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過這些坑人的“早教經”讓娃更聰明

老話說;“小孩子三歲看到老”要想孩子以後有長遠發展,早期引導教育尤為重要,其中有很多易錯點父母要注意規避,保護寶寶健康成長。

誤區一,只需要教育孩子,教育者不需要提升自我?

早期教育不只是對嬰幼兒的教育,更是對父母與養育者的教育。父母與養育者不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與心理素質,很容易將早教,導向更大的誤區。家庭教育是嬰幼兒初到人世間所接受的第一次教育,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一舉一動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力。往往在父母自身沒有注意的情況下容易傷害到孩子的小心靈,教導者要對自身嚴格要求,不斷汲取知識豐富內心,與孩子共同成長。

繞過這些坑人的“早教經”讓娃更聰明

誤區二,早教=學習?拔苗助長是為孩子好?

當了父母后終於明白小時候自己父母眼中總有個“別人家的孩子”?跟小夥伴聚會時共同話題總是三句話不離孩子,例如小李說我孩子學會了背唐詩,小王說我孩子會數到一百了,小劉說我孩子會跳舞等.... 促使很多家長想讓孩子一歲內學會認字,三歲內會外語,十分急切地想看到成效。但是,會知識會背詩僅僅是一些簡單的記憶模仿,並不能代表孩子真正懂得智力與能力。0-3歲的孩子正處於情緒敏感和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早教的重點是把握好語言,智能,體能感官等七個幼兒身心發展的順序和規律,採取鼓勵式學習,開發已有的潛能。

繞過這些坑人的“早教經”讓娃更聰明

誤區三,興趣班樣樣精通,父母是為你好!

很多父母看到其他孩子們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模樣就十分羨慕,要求自己的孩子也從小開始學寫識,讀英語,學畫畫,學鋼琴。但是這樣往往不會讓孩子學有所成,還會阻礙孩子其他技能的發展。雖然在早教期間還不能確定孩子喜愛與擅長什麼,但有一點是確定的,就是在孩子被逼迫學習心情不佳時,記憶大門是不可能打開的。

繞過這些坑人的“早教經”讓娃更聰明

誤區四, 你要聽我的,按照我說的來!

孩子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很多時候肯定有吐字不清晰,錯誤發音和其他口音的時候,在這種時候不要去刻意模仿他甚至嘲笑他。小孩子在心理健康不健全的時候很容易被這種行為給傷害導致不願意開口說話,家長只需要用正確的發音重讀一遍他的話就可以了。

繞過這些坑人的“早教經”讓娃更聰明

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

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

他們是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

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

你們可以給他們愛,卻不可以給他們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卻不能蔭庇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們在夢中也不能相見的。

---節選自紀伯倫《論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單獨的個體,有著他們的喜怒哀樂,興趣愛好,父母們平日裡需要做的是多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