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一下 索任軟三家會員能怎麼發展?

疫情讓遊戲機的銷量持續上升。買了遊戲機,自然少不了官方相應的網絡服務。索尼的PlayStation Plus,任天堂的Nintendo Switch Online,微軟的Xbox Live Gold,相信這段時間的新增訂閱用戶都會相當可觀。訂閱會員服務值不值,它們在未來應該有什麼樣的改進,我們可以稍稍發散一下。

腦洞一下 索任軟三家會員能怎麼發展?

▲三家的會員對各自的生態意義非凡。

基本上,三家訂閱服務共通的內容,就是遊戲的聯機功能,數字版的折扣,會員能免費玩到的遊戲,雲存檔,以及一些會員福利。像遊戲的聯機功能,還有云存檔,都是比較單純的。在折扣,會免遊戲,福利方面,三家的表現就差得比較多了。各家可能還有一些獨特的安排。讓我們在比較中看看他們能怎麼改變。

會免遊戲

訂閱會員就能免費玩到大量的遊戲,這可能是玩家掏錢最大的理由。和視頻會員掏了錢,片庫內容隨便看的情況不一樣。遊戲的訂閱服務,三家都花了一些小心思,厚道程度不一而論。

任天堂有訂閱就能玩FC和SFC遊戲合集,這兩個合集的內容還會不定期更新。只要會員還有效,裡面所有的遊戲都可以暢玩。這些老遊戲還支持網絡對戰和協力。雖然現在只給出了FC和SFC平臺,相信也有很多玩家期待任天堂能加入N64,GBA甚至NDS的合集。這可以說是任天堂最有訂閱會員感覺的內容了。

任天堂對老遊戲比較大方,對於本世代遊戲免費玩的態度就很保守了。基本上,採用的是期間限定的方式。也就是在特定一段時間內,會員可以隨便玩這些遊戲,過時則不候。《ARM》《火紋無雙》《蘑菇頭隊長》都限時體驗過。

腦洞一下 索任軟三家會員能怎麼發展?

▲NS限時的免費遊戲。

索尼的PS+和微軟的金會員,在提供會免遊戲的方式上很相似。就是按月公開免費遊戲,會員要及時去領取。這種設計很明顯就是希望玩家能長期訂閱的。後續方面,微軟的即便會員過期了也能繼續免費遊玩(官方表述需要會員,根據遊戲可斷網繼續玩)。而索尼的就不行。在這裡可以說微軟更勝一籌。

個人還是希望會免遊戲未來能普遍地像視頻會員那樣,訂閱期間遊戲庫的內容完全開放。類似於微軟的Xbox Game Pass,和蘋果的Apple Arcade。索尼和任天堂對於這種商業模式的轉型,似乎顧忌比較多。如果分階段走,索尼先將PS1,PS2時代的數字版遊戲挑選若干做成會免遊戲庫,任天堂繼續擴大遊戲機種的範圍,也是不錯的選擇。在利用老資產方面,這兩家本來是有很多優勢可以發揮的。

購買折扣

在任天堂eShop購買NS遊戲的時候,會自動積累售價5%的點數,可以用於日後抵價。實體版也可以領取卡帶綁定的點數。索尼和微軟就沒有這麼直白的積點設計了。任天堂在這方面的優惠是放在明面的。

對於任天堂的第一方新作來說,用會員專屬的遊戲兌換券的確比較划算。港服的新作,實際花銷都會落在300人民幣上下。日服要稍貴,美服要稍微便宜一些。這個購買途徑,相信也是對任天堂第一方作品的勢頭形成了很大的幫助。畢竟往往比實體首發會便宜一點點,第一時間到手不會被砍單漲價。

整體來說,遊戲機數字商店的定價還是比較高,打折頻度力度似乎比不上PC數字商店。不過要是看看幾家針對會員的數字版折扣,應該說現在的遊戲機平臺也不算差,只不過可能需要一張門票,做活動的時段少一些。像微軟本月就有不少遊戲打到了2折。而索尼第一方大作的定價和打折一直都很強。EA,世嘉等幾個大廠在數字版折扣上常常比較給力。

微軟的會員折扣基本在50%以上。

腦洞一下 索任軟三家會員能怎麼發展?

▲索尼第一方的打折相當用力。

對於數字版,微軟的綜合態度是最開放的。任天堂在NS發售後,這方面的表現比較靈活。索尼平臺上隨著時間推移,第一方和第三方大廠的折扣力度其實也非常驚人。就是對於第一時間追新的玩家來說,快速降價的風險還是比較大的。也許索尼需要對於預購首發用戶,需要一些單獨的激勵方案了。比如更高的積點,會員續期之類的。

福利內容

基本上,我們可以把會免遊戲,折扣之外的各種會員享受內容,都放在會員福利裡面。像主題,頭像,系統聲,專用的服務等等。不得不說,任天堂在這些方面的花樣比較多。不僅有專用的軟件《俄羅斯方塊99》,還有會員限定購買的硬件,比如Super Famicom控制器,甚至還有需要會員的手機APP(主要是聊天功能)。比較多樣的形式,似乎意味著今後出現驚喜的可能也是比較大的。

腦洞一下 索任軟三家會員能怎麼發展?

▲會員限定硬件是比較稀奇的做法。

索尼的聊天,直播功能,第二屏APP並不需要會員,提供服務方面要強過任天堂。豐富的主題是PS4的一大優點。在這上面給會員放福利也是比較討巧的。由於家用機上的網絡遊戲數量比較多,遊戲禮包出現的會員福利中次數也比較多。能不能用上就因人而異了。微軟的社區功能起步最早,聊天等服務的用戶更多。和PC整合了的環境,讓遊戲社交能更方便一些。不過這方面受國情限制比較多。這兩家不怎麼把低優先級的服務和會員掛鉤。

如果參考社交媒體會員收費服務的話,索尼和微軟兩家可能還得大幅加強對應的功能。在這方面確實不需要期待太多。有主題和頭像就挺好。

最後

微軟和索尼的會員服務都已推出很長時間。微軟近些年向服務轉型的動作明顯,也在一些地區推出過合約機之類的方案。隨著新硬件的發售,各代兼容的完善,會員的含金量是進一步提升。Win10和Xbox跨平臺也是很大的優勢。輕度玩家只要一個會員就不需要買遊戲的可能性在穩步提升。索尼的PS+應該說一路發展下來,形態是比較保守穩定的。在利用PS4世代之前的資源方面,未來的服務完全可以有更大的動作。任天堂的會員價格是最低廉的,服務內容很有一些特別的地方,與其說想任天堂大搞福利放送,增加會員遊戲數量,搬出一些新驚喜的期望恐怕要更高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