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叫人?

李光普


你好,我是想要和你一起學習的阿雲!

“人”這個字的來源當然要從造字開始說起。

許慎《說文解字》中解釋說:“天地之性最貴者也。此籀文。象臂脛之形。”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是天地萬物中最寶貴的東西。它的形體就像手臂和腿脛的樣子。

但是我們今天普遍認為“人”這個字的甲骨文和金文都是像一個側立的人形,並且這個人還往前伸出一隻手。這個字也就突出了人直立行走和有手的特點。

然而,當這個字變成隸書的時候,它的形體發生了改變,到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楷書,它就像是人的兩條腿一樣了。

至於說,“人”為什麼非是“人”這個樣子呢?

這都是因為漢字獨特的造字法呀。也就是象形,它依據事物的大體模樣來進行描繪,反映了我們的先祖對於當時事物的一個直觀認識。

因此,象形字就好像一幅幅生動的畫一樣有趣。為了讓你更加理解,我在下面給你放上幾個象形字的字體演變過程:


雲中歌白鶴


人字左邊長右邊短,左邊是男頂天立地,右邊是女緊靠在一起,長代表男人短的代表女人,男女在一塊才能人傳人,漢字的奇妙之處,是中華民族特色號碼的象徵。


煥芹5


人是社會的人,只有脫離了動物野性、符合人類道德規範的人,才能叫人。中國傳統道德要求人有“八德”,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也就是說:人做到了八德,才能叫人。丟失了八德,就是“忘八蛋”(後來演化為“王八蛋”),就不配為人,是畜生。這是古人對人的定義,也是人與畜生的區別。因此古人把人叫做做人,言外之義,也就是做到八德才是人。

人是自然的產物,人的生活就是在自然界中生下來、活下去,是對自然的適應和改變。人與自然是和諧共生的關係,也是人生活的內容和歸宿,人與自然發生的一切,都是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