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雲起時——柳曉康作品展

再看雲起時——柳曉康作品展

展覽時間:2020年1月11日-2月15日
展覽地點:浙江省淳安縣千島湖鎮夢姑路387號千島湖藝術館


序言·再看雲起時

閒瑕,靜思,焚香、喝茶。

天氣冷,陽光卻極暖,從工作室回到家中,夫人正悠閒泡茶,聽紅樓夢,我便坐下,看日暖窗欞,品一日安閒。

這大約便是我喜歡的人生意境。

意境出自唐王維《終南別業》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再看雲起時——柳曉康作品展

王維21歲中進士,曾少年狷狂,野心充盈,卻遇安史之亂,中歲孤獨,這句詩頗表明他心境的鉅變。到了那個水絕無路之處,坐下來,看到雲飄起來。於是,一個很安靜的詩人坐在山水裡,發現水與雲竟是同一個東西。這是王維的頓悟,重新開始生命的修行。

面對低谷,笑看人生,風輕雲淡。冥冥之中,王維的心境與我的人生志趣便有了契合。

2018年7月,曾受邀赴深圳辦個展,論及展覽主題,“坐看雲起時”一句不假思索,脫口而出。而此次的跨年度個人巡迴展,醞釀再三,還是割捨不了內心的喜愛,因是第二次,故名“再看雲起時。”

再看雲起時——柳曉康作品展


至於本次個展以唐詩為主題,大抵是以我個人的方式向王維之類的唐詩先賢做一次致敬。

唐朝延綿289年,詩派眾多,詩韻斐然,不乏流傳千古之作。這些文骨卓越的詩人詩作對我影響深遠,對生命之味的體察觸至骨髓,沉浸其間不可自拔。

我21歲拜師鄭德涵先生門下,先生是個很低調的文人,亦是一位唐詩深愛者。

再看雲起時——柳曉康作品展

有一年的深秋,我坐了近3小時的車,去老師家求教書法篆刻技法。先生一身淺灰色羊毛衣,黑褲,乾淨的布鞋。見我便拿出一張紙:“曉康,來看我題的這句話,你感覺如何?”我一看“餘癖泉逾五十年”。泉者,錢也!一下子便明白了先生的深意。先生接著說:“曉康,你這麼愛讀李白的詩,多麼瀟灑和豪邁,但背後皆為堅持和獨守之道。”

現在想來,先生之執念竟成了我人生的方向,這便是我數十年如一日喜歡金石至今的樂趣所在。而唐詩世界裡的博大意蘊,或豪情,或感懷,品一品,微醺中。

再看雲起時——柳曉康作品展

總在夢中穿越千古,回到唐朝。伴那些詩人名家們遊歷山川,感物抒懷,又似閒雲野鶴,放浪於一草一木,雲深之處,怎一個兀自逍遙,醒來不知是幻抑或現實。

此次個展作品皆出自唐詩,展示二十方印章,二十件書法,以及紫砂刻壺和文人書房用品。本人斗膽以金石為刀,對至情至性的唐詩做一次個性化刻讀。

再看雲起時——柳曉康作品展

年逾天命,離天近了,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此為達觀也。

謹以此展呈現我的作品狀態和人生情境,與同道分享之。

再看雲起時——柳曉康作品展


再看雲起時——柳曉康作品展

再看雲起時——柳曉康作品展

再看雲起時——柳曉康作品展


藝術家簡介

再看雲起時——柳曉康作品展

柳曉康,字西岑,一九六五年出生於浙江省永康市,自幼生長於成都和安吉,現居住杭州。別署食古居、歸牧簃、梅溪精舍、西溪精舍,師承鄭德涵先生。曾得到錢君匋、程十發、朱關田、餘正、張耕源諸先生指點。

現為西泠印社社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中國電力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甲骨文學會副會長,昌碩印社社長,中國美術學院古文字書法創作研究中心研究員,西泠印社美術館顧問。擔任古典細朱文篆刻作品展,全國當代青年篆刻家作品展,第二、三、四、五、六屆浙江青年書法選拔賽,孫詒讓杯——全國甲骨文書法大賽,第二屆全國篆書大賽,第五屆吳昌碩獎浙江省篆刻大賽、錦溪杯全國甲骨文書法篆刻大賽、第五屆浙江省女書法家作品大賽、西泠印社弄潮杯全國篆刻大賽、西泠印社吳昌碩國際藝術獎等評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