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萬+!美國為何會拋棄它的人民?只是特朗普的問題嗎?

在二月份,再悲觀的人也想不到美國新冠病毒感染者會達到100萬人以上,死亡5萬多人。現在,這個數字變成了事實,而且還在繼續上升。


“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最富有、最先進的國家”。我們長期以來總能聽到這樣的吹捧,但現實中的美國政府卻是如此脆弱,脆弱到不敢面對自己的問題。


它不僅脆弱,而且無能,無能到拋棄了自己的人民,“或許這就是人生”。


美國以前並不是這樣的,否則它也不可能成為超級大國。


1787年費城制憲會議起草《美國憲法》並得到各州批准後,美國的政治原則就是“過濾平庸,精英治國”--代議制民主。正如漢密爾頓在《聯邦黨人35號文件》中所說:“由每個階層的人來代表所有階層人民的理念,完全是幻想”。

100萬+!美國為何會拋棄它的人民?只是特朗普的問題嗎?

今天特朗普身邊還有政治精英嗎?盡是蓬佩奧、納瓦羅之輩,之前還有連特朗普自己都忍受不了的博爾頓。


某些人喜歡用白痴當總統都沒有關係,來形容美國體制優越性。反過來想,一個白痴能登上大位,這是什麼體制?更何況是一群白痴。


100萬+,面對如此可怕的公共衛生危機,特朗普政府除了不停地甩鍋中國,就是自吹自擂,將“重啟經濟”(復工)掛在嘴邊。WHO建議聽不進去,反而要威脅對方;身邊專家意見置若罔聞,稍有牴觸便炒人魷魚。


從整體來看,美國並非沒有資源,沒有人才,沒有資金,但政府就是使不上勁,無法將社會力量和資源有效組織起來抗擊疫情,這顯然不僅僅是特朗普一個人的問題。


那麼問題出在哪裡?簡單說,就是美國被掏空了,外強中乾,無力迴天。


特朗普團隊總是在強調要讓製造業迴流美國,但本土製造業被削弱,只是問題一個方面,在貿易全球化的今天,只要美國不開倒車,這或許不是一個問題。


真正嚴重的是美國政府職能萎縮問題。


二戰前後,羅斯福打造了一個強有力的美國“大政府”,那時,美國社會就業率充足,國家資金充裕,併為歐洲復興帶來了“馬歇爾計劃”,保衛了所謂的“自由世界”(資本主義國家集團),無論老歐洲是否服氣?都得接受美國擁有領導地位的客觀事實。


但到了80年代初,以“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教父弗裡德曼為首的政經精英紛紛轉向,內外勾結極力推動“徹底市場化”理論。


弗裡德曼將得意門生拉姆斯菲爾德推向政界,30歲拉姆斯菲爾德就成了共和黨國會議員,1975年,43歲的他又出任了福特政府的國防部長。弗裡德曼手把手教他如何在政府內部推動政府職能“徹底市場化”路線。


1980年弗裡德曼向里根建議讓拉姆斯菲爾德作為副總統人選,被裡根否決。拉姆斯菲爾德轉向企業界,建立了一家制藥廠(SP,西爾製藥),並利用國防部關係,讓阿巴斯甜(人造甜味劑)在1981年得到美國FDA(聯邦藥管局)批准,然後他將整個藥廠賣給孟山都,賺了1200萬美元。


嚐到巨大甜頭後,拉姆斯菲爾德就成了一位政商捐客,出任了多家公司的董事。美國處置疫情,為什麼要寫點拉姆斯菲爾德?


這並非沒有關係,1997年他出任了生物科技企業吉利德董事長,現在人人皆知的所謂抗疫“神藥”瑞德西韋就是它生產的,還得到了特朗普親口肯定。不過,瑞德西韋並沒有成功,但也沒有失敗(日本出於政治動機選擇了它)。


拉姆斯菲爾德上任後,吉利德取得了一種流感藥物專利(Tamiflu達菲),要發財,只需要等待美國流感爆發即可,包括各國政府都要被迫購買這種藥品,幾十億美元不在話下。


問題是這種應用於大型公共衛生疫情的藥物,能否擁有專利?比如在1952年美國匹茲堡大學索爾克團隊發明的第一種小兒麻痺症疫苗就放棄了專利申請,他們認為從美國兒童患者身上賺取暴利是不人道的。


所以這種事在美國爭議非常大,但拉姆斯菲爾德還是得到了政府專利文件,他還投資了其它生物製藥企業,盈利方式上面說過-等待流行性疾病爆發。


那麼新冠病毒疫苗呢?現在中國、美國、歐洲、俄羅斯都在爭分奪秒研發,某國一旦研發成功,要不要擁有專利?目前還不知道。


4月24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呼籲:疫苗的研發和生產不能只為一國一地或部分人所有,而應該為全世界人人可得(允許仿製)


古特雷斯說的就是疫苗專利,但避開了直接說出這個敏感話題,畢竟,這違背了法律上的專利原則。大家到時候再看吧,各國誰領先誰主動。


2000年拉姆斯菲爾德重新擔任國防部長後,馬上推動““徹底市場化”路線。


本來新自由主義在里根時代就已經遍地開花,政府部門被外包的職能有供水、電力、公路管理、機場管理、垃圾回收等,當時有個說法叫交給市場,政府”輕裝上陣“。


在一定條件下這是有利的,就像人洗澡,水溫三四十度相對舒適,但一味追求高溫,到了七八十度是造成傷害的。


因此到了克林頓時期,美國對政府核心功能外包還是保守的,比如軍隊、情報、警察、監獄、邊境、公立學校、福利保障、官僚機構,還有疾病控制,都要掌握在政府手中。


然而,當美國資本集團通過外包政府職能得到巨大利潤後,它們對核心領域必然會得寸進尺。


禁忌一步步被打破,記得斯諾登嗎?他是中央情報局在編特工嗎?並不是,他是美國情報機構的外包企業僱員(國防項目承包商博思艾倫諮詢公司)。


也就是說,到了奧巴馬時期,情報工作已經可以外包了,雖然選人很嚴格(斯諾登有CIA工作經歷),但運作規則已經改變了。


情報分析工作都可以外包給企業,還有什麼不能外包?這一切要歸功於小布什總統、切尼副總統和拉姆斯菲爾德這組“鐵三角”。


切尼之前是油服巨頭哈里伯頓的領導人和老布什的國防部長,伊拉克美軍基地和後勤服務合同就是交給哈里伯頓集團旗下公司的。切尼老婆琳恩又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董事(1995-2001),洛馬可不僅僅是向國防部出售軍火,它還承包了政府計算機網絡建設和管理,搭橋的就是切尼夫婦,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利益體。


小布什在德克薩斯當州長就將監獄外包給企業管理了。


他上臺後,“鐵三角”放開了政府核心功能也就不足為奇,模式就是:政府將某種職能打包出售,然後由那些與高官有關的企業承包,政府將錢給承包商,承包商盡力壓縮成本,完成合同事項即可。


持續到奧巴馬時期,美國政府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被掏空了,部門都在,但不負責職能履行,只進行所謂的監督,911衝擊也沒改變他們的決心。


這數萬億美元是美國人民交給政府的納稅錢,但卻通過外包手法,白宮把錢交給了私人。

100萬+!美國為何會拋棄它的人民?只是特朗普的問題嗎?

像美國墨西哥邊境牆,早就在建了,但那是高科技無形圍牆,波音承包,價格25億美元。特朗普是個實在人,他要看見真的牆,所以,他交給女婿承包建牆,老頭比較放心。


這種掏空行為,讓美國政府一步步走向空心化,但在個人利益驅動,大家都假裝看不見。拉姆斯菲爾德出任國防部長後,不得不按規定賣掉了洛馬公司、波音公司等與國防部有關企業的股票(5000多萬美元),但他死不賣吉利德公司的股票,一再申請延期。


流行病疫情是否屬於國防部的職責範圍?拉姆斯菲爾德說不是,他只是在開會時,如果議題涉及藥廠時,起身走人。


2005年流感爆發,國防部向吉利德採購了5800美元藥物,衛生部宣佈要訂購10億美元。

100萬+!美國為何會拋棄它的人民?只是特朗普的問題嗎?

2006年國會中期選舉,共和黨被擊敗,拉姆斯菲爾德辭職,但他的吉利德股價已經升到最高每股84美元,2001年時才7.45美元。


政府職能被掏空後,一旦遇到災害,災疫會怎麼樣?救災本來是由美國聯邦應急管理署(FEMA)負責。


2005年9月,卡特里娜颶風重創路易斯安娜的新奧爾良,海堤潰壩,慘不忍睹,而政府救災無力,只能派軍隊去維護秩序。


然而在2004年,州政府就已經向FEMA請求撥款,加固從來沒有加固過的海堤,以防萬一。但FEMA沒有給州政府一分錢,卻把錢交給了私人應急管理公司IEM,第一筆50萬美元,說是請專家制定計劃,然後,又說用完了,再要100萬美元,沒完沒了。


計劃報告出來後八個月,沒有任何落實行動,因為FEMA署長布朗說沒錢了,承包商那邊他會去督促。


八個月時間就這樣白白浪費掉,潰堤後,多少因災失去了生命?說白了,這些生命就被美國政府拋棄了。


奧爾良重建,又是層層層層層外包,連推土機都沒有的教堂,它們的牧師也要來分一鎊肉,接一個土木工程。


尋找屍體外包給殯葬集團,政府價格是一具屍體12500萬美元,幹活的都是工錢極為低廉的拉美非法移民。而當地志願者不能參與,否則就是侵犯人家商業利益,會被趕走。


最頂層的承包商,給共和黨或民主黨的回報是捐贈競選資金,或者先捐贈後接活。


美國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後,FEMA負責聯邦的醫療物資採購,這是政府部門的職責,但誰在控制FEMA的採購權?庫什納!他和他的弟弟約書亞的公司就扮演了承包商角色。


掏空變成了一種習慣,就算把特朗普換成別的總統,也很難改變美國疫情悲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超級大國是無敵的,就跟蘇聯一樣,當蘇聯當局拋棄自己人民的時候,蘇聯也就無法存在。


美國這個超級大國也無法避免這一結局,無非是時間問題。


外部敵人無法擊敗美國,擊敗美國的只有美國自己。

100萬+!美國為何會拋棄它的人民?只是特朗普的問題嗎?

甩鍋有什麼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