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義市文化藝術中心——咱老百姓的歡樂舞臺

最美人間四月天。隨著天氣逐漸轉暖,鞏義市東區文化藝術中心廣場又恢復了往日的歡樂場面。晚飯後,中年人出來健身了,老年人出來散步了,年輕夫妻出來遛娃了。。。。。。市政府廣場前上百人的健美操團隊服裝一致,動作嫻熟,跳的真帶勁兒,那架勢每人不甩掉兩斤肉肉是不想回家的;也有三五成群找個僻靜處踢毽的;更有鍾愛戲曲的戲迷們,每天晚上到此“打卡”。附近工地的有民工也喜歡聽戲,說:俺哪兒沒這。要是以後能住在鞏義就好啦!夜晚的天空深邃而遙遠,廣場上絢麗多彩的燈光秀變換出魔幻般的色彩,給初春的夜晚增加了一層神秘感。。。。。。

鞏義市文化藝術中心——咱老百姓的歡樂舞臺


鞏義市文化藝術中心——咱老百姓的歡樂舞臺

近些年,鞏義市經濟社會以及各項事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共享經濟發展的紅利,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水平和生活水平是鞏義市委、市政府不斷追求的目標。鞏義市民文化藝術中心活動區域分兩塊。一塊是室內場地,如演出中心、圖書館、文化館、青少年活動中心、老年人活動中心等這些都屬於室內的活動區域。演藝中心內部有大約1200個座位。每年都舉行多場次的大型演出、報告論壇、宣講會等大型會議和高端的文藝演出。圖書館面積較大,有10000多平方米,經常看到市區的老年人、假期期間的學生坐在裡邊認真學習,查照資料。設施齊全,環境優雅,裝配一流。室外活動場地包括市政府前廣場到鞏義市文化藝術中心演出中心周圍的區域。白天,因為人們都要學習工作,到廣場活動的人不多。一到夜晚,廣場上頓時沸騰了。到廣場上悠閒的散散步;駐足聽上一段河南豫劇;跟著大家跳會兒健美操;跟著志願者老師學唱一首紅歌,一天的疲勞和煩惱都消失的無影無蹤,感覺身心輕鬆,步履輕盈。

鞏義市文化藝術中心的投入使用,既是鞏義市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標誌,代表著鞏義市群眾文化活動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同時對推動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讓廣大群眾德音雅樂中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逐步養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情操都是一個巨大的推動。

鞏義地處中原,受黃河文化,河洛文化的薰陶,文化底蘊非常深厚,各種文藝演出形式更是多種多樣。從2017年開始,廣大鞏義群眾期盼的春節文藝匯演又重新啟動。傳統的舞獅、舞龍、秧歌、旱船、犟驢、高蹺以及傳統與現代表演形式相結合的太極拳、健美操、魔術、變臉、空竹等表演形式更是極大滿足了市民的文化生活需要。2017年,2018年,2019年連續三年春節,都在元宵節期間舉行了大型文藝演出。老城區宋陵公園南門廣場、宋陵公園北門廣場、體育館、市政府門前、文化藝術中心門前廣場等都是劃定的演出地點。各鄉鎮的演出隊伍按照劃定的地點,紛紛邀請最好的演出團隊和群眾團體參加演出,演出現場高潮迭起,喝彩不斷,呈現出一派熱熱鬧鬧過大年,歡歡喜喜鬧元宵的喜慶場面。據說,很多演出單位都是非常重視的,進入臘月就開始組隊排練了。因為在這種場合,不但能夠鍛鍊隊伍,更主要的是得到了全市人民的肯定,打出自己的招牌,這可是難得露臉的機會。一些知名度較高的節目,如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小相獅舞,就需要年前就提前約好,否則,很可能就被人“搶”走了。

為確保大型演出順利進行,政府部門是非常重視的,提前成立組織,召開協調會,進行分工,劃分場地,為群眾演出做好了各種演出籌備。春節前後的文化活動非常精彩,市宣傳、文化部門每年都會排出一版的報紙進行提前預告。市區舉辦比較多的有籃球友誼賽、書畫展、攝影展、門球賽、空竹賽;各鎮、各村的活動也很多,諸如各村舉辦的春晚、綁腿比賽、拔河比賽、象棋比賽、乒乓球賽、登山比賽、健美操比賽、跳繩比賽、猜燈謎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奪得名次的,還有獎品可拿,老少爺們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

說到這裡,我記得小時候,每年元宵節來縣城看演出,那時候鞏義市東區還沒有開發建設,縣城的活動區域僅限於老城區的馬路上。正月十五、十六,十七這幾天,縣城的馬路上彩旗招展,人山人海,車輛擁擠。各種擺攤的,叫賣的,雜耍的,到處擠滿了人群,每年正月演出都會出現小孩子找不到家長了,娃們的鞋擠丟了的事情。演出結束,街上的甘蔗皮、塑料袋、山楂葫蘆棒扔的到處都是。現在,我們鞏義人文明素質都提高很多,演出之後,紅馬甲們及時清掃,地上乾乾淨淨的,一塵不染。

記得2017年第一年恢復春節文藝匯演,我們組隊參加了演出。排練的時候,我們練了很多遍。誰知,那天演出的時候,我們負責音樂的老師把伴奏音樂拷貝錯了,上場後,音樂一響,才感覺節奏有點快。這時候,也沒有別的法子,硬著頭皮跳吧。當時感覺大家的動作不是很齊,但是也沒有影響到大家興奮激動的心情,重在參與嘛。演出結束,群眾報以熱烈的掌聲。當時,還有一個老外在現場拍照。。。。。。眾多的表演隊,身著節日盛裝,踏著歡快的節拍,為中國傳統節日——春節,奉獻出一場年味十足的視覺盛宴。

除了春節期間的大型文藝演出活動,平常鞏義市文化藝術中心廣場也開闢了幾塊區域供人們活動。

“詩鄉月明”,這一塊主要是讓人們集中到這裡讀詩背詩的。我們鞏義是詩聖杜甫的故鄉。幾年來,各中小學一直在開展“誦杜詩,愛家鄉”活動。經常有孩子們在這兒讀詩,背詩。他們還模仿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的形式搞詩詞接龍,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

鞏義市文化藝術中心——咱老百姓的歡樂舞臺

“梨園香韻”,這一塊主要是給愛好唱戲聽戲的群眾提供一個活動場所。觀察了幾次,有老唱家,也有藉著這個地方來練膽兒的。不管唱的好賴,一曲唱罷,都會贏得熱烈的掌聲。

鞏義市文化藝術中心——咱老百姓的歡樂舞臺


鞏義市文化藝術中心——咱老百姓的歡樂舞臺


鞏義市文化藝術中心——咱老百姓的歡樂舞臺

“盛世歡歌”,這一塊區域主要是給喜歡唱歌聽歌的市民們劃分的地兒。有演奏樂器的,也有毛遂自薦來亮亮嗓子的,也有文化志願者老師義務教市民唱歌的。我本人覺得,誰有吹拉彈唱這方面的特長都可以在這兒展示展示,還是非常好的。

鞏義市文化藝術中心——咱老百姓的歡樂舞臺

“河洛書場”,這一塊區域主要是給喜歡大鼓書的市民提供一個活動場地。70多歲的河洛大鼓第四代傳人尚繼業老先生多次在這兒演出。河洛大鼓屬於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幾年,尚老先生為不讓“國寶”失傳,一邊演出,一邊教學。尚老先生根據工作需要,不斷學習創新,自編了很多反映文明城市建設,文明交通,普法、廉政建設等方面的唱段,經常到各單位、各社區、各村進行演出,贏得群眾的喜愛。

鞏義市文化藝術中心——咱老百姓的歡樂舞臺

“舞動鞏義”,這一塊區域還是給跳舞的市民劃分的一個區域。目前廣場上跳舞的人群比較多,有人喜歡曼妙的民族舞,有人喜歡節奏明快的十六步,曳步舞,還有的中年人喜歡節奏不緊不慢的交誼舞。這些舞蹈如果集中在一塊,就會互相影響,因此,劃分幾個區域,互不干擾,自得其樂。

鞏義市文化藝術中心——咱老百姓的歡樂舞臺

“噴泉舞會”這一塊,現在每天有很多人在這兒跳健美操,人數越來越多。我只要有時間,也經常參與,感覺鍛鍊鍛鍊還是非常好的。這些活動極大地提高了群眾的參與度和積極性,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指數也在不斷提升。

鞏義市文化藝術中心——咱老百姓的歡樂舞臺

什麼是文化自信?我想從老百姓高亢的唱腔中,從群眾歡快的舞步裡,從觀看演出群眾的笑聲裡,從孩子們奔跑的輪滑裡,可以看出中華傳統文化迸發出的巨大魅力和蘊藏在其中的“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這些就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傳承發展的巨大動力,更是我們無比自信的源泉和強大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