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葬”哪兒了?(上)

2009年,從河南省安陽市傳來一條令人矚目的重磅新聞:在安豐鄉西高穴村南發現了“曹操墓”,即後世所稱的“高陵”。

曹操“葬”哪兒了?(上)

一石擊起千層浪!消息甫一問世,便在社會各界掀起軒然大波。最直接的反饋聲音是:出土文物信息存疑,此墓之主絕非曹操。

深受《三國演義》影響的眾百姓認為,曹操一世奸雄,自己本人就挖墳掘墓,故生前自設“七十二疑冢”,必玄機重重、超出想像,哪能讓後人輕易找到?

曹操“葬”哪兒了?(上)

專家們倒不這麼想,但提出的種種疑點與輔證,條分縷析,有板有眼。

甚至有個文物販子也心急火燎地趕來湊熱鬧,甘做“汙點證人”,稱墓中所出的關鍵證物實為自己仿造,不知被誰塞進墓室,欲以假亂真,必然居心不良。

關於墓主身份的猜測,版本眾多,曹奐說、冉閔說……,還有人惡作劇,開玩笑稱這是“曹操小時候的墓”。

曹操“葬”哪兒了?(上)

在這眾多版本中,劉秉光先生提出的“石虎說”,解讀最深,闡述甚詳,按他的推測,此墓之主為後趙皇帝石虎,此墓非曹操的“高陵”而是石虎的“顯原陵”。

無論最終對錯,劉秉光的觀點值得聽聽。

據劉秉光考證,當年攻佔鄴城的前燕皇帝慕容儁挖開石虎顯原陵,即今天所說的“曹操墓”時,沒發現石虎的屍體(因是“虛冢”),氣得一陣打砸,沒封墓門就走了,此後一直門戶大開。

那麼,顯原陵到底在哪裡呢?這從晉太和四年(369)十一月,慕容垂的一次避難事件中可見端倪。《資治通鑑》稱,慕容垂受排擠,想回龍城(今遼寧朝陽)發展,結果在范陽(今北京西南)遭遇慕容強的騎兵追殺,於是“傍南山復還鄴”,沿著燕山山脈和太行山脈的山谷小路往南跑,最後“隱於趙之顯原陵”,也就是石虎的虛冢,不久“西奔”關中。從逃亡路線看,顯原陵靠近太行山脈,應該在鄴城之西,慕容垂應該避免“前有漳河,後有追兵”的不利形勢,因此,顯原陵應在漳河之南。

此外,《讀史方輿紀要》記載的“顯原陵,在故鄴城西,石虎虛葬處”也可以佐證。

所以,顯原陵應在太行山脈北,鄴城西,漳河南,也就是今河南安陽縣安豐鄉一帶。

前秦滅掉前燕,王猛出鎮鄴城後,將石虎遺骸“收而葬之”。因收葬石虎是前秦皇帝苻堅的意思,身為臣子的王猛自然不敢怠慢,而安葬石虎遺骨之地,沒有比曾被慕容儁挖開的顯原陵再合適不過的了。

為何說西高穴墓是石虎顯原陵而非曹操高陵呢?劉秉光開列了數條理由:

一)石虎是員猛將。《晉書》稱石虎“勇冠當時”,安陽墓室石牌上提到的“大戟”、“短矛”等兵器,石虎是非常精通的。曹操雖然“才力絕人”,也有幾把上等寶劍,但除了“割須棄袍”、“割發代首”、“夢中殺人”外,沒怎麼派上用場。換言之,曹操尚鬥智,較力非其所長;

二)石虎喜歡打獵。《晉書》稱石虎“性既好獵”,晚年身體發福,騎馬不便,於是造“挌(同“格”)獸車四十乘”,站在車上挌殺群獸。“獸”,即“虎”,或者說以虎為主。因“虎”字犯了唐高祖李淵之父李虎的名諱,所以《晉書》中改為“獸”。石虎說“獸者,朕也”,應為“虎者,朕也”。曹操雖然“手射飛鳥,躬禽猛獸”,但沒有與猛虎挌鬥的史料記載,最大的獵績不過是“嘗於南皮一日射雉獲六十三頭”;

三)因慕容儁夜夢猛虎“齧其臂”,疑心石虎所為,故掘墓鞭屍,石虎的臉部尤其是咬人的嘴巴肯定不保,而西高穴墓室內的男性頭骨“只有後腦勺和頭蓋骨,已經沒有臉了”,與石虎遭鞭屍的史料恰好吻合。墓中遺骨骨齡測試在六十歲左右,與石虎去世時的五十五歲大體相仿;四)石虎喜歡養豬,墓室中出土了包括陶豬圈在內的諸多陶器。史載,石虎不僅養豬,而且把豬養進了東宮。搞文學,搞音樂,曹操是把好手,養豬,養牛,曹操可是外行;

五)石虎能執圭璧。墓室中出土了石圭和石璧,圭璧合一,是墓主人帝王身份的象徵。圭,是一種禮器,分為鎮圭(一尺二寸,天子執)、桓圭(九寸,公執)、信圭(七寸,侯執)、躬圭(五寸,伯執)等多種規格,等級森嚴,尊卑有序,不可篡越。按東漢度量衡,一尺不超過23.75釐米,一尺二寸也不會超過28.5釐米,而墓室中的石圭長28.9釐米(一說29釐米),顯然不是東漢晚期之物。此圭上部尖首(喻為天下至尊),中部有圓孔(喻為不偏不倚),是天子所執之鎮圭。曹操雖然霸道,但生前最高頭銜為魏王,沒有資格用此圭,再說當時也沒有這麼大的圭。石虎執政於魏晉時期,又當過皇帝,使用此圭實至名歸。且石虎喜歡石器,甚至說過“石者,朕也”(《太平寰宇》)。此墓中的“慰項石”、圭璧等皆為石質,正符石虎偏好;六)石虎崇尚佛教。他的陵墓一定仿效古代僧人墓穴“坐西朝東”的方向下葬。曹操一直對江南虎視眈眈,下葬時應“坐北朝南”,而此墓恰恰“坐西朝東”;

七)文獻記載,石虎下葬時有一虛一實兩座墓,顯原陵為虛冢,東明觀下為真墳。但凡虛冢,墓主人不在,棺槨自然也不在。“曹操墓”既沒有棺槨,也沒有停放棺槨的檯面,這與曹操死後有“梓宮”的記載不符。如果墓室中曾有棺槨,至少會留下痕跡或者碎片,而“曹操墓”卻出奇的乾淨和空曠。虛冢雖虛,但總要放些象徵墓主人的東西,可見此墓非曹墓;

八)石虎以魏王身份篡權,稱天王,稱皇帝,諡武帝,當然,這只是在後趙。在五胡紛爭時期,漢族、胡族彼此貶低、歧視,作為一個漢人,王猛豈會善待臭名昭著的羯族皇帝石虎?刻意給他弄一個四不像的“魏武王”,是再正常不過的了。石虎諱胡,也諱虎,王猛故意在其長柄兵器上刻上“挌虎”二字,不正是諷刺他咎由自取嗎?…………

劉秉光表示,這座大墓中的女性屍骨,正是當年嚮慕容儁告發石虎真墓所在地的宮人李菟。

在劉秉光看來,當年王猛以為,把墓口封死,把地面還原,石虎從此也就會銷聲匿跡了。誰曾想,1600年後,顯原陵上又掀起了一場關於“曹操墓”的考古紛爭!

喜歡歷史的請關注“龍之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