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點滴:有禮在先

夫子之學,浩如汪洋,萬世師表。那麼夫子的學習要訣是什麼呢,當時孔門弟子就已經有人對此非常好奇。

論語點滴:有禮在先

(圖片來自網絡)

子禽曾經請教子貢,為什麼夫子毎經一國,都能迅速地瞭解當地的信息和治理情況,他好奇問道,“求之與,抑與之與”。子禽的問題,大家都感興趣,夫子掌握這些信息是求教得來的,還是他人主動提供的。子貢是夫子愛徒,也是超級粉絲,他觀察夫子言行,細細品味,把老師求學之道上升到了“德”的高度,“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這五個字很有畫面感,溫和、善良、恭敬、自律、謙讓,彬彬有禮的樣子呼之欲出。

學習的本質是交流,必須為交流創造一個寬容自然融洽的環境,虛懷若谷才能海納百川。有禮在先,求之有道,學之有成。夫子眼中,禮不僅僅是學習的敲門磚,更是人生社會運行必須構建、遵守的法則。孔鯉是獨子,曾蒙夫子過庭之訓,“學禮乎”“不學禮,無以立”,這是他從父親那兒得到的最重要的指導,並嚴加執行,學詩學禮。

縱觀《論語》,夫子和學生的交往,大都是有禮在先,不疾不徐,不慍不怒,循循善誘,如靜水深流,春雨潤物,無孔不入。當然夫子眼裡也不容沙子,看到宰予白天睡大覺,便有“朽木之嘆”,批評毫不客氣,夫子本人亦是“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孔門弟子尊師重道、敬業樂群,教學相長、如切如磋,點點滴滴建立起完備品格和高度自信。禮是重要形式,但不是形式主義,克己復禮為仁。教學之仁,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這也是孔門興旺之道。

書山有路,學海無涯,學禮守道,樂在其中。學習如此,其餘亦然。世界很大,應該走出去看看。如果恃強而霸、以利為重,自我為中心,變臉如翻書,不知禮為何物,絕難長久,國亦如此。禮即為理,有禮走遍天下,這是中華文化的歷史積澱,也是我們走向世界的自信之道。

論語點滴:有禮在先

(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