,山海經中更是直接寫明瞭“鳳鳥之卵”,所以在中國的文學作品中,一寫到鳳凰,必然都是卵生,由鳳凰蛋孵化而來。故而在我們三生三世的世界觀裡,少綰也是這樣誕生。

當然了,七姐在沿用古籍設定的同時,也有相應的創新。比如鳳凰的顏色,在中國古籍裡是五彩,在西方設定裡是鮮紅與金黃,而七姐筆下的少綰,則是一隻通體雪白的鳳凰。(這是本次科普的超級大彩蛋,史詩級劇透,你們快記下來!)


說完鳳凰,怎能少了龍。


在三生世界裡,除了明確的天君一大家子、四海水君是龍族,還有三個隱藏的龍族:父神、母神和墨淵。沒錯了!你們的未解之謎之一:墨淵的真身解密來了,他們一家都是龍。

在學術界,關於龍的來歷有眾多說法:

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說文解字》· 東漢 · 許慎
是一種圖騰,並且是隻存在於圖騰中而不存在於生物界中的一種虛擬的生物,因為它是由許多不同的圖騰糅合成的一種綜合體;
……
蛇圖騰兼併與同化了許多弱小單位的結果
——《伏羲考》· 聞一多


無論哪種說法,中國龍都是祥瑞,是“神權、皇權”的象徵。

唐七說:三生三世裡的神仙們都是如何“生”的,有興趣的來看看


▲ 銅坐龍雕刻 · 唐
唐代早期的龍還不那麼像蛇,但魚鱗與鷹爪都有

唐七說:三生三世裡的神仙們都是如何“生”的,有興趣的來看看


▲ 六龍圖·局部 南宋 陳容
到南宋,龍的形象已漸漸演變成如今的樣子


無論哪種說法,從數千年前至今,有關龍形象的歷史演變中,都有極強的“爬行動物”標籤:無論是鱷魚還是蛇,它們都是爬行動物,而爪似鷹還是個鳥類設定。在生物學中,無論鱷魚、蛇等爬行動物還是鷹這個鳥類,都是卵生動物。

所以,無論是傳說中的龍,還是三生世界裡的龍,都是卵生動物。

現在我們再回頭來看墨淵、夜華和連宋的出生,就更有意思了。

墨淵:


這裡頭最好命的是墨淵,他是唯一一個被母神從肚子裡生出來的。

——《三生三世菩提劫》第一章


夜華:


母神為了補撐天的四根大柱子,大大動了胎氣。生產時,便只能保住大的沒能保住小的。父神深覺對不住小兒子,強留下了那本該化於天地間的小魂魄,養在自己的元神裡,想看看有沒有這個天數和機緣,能為小兒子做一個仙胎,令他再活過來。父神耗一半的法力做成了仙胎,小兒子的魂魄卻無論如何也喚不醒。父神便將這仙胎化作一顆金光閃閃的鳥蛋,藏在了崑崙虛後山,打算待小兒子的魂魄醒過來再用。


“……我隱約間有印象,一個小童子坐在我身旁補我的魂,七八千年地補,補到一半,卻有一道金光直達我們處的洞府,將他捲走了。……此番聽你們這個說法,他已是天族的太子,估摸那時天上的哪位夫人逛到崑崙虛,吞下了父親當年埋下的那枚鳥蛋,仙胎在那位夫人腹中紮了根,才將他捲走的。”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第二十一章


連宋:


不過連宋君的擁躉們卻覺得,連三殿下的英明聰慧其實更甚於二殿下,只不過,三殿下他降生在暉耀海底,其吉兆自然應關乎水中的游魚,而非天上的飛鳥。再則,當初掌管四海水域的三殿下甫一墜地,令天君頭疼多日的四海水患一朝之內便得平息,這便是三殿下生而不凡的例證。

——《三生三世枕上書· 下》
第三卷第一章

墨淵,是母神肚子裡出來的——龍蛋;


夜華是沒被生出來的龍蛋,被父神養在元神裡,後來耗費一半法力做成仙胎化作鳥蛋,最後被樂胥娘娘捲到肚子裡,夜華君終於又迴歸了一顆——龍蛋;

連三殿下,則是一顆孵在暉耀海底的——龍蛋。


最後再來看化生。


在佛家典籍裡,化生,梵語為upapa^duka,

釋意是“本無而忽生之意”。即無所依託,借業力而出現者。五趣之中,地獄、天及一切中有均唯屬化生;

——《佛學大辭典》


四生之一,即變化而生。

——《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彙》


在三生世界裡取以上二者的合意。東華自天地清氣中化生,祖媞自世間的第一道光中孕育萬年後化生。

天地清氣與世間第一道光,都是無處不在又不可觸碰的東西,且都有聽起來就很純淨、高尚、正直的意味。

有關祖媞的設定,待七姐的後續文章慢慢揭曉,但關於東華帝君的設定,今天正好可以多講幾句。東華帝君,也就是道教中的東王公。

道教尚未興起之前,在漢代民間傳說及典籍裡,東王公被認為是無父無母的,除了東晉葛洪認為他是盤古大帝的孩子之外,其他的典籍中都認為他是“東華之氣的化生”。


先以東華至真之氣,化而生木公焉,木公生於碧海之上,蒼靈之墟,以生陽和之氣,理於東方,亦號曰王公焉。


——唐 · 杜光庭《墉城集仙錄》


東王公從民間傳說中被吸收入道教,沿用了他的職責,一切登仙得道之人需拜謁東王公,方能入仙籍。

從古典籍中取材,再自主創新,是七姐三生世界的主題。於是在枕上書中,七姐為大家呈現了這麼一個自清氣中化生、銀髮、掌管仙籍、最有神仙味、淡漠低調、鐵血無情、自屍山血海裡登上六界之巔,但臉皮卻略有些厚且毒舌的東華紫府少陽君。大聲告訴我,這樣“反差萌”的帝君是你們喜歡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