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意思?!廣深第二機場,都要建在“外地”!

文 | 白羊

在之前文章《若深圳今年“沒有大利好”,大灣區樓市將如何?》一文中,有讀者在評論區留言說,最完美的方案是“深圳負責帶粵東,廣州負責帶粵西。”

或許,廣東省政府層面也是這麼想的,而且也在這麼佈局。

啥意思?!廣深第二機場,都要建在“外地”!

日前,廣州意圖在東邊的增城建第二機場的希望落空了。

廣東發改委在回覆網友關於廣州增城正果機場(廣州第二機場)的問題時表示,廣州增城正果機場,因空域受限問題,不符合選址條件,暫不規劃建設民用運輸機場。而位於佛山高明的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主要用來承擔廣州白雲機場國際航空樞紐的輔助功能。

換言之,廣州“第二機場”確認由佛山高明機場來擔當。

啥意思?!廣深第二機場,都要建在“外地”!

把廣州“第二機場”由大東邊挪到大西邊,在考量上,恐怕遠非空域受限那麼簡單。

無獨有偶,隔壁的深圳也出現了“在深莞惠三市結合部修建深圳第二機場”的聲音,而廣東發改委也曾回覆,將已建成運營的惠州平潭機場進行擴建作為深圳第二機場。

顯然,在廣東省層面眼中,深圳第二機場就是惠州平潭機場。

隨著廣州增城機場的落空,深圳在深莞惠結合處修建深圳第二機場(或者將平潭機場遷至該處)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眾所周知,一個機場的選址並不僅考慮地勢地貌、空域等因素,還有最終重要的經濟因素。隨著修建機場帶來的各種資源導入,機場周邊及輻射區域的經濟格局會被深刻改變。

若大家留心觀察自己所在城市,想必也能發現,即市中心到機場的中間地帶一般發展都還蠻不錯,而且在速度上也會快於城市其他外圍區域。

上面把廣州第二機場放在靠近肇慶、浮雲的佛山高明,將深圳第二機場按在惠州腹地的平潭,就是要以此為胡蘿蔔,引導著廣州的資源外溢往粵西走,引導著深圳的資源外溢往粵東走。對於鄰近廣州第二機場的佛山高明、肇慶高要、浮雲新興等地,鄰近深圳第二機場的惠州平潭,無疑都是極大的利好。雖然這麼做,廣深居民乘坐飛機的時效性會很糟糕。

見下圖,若從廣州第二機場進出廣州,需要穿過整個佛山(到廣州市中心直線距離75公里);若要從深圳第二機場進出深圳需要穿過半個惠州(到深圳福田直線距離80公里)。

啥意思?!廣深第二機場,都要建在“外地”!

就現實情況而言,廣州、深圳兩地確實都有建第二機場的必要。

2019年,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7338.61萬人次,同比增長5.2%,已逼近8000萬人次的短期目標;

2019年,深圳機場全年旅客吞吐量5293.20萬人次,同比增長7.3%。據悉,深圳機場現有航站樓為2013年啟用,年吞吐量設計為4500萬人次,現已超目標。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誕生,廣州、深圳的航空樞紐地位只會越來越重要。為此,除了擴建廣州白雲機場T3航站樓、深圳寶安機場第四航站樓,第二機場也許早早提升日程。而且與廣深同一梯隊的北京、上海也都有雙機場配置,新一線城市成都等也都在籌建第二機場。

而在《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行動方案(2019-2025年)》中,深圳更是明確提出,爭建第二機場,“加快建設國際航空樞紐,提升深圳機場國際樞紐競爭力,規劃建設機場三跑道、新航站樓,爭取國家和省支持建設第二機場。”

所以,廣深兩地建第二機場no problem,但兩個城市自己選的方案,顯然也都藏著小九九,即儘量肥水不流外人田。

如上一張圖片所示,廣州的西邊與佛山相鄰,而且發展水平較高,北邊則已有白雲機場,南面則有南沙自貿區,發展相對不充分的就是東邊,把第二機場放增城,正好可以帶下東邊發展;

深圳傾向於把第二機場放在深莞惠結合部,除了離深圳近,方便深圳人出行外,也有帶動坪山、龍崗經濟的考量。

針對廣東將廣州第二機場由增城挪到佛山高明,及將惠州平潭機場指腹為婚給深圳。有輿論認為,這意味著,大灣區時代越來越多的基礎設施,將以灣區為單位整體考慮、優化配置,而不再像以前那樣11盤棋各自為戰、各顧各。

廣東省層面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想必也是高層所樂見的,但在實操上卻可能是不現實的。

機場的修建涉及到巨大的資本投入(尤其是廣深這種,因距離較遠還需修建地鐵快線),也涉及到巨大的經濟效益,當一個城市的第二機場建在另一個城市的土地上時,兩個城市間必然會有一番激烈的利益博弈。

這些細節層面的東西,顯然不是廣東省這個大家長所能管得過來的。

一旦談不攏,或一方因利益問題意願不強,第二機場的建設勢必事倍功半,與最初預期相去甚遠。為防止這種局面出現,北京、上海、重慶等都將第二機場建在自己的地盤上。

成都第二機場雖然選址在了簡陽,但隨後吞併簡陽,成立了高新東區。在成為一家人後,自然在利益方面也就少了很多斤斤計較。

所以,當上面下定決心將廣、深“第二機場”建在外地——佛山高明、惠州平潭時,是不是也預示著接下來大灣區在行政區上會有大的動作,比如大手筆的廣佛合併、深惠合併?

從另一個角度看,現在的“深圳帶粵東、廣州帶粵西”其實也是在隔靴搔癢,因為它們之間分別隔著佛山、惠州。

若合併,大廣州就站到了直面粵西的最前線,大深圳就站到了直面粵東的最前線。實際帶動效果或許就會好很多。

總之,這是很有想象力的一步棋,上面會走麼?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