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權威專家公佈了一份數據,讓很多人驚掉了下巴

關於純電動車自燃的新聞我們都不知道說過多少次了,幾乎每次我們都會反覆強調一點:純電動車其實很安全,沒必要過分擔心它的起火問題。我們還曾經下過結論:純電動車的起火概率應該比燃油車低,原因也很簡單:純電車的結構天生就不容易起火。


最近權威專家公佈了一份數據,讓很多人驚掉了下巴


但最近一連串純電車自燃事件讓很多人對這個話題重新拾起了興趣。而就在最近,來自公安部公佈的一份數據,讓我們看到了很多,也讓一些一直以來覺得純電車就是愛起火的人們,嚇了一大跳。


新能源車起火比例遠低於燃油車


最近公安部發布的數據卻顯示,2019年新能源車起火概率為年化0.0049%,而到了2020年,由於年初封國人們不出門,今年截止到目前為止的年化起火率為0.0026%。假設新冠疫情不存在,年初不封國,今年的新能源車年化起火概率應該會在0.003x%左右。


最近權威專家公佈了一份數據,讓很多人驚掉了下巴


而作為對比,傳統燃油車同時期的起火概率為0.01-0.02%,遠遠高於新能源車的數據。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和大多數人常識完全不同的結論呢?主要有幾個方面因素:首先,2019-2020年的新能源,特指純電動車,其無論是電芯安全性,電池組的封裝技術等等方面,相比以前有了突飛猛進的提高。


最近權威專家公佈了一份數據,讓很多人驚掉了下巴


特別是2019年2月之後,隨著寧德時代,比亞迪和LG化學開始電池軍備競賽,大打技術戰搶佔世界第一,車用鋰電池的技術和安全性在那個時候開始得到了飆升,自然19-20年的純電車,整體安全性就高得多了。這也印證了報告中提到的,2017年或之前的純電車起火概率高的問題。


最近權威專家公佈了一份數據,讓很多人驚掉了下巴


另一方面,如今的內燃機已經被壓榨到物理極限。所有廠家都採用小排量渦輪的技術路線,而且同等排量的輸出功率不斷提高,但這麼壓榨發動機必然意味著發動機的工作溫度大幅飆升,在如此高的發動機溫度下,以往不容易起火的零配件現在都成為了問題。


更有意思的數據


在公安部公佈的一系列數據中我們還發現,報告明確指出,國內的新能源車起火概率顯著低於國外水平。而且有意思的來了,根據統計數據,我國新能源車平均行駛4.47億公里即發生一起燃燒事故。而特斯拉平均每行駛2.8億公里就發生一起燃燒事故,僅為我國平均水平數據的一半。


最近權威專家公佈了一份數據,讓很多人驚掉了下巴


為啥特斯拉的自燃率會比國產純電車高出那麼多呢?你可能會覺得是不是特斯拉的電池管理系統不行?技術不過關?實際上平心而論,特斯拉的電池管理系統是世界第一先進的,而且是和其他所有車企都拉開至少一個代差的巨大優勢。


最近權威專家公佈了一份數據,讓很多人驚掉了下巴


但特斯拉的自燃率所以這麼高,之所以特斯拉的電池管理系統這麼先進都按不住,核心原因就是特斯拉過於獨特的電池結構。其他所有純電車用的都是方形或者圓柱形電芯,是那種純電動車專用的特種電芯。而特斯拉作為世界上第一家大規模出貨的純電車製造商,直到目前為止,它在很多車型上用的,還是十幾年前的解決方案:通過並聯幾千上萬顆18650電芯來實現供電。


最近權威專家公佈了一份數據,讓很多人驚掉了下巴


18650電芯是啥?看看你手邊的充電寶?那裡面一個個像大號乾電池一樣的電芯,就是18650電芯。這種東西是用在消費級電子產品上的,根本就不是給車子用的。它的技術誕生於1989年的索尼公司,最初是索尼開發出來用在自家的MD隨身聽上的玩意。


最近權威專家公佈了一份數據,讓很多人驚掉了下巴


正因為特斯拉的電芯過於落後,電池管理難度過大,造成了它的自燃起火概率遠高於國內純電車。不過現在的特斯拉的熱銷車基本全都換裝方型電芯或者磷酸鐵鋰了,這個問題過幾年估計就不存在了。


純電車很安全,威馬更安全


最近權威專家公佈了一份數據,讓很多人驚掉了下巴


上面的數據清晰展示了一個事實:如今的純電動車,在安全性上已經完全擺脫了過去的劣勢,反而相比燃油車還存在巨大優勢。而在安全性得到長足提高的純電車行業中,威馬的表現更是一枝獨秀。誠如我們之前所報導過的,威馬自2018年新車交付至今,共銷售超過35000輛車,沒有一輛是因為車輛本身引起燃燒的。


最近權威專家公佈了一份數據,讓很多人驚掉了下巴


而關於威馬在電池保護上的諸多努力,我們也都分別一一介紹過,無論是應對夏季高溫的空調製冷還是應對冬季的柴油燃燒加熱,再到自研電池組和電芯自研。威馬的模式,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純電車企業,在解決電池安全問題上的參考對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