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3巨頭 格力、美的、海爾財報對比:還是格力的投資價值更大

作者:願做格力的釘子戶

格力、美的、海爾2019年報和2020年1季報解讀

原創 凡夫俗子euvbrv 凡夫俗子euvbrv 今天格力、美的、海爾2019年報和2020年1季報熬到半夜公告出來了,白天市場反應格力美的冰火兩重天,凡夫俗子將三者關鍵的指標提煉出來供有緣者參考。由於時間關係,公告過多原因,暫時瞎掰幾點供有緣者拍磚:

家電3巨頭 格力、美的、海爾財報對比:還是格力的投資價值更大


家電3巨頭 格力、美的、海爾財報對比:還是格力的投資價值更大

1、三家公司的業績看扣非差距會更加客觀

2020年,格力每股淨利潤為4.11元,扣非淨利潤為4.02元,差距2.23%;

美的每股淨利潤為3.6元,扣非淨利潤為3.38元,差距為6.51%;

海爾每股淨利潤為1.29元,扣非淨利潤為0.9元,差距43.33%。

比較而言,海爾的淨利潤增長9.66%,是臨時性的;格力的盈利相對更加靠譜;今天市場對此予以漠視。

2、國內外市場綜合比較會前景不同

格力、美的、海爾都在拓展國際市場,從2019年報看,外銷佔比格力為10.5%,美的為42%,海爾為46.8%;由於一季度2-3月國內市場停擺,格力受傷最重,營收下滑比例最高,下跌了72.53%;美的表現最好,下降了21.51%;今天市場對此給予了直觀反饋。

不過投資主要是投資未來,看的是預期。鑑於三月份後歐美陸續陷入了疫情深淵,可預期的一年半載順利復工復產就很樂觀了,算得上任重道遠,國際市場的影響會在之後市場逐步反應出來。由於格力外銷毛利率僅13.5%,相對內銷的37.02%要低23.52個百分點,預計年內國際市場對格力的營收影響10%左右,淨利潤直接負面影響4%左右;而美的、海爾外銷市場毛利率分別為25.4%和26.7%,相對內銷僅差6個百分點,年內國際市場直接負面影響佔比達40%;

因此,客觀而言,格力一季度雖然受傷更重,但未來發展更安全,對此,今天市場並沒有予以反饋。

3、團隊績效比較差距大

2019年年報顯示:格力董監高薪酬 2363.63萬元,員工8.88萬人,人工工資49.43億,應付職工薪酬合計99.49億;

美的董監高薪酬5780萬元,員工13.49萬,人工工資97.12億,應付職工薪酬合計64.36;

海爾董監高薪酬598.6萬元,員工9.98萬人,人工工資69.83億,應付職工薪酬225.92億。

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是:2019年,格力年報155-156頁的應付職工薪酬合計99.49億,其中短期薪酬本期新增93.52億,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新增了80.2億;而美的2019年報180頁的應付職工薪酬合計64.36億(與114頁合併資產負債表對應),但其中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子項卻新增了224.71億(嗯,子比母大,呵呵);海爾年報158頁顯示的應付職工薪酬新增了225.92億,其中工資獎金津貼和補助新增了154.39億。

從上面這些冰涼的數據還可以看到如下有意思的事情:

格力董監高薪酬只有美的的40.89%;

格力、美的、海爾員工人均工資分別為5.57萬、7.2萬元、7萬元,相當於月工資4639元、6000元、5831元;

格力、美的、海爾團隊薪酬人均分別為10.53萬元、16.66萬元、15.47萬元。

但每位員工貢獻的利潤,格力、美的、海爾分別為:27.81萬元、17.95萬元、8.22萬元。

格力、美的、海爾管理團隊績效和員工績效如何,真真實實的數據已經告訴我們格力績效依然最佳。

4、財務安全性比較不在一個層次

2019年,應繳所得稅、增值稅等稅費:格力37.04億;美的50.96億;海爾所得稅22.96億,其他稅費8.02億,合計30.98億。

遞延所得稅資產:格力125.4億、美的57.69億、海爾15.79億,按照15%的所得稅估算,對應著836億、384.6億、105.27億。

賬上貨幣資金:格力1254.01億、美的709億、海爾362億,佔市值的比例分別為38.1%、19.9%、36.8%。

商譽:格力商譽佔2019年淨利潤的1.24%,美的商譽佔當年淨利潤的116.5%,海爾商譽佔淨利潤的284.57%。

無形資產:格力無形資產佔2019年淨利潤的21.48%、美的無形資產佔當年淨利潤的63.95%、海爾無形資產佔淨利潤的130.2%。從稅務的角度、貨幣安全性最高的角度、利潤調劑角度看,格力的財務最為安全。

年報中美的、海爾對商譽和無形資產進行了重點審計,意味著專業機構認為問題突出,雖然董事會表述得無關痛癢,好像很科學的樣子,但考慮過去四年庫卡的發展態勢和可預期的一兩年國際市場形勢嚴峻,美的、海爾隨時可能因此暴雷虧損,其中海爾理論上可能因持續虧損三四年退市,而格力因為內生增長,安全係數很高。

5、分紅比較都不高

2019年分紅每10股,格力12元,美的16元,海爾3.75元。相對過去幾年分紅比例,都不算高,美的、海爾是否合適,凡夫俗子不關心;但格力董事會分紅標準過低,卻不得不煩心。

兩天前董總央視上說要股東享受分紅效益,4月13日才新鮮出爐的《公司章程》規定:“在公司現金流滿足公司正常經營和長期發展的前提下,公司最近三年以現金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於最近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百分之三十,具體分紅 比例由公司董事會根據中國證監會的有關規定和公司經營情況擬定,由公司股東大會審議決定。”

同時,高瓴與管理層也有約定:分紅不低於年度淨利潤50%。現在的1.2元,只有2019年淨利潤的29.2%;2017年-2019年格力淨利潤合計12.19元,2019年實際分紅了2.1元,加上1.2元,總結比例只有27.07%。格力董事會分紅方案明顯違規

對此,市場流傳望小秘所謂中期分紅傳統的解釋,不過,回顧格力分紅歷史,很容易發現這純粹是忽悠的,2018年中期分紅6毛是被市場所迫,拖了大半年到2019年才到賬。

為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維護格力一向的遵紀守法誠信,凡夫俗子按照規則今天反饋給了深交所(電話:0755-88668888、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投資者服務熱線 400-808-9999),若監管節後不能督促格力董事會更正,那麼股東大會上凡夫俗子這個小小小股東會投出反對票,也希望高瓴這個大股東發揮契約精神,希望格力董事會知錯能改,言行一致。

綜合有關市場信息,凡夫俗子還是認可格力基本面的長期投資價值,作為小小小股東痴心依舊,相信格力比美的、海爾更加靠譜,相信格力所處的家電行業能有效應對凡夫俗子們居家不出的未來生活,相信長期投資會分享到與高瓴和董總同樣的收益。

就短線而言,格力節後隨時可以啟動股份回購,大勢穩定的話,格力股價相對穩定有望。就分紅而言,考慮1.2元每股的分紅在付給管理層41%後,不足以應付高瓴向招行銀團借貸的208億每年貸款利息,利益攸關,大股東高瓴很難做一個沉默的財務投資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