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離棄真道的結果


聖經:離棄真道的結果

論到那些已經蒙了光照 、嘗過天恩的滋味,又於聖靈有份,並嘗過 神善道的滋味,覺悟來世權能的人,若是離棄道理,就不能叫他們重新懊悔了,因為他們把 神的兒子重釘十字架,明明地羞辱他 。就如一塊田地,吃過屢次下的雨水,生長菜蔬,合乎耕種的人用,就從 神得福;若長荊棘和蒺藜,必被廢棄,近於咒詛,結局就是焚燒

「來6:4/8」


蒙了光照——指所有聽見福音的人,福音本是神的大能,就是聖靈的工作。福音就是真光,不管信與不信都是蒙光照的人,就像太陽不單是照好人也照歹人一樣。

嘗過天恩的滋味——是經歷過神蹟的人,或是有聖靈的恩賜,參與過教會福音的事工。

又於聖靈有份

——得到聖靈的恩賜,或是享受聖靈工作的成果。

並嘗過神善道的滋味——神的真理會給人帶來好處,就是得到過神一般恩典的人。

覺悟來世權能的人——就是知道將來必有神的審判,知道有天堂和地獄。

若是離棄真道——就是有了機會卻硬著心,棄絕真理。

就不能叫他們重新懊悔了——他們心裡面沒有生命的種子,就是降再多的雨也不會發芽。

因為他們把神的兒子重釘十字架——就是他們的惡,要勝過那些釘耶穌在十字架上的仇敵。

明明地羞辱他——是公然的毀謗耶穌、抵擋真理,這是褻瀆的罪。

就如一塊田地,吃過屢次下的雨水

一塊好的田地,有優良的種子,有合適的雨水,生長菜蔬,合乎耕種的人用,就從神得福。就會生長豐盛的子粒。也就是說:真正有生命的人,就會按真理去生活,會得到神更多的賜福。也是指信耶穌的人會得到赦免,討神的喜悅。若長荊棘和蒺藜,必被廢棄,近於咒詛,結局就是焚燒——荊棘和蒺藜是人犯罪後,地受咒詛的結果。這是對人的刑罰,同時也是為了叫人悔改。如果結局是焚燒的話,就證明這些人根本就不悔改,從神的角度來講,他們根本就沒有生命的種子,他們就不會相信耶穌。就像一個雞蛋,裡面沒有生命,外面就算有合適的溫度也不會孵出小雞,只能變得腐臭被丟棄。在這段聖經裡,光照、聖靈、天恩、善道都是神給人足夠的機會,一方面表明神的慈愛,另一方面表明審判。人的死亡是一樣的,但神給每個人得救的機會也是一樣的,結局的不同只能用信與不信來決定。

【約6:64】只是你們中間有不信的人。”耶穌從起頭就知道誰不信他,誰要賣他。

【約6:70】耶穌說:“我不是揀選了你們十二個門徒嗎?但你們中間有一個是魔鬼。”

【約6:71】耶穌這話是指著加略人西門的兒子猶大說的,他本是十二個門徒裡的一個,後來要賣耶穌的。

【腓3:19】他們的結局就是沉淪,他們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他們以自己的羞辱為榮耀,專以地上的事為念。

猶大是滅亡的人,就是下地獄,不是因為他賣主,乃是因為她根本就不相信耶穌。他是魔鬼的差役,雖然有使徒的職分,也有主給他的按手,還出去傳過福音,醫病、趕鬼、同耶穌一起領受聖餐,賣主後也有後悔的表現,但因他的不信,不肯回到耶穌的面前,不相信耶穌的赦免,至終自殺身亡。彼得也犯了罪,和猶大沒有區別,跟隨耶穌三年多的時間,得了太多的恩典,當面對苦難的時候,竟然否認主名,還是一連三次的否認。在人面前不承認主名的,耶穌在父的面前也不承認他,這罪是更重的。

【太10:32】“凡在人面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認他;

【太10:33】凡在人面前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認他。”

但彼得卻能及時的迴轉,他相信耶穌,相信耶穌能赦免他一切的罪,我們看到彼得後來大膽的傳揚真理,為主殉道。猶大和彼得的信是不同的,一個是肚腹為神,一個是耶穌基督為主。他們服侍的目的也不同,一個是為了三十塊錢,一個是為天國的獎賞。他們犯罪之後態度也不同,一個是執迷不悟,一個是及時悔改。他們的結局也不同,一個滅亡,一個得永生。寫在聖經上的意義也不同,一個作為我們的警戒,顯明神的公義,一個作為我們的榜樣,顯明神的慈愛。五餅二魚的神蹟中,有許多人經歷了耶穌所行的神蹟,但領受聖餐的人只有十二個人,十個麻風病人同得醫治,回來感恩的只有一個。在曠野裡吃過靈糧嗎哪和磐石流水的人,也經歷了耶穌基督,但還是許多人滅亡了。其中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的不信。


【林前10:1】弟兄們,我不願意你們不曉得,我們的祖宗從前都在雲下,都從海中經過,

【林前10:2/3】都在雲裡、海里受洗歸了摩西,並且都吃了一樣的靈食,

【林前10:4】也都喝了一樣的靈水;所喝的,是出於隨著他們的靈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

【林前10:5】但他們中間,多半是 神不喜歡的人,所以在曠野倒斃。


【來3:17/19】 神四十年之久又厭煩誰呢?豈不是那些犯罪、屍首倒在曠野的人嗎?又向誰起誓,不容他們進入他的安息呢?豈不是向那些不信從的人嗎?

這樣看來,他們不能得救進入安息是因為離棄真道“不信”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