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臺縣魯班鎮人盧仲琳和孫中山親題"壽"幅

盧仲琳,字伯琅,生於 1879年3月9日,三臺縣魯班鎮人。早年畢業於雲南高等學堂、安南(越南)巴維學校(法國人辦),隨孫中山先生去南洋新加坡等地,參加興中會、同盟會,以辦報及教書為業。1907年,隨孫中山在越南華僑中組織革命活動,策動粵、桂、滇三省反清起義,將興中會改為同盟會,盧為同盟會會員。是年12月,參加鎮南關武裝起義,隨起義軍扼守奮戰7晝夜,失敗被迫尋小路退入越南文淵。參加過黃花崗及辛亥革命等役。1913年請假回家1次,接縣上通知到南充參選,被選為國會參議員,隨即進京(北平)參加議會。1915年,反對袁世凱稱帝在天津被捕入獄2年餘,袁死被釋。1917年,盧仲琳"乃隨國父(孫中山),南下護法",被推選為大元帥府參議,1919年,盧被選為眾議院議員。後因拒絕曹琨賄選,避居上海年餘。孫中山逝世後,即返四川閒居。民國政府在南京成立後,胡漢民任立法院院長,盧仲琳被委職為立法委員,抗戰時期隨立法院遷至重慶。1946年返南京,被選為國民政府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二屆人大立法院改選時,因病退職在家。解放後,1953年被任為江蘇省文史館館員。1966年2月20日病重去世,享年88歲,葬於南京黃金山公墓。

三臺縣魯班鎮人盧仲琳和孫中山親題

1907年盧仲琳與孫中山、黃興、胡漢民、胡毅生、張翼樞和日本人池亨吉在越南鎮南關起義時期合影


三臺縣魯班鎮人盧仲琳和孫中山親題

同盟會起義軍奪取鎮南關(現友誼關)炮臺

1918年1月,盧仲琳父母"七秩雙壽",孫中山先生親自出席在廣州舉行的壽筵,現場書寫了這幅壽幅祝賀,該壽幅寫於一張大紅榜紙(朝廷發金榜用紙)上,落款"孫文"兩字非常醒目,並蓋有"孫文"的印鑑,時間是民國七年。壽幅高五尺、寬一尺三寸,"壽"字高二尺五寸,其上方正中,蓋著篆字大元帥印,其下方從右至左豎行排列著五行拳頭大的小字:"子仁先生暨淑配孫太夫人七秩雙壽"。

三臺縣魯班鎮人盧仲琳和孫中山親題

修復前的孫中山行書"壽"字,邊角已浸溼脫色


三臺縣魯班鎮人盧仲琳和孫中山親題

修復後的孫中山行書"壽"字


三臺縣魯班鎮人盧仲琳和孫中山親題

壽幅上方正中,蓋著篆字大元帥印


三臺縣魯班鎮人盧仲琳和孫中山親題

壽幅下方落款"孫文"兩字非常醒目,並蓋有"孫文"的印鑑


此幅作品最初由三臺縣書法家協會主席陳乾洪先生收藏,據悉,這件書法作品被盧仲琳後裔帶回三臺縣魯班鎮老家收藏,後來盧仲琳先生之孫盧截春先生將此幅作品懸掛在魯班鎮紅土地場鎮街上盧家開的茶館裡,灰頭土臉的向鄉鄰展示了幾十年。盧家茶館關閉後,盧家人就用塑料紙把它裹了很多層(當時邊角己被浸溼脫色),當傳家寶藏在家裡。後來有許多各地的收藏愛好者慕名前往購買,盧家一直捨不得賣掉。上世紀90年代初,陳乾洪先生從三臺縣城東街書裱店張先生處得知信息後,親自前往盧家,誠懇向盧仲琳後人提出,他們那樣的收藏方法不對,不利於國寶的保護,希望轉讓由他收藏,他保證讓此珍品長期保存完好,盧家人猶豫不決。後來,陳乾洪先生經過十年間一直不間斷地與盧家商談,其誠心終於打動了盧家,轉讓其收藏了這幅珍品,使這一彰顯三臺歷史背景的國寶得到修繕保護。

收集整理:吳功斌

審 核:梁 勝

編 輯 :冉進財

歡迎關注三臺縣委黨史研究室(三臺縣地方誌辦公室)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