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大家好,我是黃昏百分百,上次為大家帶來的裝機教程得到了大家的喜愛,所以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更詳細的臺式機裝機與做windows系統攻略。為了做這份攻略,裝機的每一步我都拍攝了照片以及錄製的動圖。好了,廢話不再多說,我們開車吧。

本次演示所用的硬件: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CPU的安裝

CPU是整個電腦的大腦,所以肯定要第一個安裝在主板上,Intel平臺的CPU與AMD平臺的CPU安裝方法略有不同,我會分開講:


intel CPU的安裝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CPU插槽旁邊有一根金屬桿,輕微向右移動金屬桿後將其抬起直到與主板垂直,然後手動抬起CPU固定架,將CPU放入。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Intel的CPU會在兩邊有兩個凹口,而對應的主板上則有兩個圓柱,放入CPU的時候只要確保缺口頂在圓柱上就不會放反了。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緊接著,將金屬桿放下來,至此,CPU的安裝就完成了。這個過程中,CPU插槽保護蓋會自動脫落,請務必儲藏好,未來如果主板需要返廠維修需要將其裝好才能送修。

至此,Intel平臺的CPU就安裝好了。


AMD CPU的安裝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CPU插槽旁邊有一根金屬桿,輕微向右移動金屬桿後將其抬起直到與主板垂直。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CPU的安裝是由方向限制的,CPU插槽4個角的其中一個有小三角符號。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實拍圖看不清沒關係,來看一看這個。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而與之對應的,CPU其中一角也有一個小三角。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將CPU的小三角與主板CPU插槽的小三角對齊,輕輕的將CPU放入插槽中,只要方向對,輕輕一滑就進去了,切忌大力出奇跡。然後再將金屬桿放下來,至此,CPU的安裝就完成了。

內存條的安裝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內存插槽上有卡扣,輕輕打開卡扣,部分主板只需要打開一邊的卡扣,而另一部分主板需要打開兩邊的卡扣,這個視主板而定。以4個內存槽的主板為例,2,4位為優先插槽,擁有更高的超頻能力,一般能高出2%左右。所以如果只有一個內存,請插在第二位,兩根則插在2,4位。官方不建議插3根內存條,可能會出莫名其妙的問題。同時,請注意內存插槽的防呆口(紅框處),是通過這個來確定內存的安裝方向的。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內存條上也有與之對應的防呆口。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將內存條的防呆口與主板上的防呆口對齊,稍微用力的內存插入,直到聽到咔的一聲,內存槽卡扣歸位,則內存安裝完畢。注意防呆口防呆不防傻,稍微用力如果還插不進去則請拿起內存再次確認方向沒有錯,切忌大力出奇跡。

M2接口SSD及其散熱片的安裝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如果主板的M2硬盤位有配套的散熱板,用螺絲刀打開螺絲,取下散熱板放在乾淨處保存。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取下散熱片後,找到用於固定SSD用的螺絲釘,並將其取下放好。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這次用的是三星的SSD做演示,三星的PM981(a)算是PCIE 3.0 SSD的頂配型號。暫時沒時間折騰raid,但是還是把兩個M.2 SSD都放進去,未來好為大家直接組raid 0。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主板上的M.2接口與M.2 SSD均配有防呆口,現在新的M2 SSD基本都是M key的,插入之前拿SSD與其比較下便可以知道是否匹配。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將SSD卡的缺口對準主板上SSD插槽的防呆口對齊,以大約45度角輕輕插進去,緊接著用之前取下的螺絲將SSD固定牢固。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散熱片都會有預至的導熱貼的,揭下M.2 SSD散熱一般主板自帶的SSD導熱貼上的塑料膜,對齊螺絲孔後將散熱片貼到SSD上面就好了,放上去的時候輕輕按一按,以保證接觸效果。最後再用螺絲釘將SSD散熱片重新固定回去就好了。

CPU散熱器的安裝

Intel 風冷的安裝

如果用的是帶核顯的CPU,那麼安裝完上面的幾樣東西,就可以裝電源開機了。當然,CPU散熱器是必須的,否則最多點亮沒多久就會因為CPU過熱而保護性關機。CPU散熱器主要分為風冷散熱器,水冷散熱器,以及全被動散熱器三種,本文會分別以風冷散熱器和水冷散熱器進行演示。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Intel原裝散熱器上已經塗好了硅脂,所以不需要在CPU上額外塗硅脂,另外散熱器的4個腳均有一個卡扣,一會只需要將4個卡扣對準主板上對應的4個洞插進去就好了。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插進去之後,卡扣上方的旋鈕向下按,聽到咔的一聲後卡扣便已經卡好了,緊接著按照旋鈕上面箭頭的方向旋轉到底後,Intel的CPU就安裝好了。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我們再來複習一遍哈哈。


AMD 風冷散熱器的安裝

本次風冷散熱器的安裝用的是盒裝AMD RYZEN 3600自帶的幽靈散熱器。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具體安裝方面,很多散熱器是要求取下主板的原裝底座的,所以需要先擰下固定用的螺絲。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再取下底座。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在散熱器安裝之前,需要先給CPU上塗好導熱用的硅脂散熱膏。不要塗太多,而且不需要用手將其塗平,散熱器壓下去之後就可以把硅脂壓平了。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然後將散熱器的螺絲與主板上的螺絲孔對齊。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慢慢的將螺絲擰下,用對角線的方式分多次將螺絲擰緊。每一次,每一個螺絲都擰一點點,保證散熱器的螺絲擰進主板的深度保持基本一致,從而不會壓傷CPU。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再將散熱器的供電線插入主板的CPU FAN1接口上,這個接口是擁有調速功能的,這點對Intel 風冷與AMD 風冷均適用。

不同的散熱器的安裝方式略有不同,不過不用擔心,所有的散熱器包裝內部都有一個安裝說明,照著安裝就好了: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隨手找了一個散熱器的說明書,類似這樣,照著安裝就好。


水冷散熱器的安裝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水冷散熱器安裝方式均不同,需要認真的閱讀其安裝說明書,本文采用的是九州風神的堡壘360做演示。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首先按照說明書找好對應平臺的背板,將其配套的塑料帽套在背板爪上,以避免導致短路,再將背板放在主板背面的上卡住。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同樣的,為水冷頭同樣上好對應平臺的扣具。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回到主板正面,以五點法為CPU塗上硅脂,當然,這個每個人採用的方法都有不同啦。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將冷頭扣具對準螺絲,輕柔的放在CPU上,然後通過螺母固定好水冷頭,需要注意的是,輪流擰四個角的螺母以避免壓上CPU。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再將水冷頭上的風扇供電線接在主板的CPUFAN2接口上,之所以接不帶PWM調速的CPUFAN2接口上,是因為我們要保證水冷管道內液體流速的穩定,將水冷風扇供電線接在CPUFAN1以根據CPU的溫度調整水冷風扇的轉速。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最後,再將水冷的燈光同步接口接在主板的5V3PIN燈光同步針腳上。當然,舊式的燈光同步需要插在主板的12V4PIN燈光同步針腳上,這點請對照主板說明書與散熱器的說明書。

最後,再將水冷的風扇固定在冷排上,冷排固定在機箱上,整個水冷的安裝就結束了,這部分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水冷散熱器均有所不同,這裡不展開說了。

顯卡的安裝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顯卡的安裝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方式是將顯卡直接插在主板的PCIe接口上,本文就是用的這種方式。另外一種則是通過PCIe轉接線與主板間接鏈接,這種方式主要用在顯卡豎置時使用,或者在小鋼炮機箱裝機時使用,這個以後有機會再說。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主板可能會有一個以上的PCIe接口,一般來說,只會有一個最高速的PCIe接口,以我這一款七彩虹(Colorful)iGame Z490 Vulcan X V20主板就擁有3個PCIe接口,帶寬均為PCI Express x16。但是其他的中低端主板卻基本上幾個PCIe接口的速度不同,但是均遵循著離CPU越近,帶寬就越高的定則,所以沒有特殊原因,無腦插靠CPU最近的就好了。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顯卡的安裝和內存的安裝難度差不多。PCIe接口本就有防呆口,且顯卡的輸出接口毋庸置疑的要朝向機箱外面,所以基本不會安錯。簡單來講,將顯卡上的缺口與防呆口對準插下去,聽到啪的一聲,就已經插好了,主要插入的時候要直上直下,避免損壞PCIe插槽或顯卡金手指。

至此,除電源外所有的重要硬件都安裝完成了。

電源的安裝

個人建議是在將主板安裝進機箱之前,先將主板上的各硬件的供電連接好,並進行一次試點亮,這樣,可以提前排除因硬件損壞或接觸不良導致的問題,從而避免將所有硬件安裝進主板後還需拆出來排除問題的窘況發生。所以,我將電源的安裝放在了主板的安裝之前。

電源按接口類型主要分為全模組電源,非模組電源,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半模組電源。全模組電源最大的好處就是線材用哪個插哪個,減少了多餘的供電線材,從而做到理線的簡潔。而非模組電源的優點則是。。。便宜。。。這個就見仁見智了,另外電源由電源轉換率分可以分成白牌,銅牌,銀牌,金牌,白金等,越往上電源的轉換效率越高,當然,這部分不是本文的重點。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本次裝機電源採用的是安鈦克的HCG HIGH CURRENT GAMER 650 金牌全模組電源,十年換新。以組一臺電腦用5年這麼算,HCG 650也足夠換到下一臺電腦上繼續使用,算是名副其實的傳家寶系列。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HCG650是一款全模組電源,這款電源的接口中,M/B為主板接口,採用18+10PIN供電;PCI-E/CPU接口共有5組,可以滿足多顯卡交火或雙CPU服務器主板用戶的供電需求;SATA/Molex接口共有4組,能夠滿足掛載N塊硬盤的個人數據中心的接口需求。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將需要安裝的電源線插入對應的插槽,因為不同的接口的Pin數不同以及接口上方有卡扣,所以不需要擔心插錯。一般來說,電腦必須的電源接口只有主板供電以及CPU供電,如果有獨立顯卡則需要連接顯卡供電,如果有SATA口的硬盤則需要SATA供電。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翻看主板的說明書,可以清晰的找到主板上的供電接口。比如我這款主板,左上角的12V 8Pin以及額外的12V 4Pin接口分別是CPU的主供電以及CPU的輔助供電,內存右側的24Pin接口為主板供電。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將24Pin的主板電源線插入內存右側的24Pin接口。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將兩個4Pin的電源線插入主板左上角的8Pin接口,除非高端CPU進行超頻,否則不需要插額外的4pin輔助供電。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將顯卡電源線插入顯卡上的供電接口,一般顯卡的電源線為(6+2)PIN供電,因為我的這款顯卡屬於具有一鍵超頻的高端顯卡,所以採用的是兩組(6+2)PIN供電,將其插滿就好了。


試點亮(選做)

做試點亮的目的只是在將所有硬件裝進機箱,並確認可以點亮安裝系統,這樣就可以提前排除因硬件損壞或接觸不良導致的問題,從而避免將所有硬件安裝進主板後還需拆出來排除問題的窘況發生。所以此步完全是選做的,如果時間有限或者十分確認硬件以及自己的安裝手藝沒問題的話,完全可以跳過不做。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如果像我這次一樣用的是高端主板,則可以在主板上找一找快捷開機按鍵。比如我這款七彩虹(Colorful)iGame Z490 Vulcan X V20就配備了重啟,開機按鍵以及其他的功能性按鍵。直接按下紅色的Start鍵就可以開機了。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將祖傳電飯鍋線接在電源後部的3PIN供電接口後,打開電源開關。將顯示器與顯卡或主板上的視頻接口連接輕輕一按就能完成開機與重啟,確認CPU風扇,顯卡風扇均開始轉動,顯示器上有畫面顯示,則試點亮成功了,在這一時間點,電腦還沒裝系統,所以進不去系統是正常現象,只要顯示器上有信號就可以了。順帶一提,這款iGame RTX 2070 SUPER Advanced OC的RGB燈效實在是太棒了,真1680萬色ARGB燈效且可以與主板的燈效同步,裝在機器裡會非常的炫酷。


如果主板上沒有快捷按鍵,則需要短接PWR_ON針腳進行開機,找了下手頭並沒有不帶開機快捷鍵的主板,所以只好拿七彩虹X570做演示了: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在主板上的與機箱鏈接的針腳處找到負責鏈接開機鍵的兩根PWR_ON針腳。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用螺絲刀或其他導體短接兩根PWR_ON針腳後則可以開機。開機後將螺絲刀短接兩根PWR_ON針腳並保持一會,則可以關機。

如果電腦無法正常開機,則需要檢查一下內存是否插緊,顯卡是否插緊等,進行逐一的故障排除。如果電腦正常開機,則試點亮步驟完成,只需要將電源線從主板顯卡上取下,並將顯卡拆下,就可以進行最後一步,將所有硬件安裝進機箱了。

將所有硬件安裝進機箱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機箱的選擇上,一般來講買對應主板尺寸的機箱就可以了,比如m-ATX的主板買一款m-ATX的機箱就可以了,當然,也可以買半塔機箱以便未來換更大的主板或者獲取更好的散熱效果,本次裝機用的是九州風神的魔方310中塔式機箱,基本上可以安裝除了E-ATX之外所有尺寸的主板了。

主板的安裝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首先我們要先確認自己的主板是否是一體式背板設計,如果是一體式背板設計(比如我這顆Z490就是),則可以直接安裝到機箱裡。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如果不是一體式背板設計,則需要先從主板包裝盒中找到主板的機箱擋板,並與主板的IO接口進行比對,從而確認其安裝方向。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將主板的IO擋板從機箱內部放到機箱的IO接口預留擋板處,然後用力往外部推,直至IO擋板卡死在機箱上。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首先去機箱官網下載電子版的安裝說明書,或找到機箱包裝內的安裝說明書,找到自己尺寸的主板所需要擰螺絲的位子,並確認所在的位置上是否有可拆卸的螺絲柱,如果沒有螺絲柱,則需要從不需要安裝的位置上取下螺絲柱,並安裝在對應位置上。部分主板的可拆卸螺絲柱會放在一個口袋裡,並與主板說明書放在一起,一般會藏在3.5寸機械硬盤架裡面。比如我的主板是ATX版型,則需要確認A1-A6,B1-B3處有螺絲柱。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將主板放入機箱,保證IO接口與IO擋板的預留孔位對齊,且主板上的螺絲孔位均與螺絲柱對齊。將所有用於固定主板的螺絲擰入螺絲柱中,注意依舊以對角線的方式擰螺絲,這樣不會導致主板的變形(偷懶了,用的上次的動圖)。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將機箱上的高清晰音頻線(HD AUDIO)接在主板HD AUDIO接口上,圖中紅框內的接口就是HD AUDIO,注意防呆口並不在角落。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對準防呆口,插進去就好,有保護用的卡扣,所以插不反的,不會傷到針腳。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將機箱上的USB 3.0連接線接在主辦的USB_3接口上,圖中紅框內的接口就是USB——3接口,雖然有防呆口,但是實際上不好確認方向,個人建議用卡扣確認其方向。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依舊筆直插下去就好。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將機箱上的開關與狀態燈連接線連接在主板的控制針腳上,這部分線材比較多且長得都一樣,建議照著說明書插。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一根一根插入,注意輕點,不要弄傷針腳。

顯卡的安裝

緊接著我們需要取下機箱上的PCIE擋板,低端的機箱採用的是一次性的PCIE擋板,沿著擋板預留的打孔線處多次摺疊,擋板就會因為金屬疲勞而脫落,因為手頭沒有那種機箱,就不做演示了。我們直接做可拆裝的PCIE擋板的拆卸教程。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一般這種機箱會有一個豎置顯卡的安裝口,這個也起著用來卡住其他PCIE擋板的作用,我們先擰下固定它的螺絲,緊接著很容易就能取下這塊擋板。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緊接著,找到與打算安裝顯卡等PCIE設備對應的PCIE擋板,擰下螺絲釘,則可取下對應的擋板。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用之前介紹的安裝顯卡的方法將顯卡安裝在主板上,用螺絲將顯卡與機箱固定牢固。


無線網卡的安裝

演示這款七彩虹(Colorful)iGame Z490 Vulcan X V20已經內置了目前最先進的AX201無線網卡(支持Wi-Fi 6,藍牙 5.1),所以只需要最後擰天線就好了,但是多數主板並不內置無線網卡,所以需要通過PCIeX1的轉接設備將無線網卡連接在主板上。我們依舊用七彩虹的X570來做演示: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帶轉接板的無線網卡大概長這樣。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與顯卡的安裝及其類似,拆除PCIE擋板,將無線網卡插入PCIE X1的接口處,PCIE X1一般是沒有卡扣的,所以聽不到啪的一聲。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另外,轉接板的網絡信號是走PCIE通道的,而藍牙信號則需要走USB通道,所以將無線網卡轉接板上配備的連接線與主板的USB2.0接口鏈接。紅色方框就是USB2.0的接口,有防呆口所以仔細點肯定不會插錯。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緊接著,將天線擰在轉接卡預留的天線接口上就可以了。


電源的安裝

電源的安裝一般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從機箱側邊將電源放入,代表機箱為九州風神的魔方310,也就是本次安裝所用的機箱: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部分機箱可以將電源直接從側部放入機箱,這部分需要注意,如果機箱裝電源的部分有散熱孔,則需要將電源的風扇對著散熱孔那個方向,具體的可以看機箱的安裝說明,裡面關於什麼姿勢安裝電源會有很詳細的說明。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緊接著在機箱尾部將電源用螺絲固定在機箱的預留電源孔位上。


第二種情況則是需要將電源從機箱的尾部放入,代表機箱型號為安鈦克P120冰鑽機箱。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先將機箱上的電源擋板用螺絲釘固定在電源上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從機箱尾部將電源推入機箱中。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最後用螺絲刀將電源擋板與機箱固定,則後入式的電源安裝就完成了。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將供電線從最靠近主板供電接口位置的走線孔穿過去,插到對應的供電接口上,和前面演示的一樣,這裡就不贅述了。

SATA硬盤的安裝

手頭只有2.5寸的HDD硬盤,所以就拿2.5寸的HDD硬盤做演示了,SATA口的SSD與之完全一樣。3.5寸的HDD硬盤除了安裝位置略有不同之外,方法也完全一致,所謂一通百通,這次就不贅述了,3.5寸硬盤的安裝以後有機會再寫。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在機箱上找到用於固定2.5寸SSD硬盤的支架,擰下固定支架的螺絲,將支架從機箱上取下。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將硬盤滑入支架,硬盤上預留的螺絲孔要與支架上的螺絲孔對齊。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用螺絲將硬盤與支架固定。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將SATA數據連接線的一端硬盤上的SATA數據接口與主板上的SATA接口相連。接口金手指呈L形,所以不需要擔心自己會插錯,因為方向反了根本插不進去,唯一值得注意的是,主板上的SATA2與SATA3接口長得是一樣的,最多就是顏色不同,一定要仔細看主板上的標識,或者看一樣說明書上的標識。SATA3的帶寬是SATA2的兩倍,所以SSD請一定要連接在SATA3接口上,HDD也儘量連接在SATA3接口上,如果SATA3滿了連接在SATA2上性能差異也不大。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將電源上的SATA供電線與硬盤的SATA供電接口相連,供電接口比SATA數據接口要寬的多,所以很容易就能找到。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將帶有硬盤的支架重新固定在機箱上,並且擰緊螺絲。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3.5寸的硬盤,除了支架位置不一樣之外,剩下的與2.5寸的基本一樣,只不過3.5寸的支架一般會在電池倉附近,而不是2.5寸硬盤支架常在的機箱背面。

機箱與顯示器的鏈接

上面的部分都完成了之後,電腦安裝的硬件部分就已經完成了,下一步則需要鏈接顯示器,並且進行安裝系統了。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目前我們常用的視頻接口有以下四種DP、HDMI、DVI、VGA,圖中標識的很清晰。不嚴格的來講,連接的優先級應該是DP>HDMI>DVI>VGA,且同接口類型版本數高的優先於版本數低的。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如果你的顯示器與顯卡均有DP與HDMI接口,那麼基本上可以無腦的優先使用DP線鏈接二者,如果顯卡與顯示器上有DP1.4與DP1.2兩個接口,則優先鏈接DP1.4接口。同時需要注意,線材與接口的連接是遵守木桶原理的,如果顯示器接口,顯卡接口,連接線有一個是低標準版本的,那麼鏈接就是低版本標準的。也就是說,哪怕你的顯示器與顯卡的DP接口都是1.4版本的,而你不小心用了DP1.2版本的線材,那麼你的傳輸帶寬依舊是1.2版本,依舊無法跑動1080P 240Hz!


怎麼插線就不說了,每一個接口的形狀都經過設計,根本不會插反。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萬物俱備,當然輸出裝置顯示器也不能少,這裡順帶介紹一下我用的這臺顯示器,我現在以明基的PD2700U顯示器作為我主力辦公的顯示器,他的10Bit色深4K屏與多種色彩模式可以滿足我幾乎所有的使用場景。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99%的Rec. 709色域覆蓋可以真實的還原高清電視的色彩,還可以滿足我未來剪輯視頻的需求,不過網絡端的話99%sRGB也完全夠用。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而修圖的時候,我會切換到sRGB模式,百分之99%的sRGB覆蓋可以做到網絡環境下的所見即所得,修圖效率大幅提高。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在碼字的時候,我會將顯示器調整到低藍光模式或者暗房模式,同時會打開智慧調光,這樣,PD2700U還會根據環境亮度改變顯示器的亮度,進一步的做到對視力的保護,這點對於我這種長期面對電腦的人還是很重要的。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當然,活幹累了,信號源切到PS4上面,PD2700U會自動識別到HDR信號並切換到HDR模式,打打遊戲好爽,奈何我太忙了,閃軌3到現在還沒打通。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擔心玩遊戲的時候錯過重要信息?打開PIP(畫中畫)模式,將電腦的畫面投射在顯示器的角落,就可以安心的玩遊戲了,重要信息也不會錯過,簡直是偷懶神器。


嗯,對不起,好像有點跑題了,但是個人還是推薦配電腦的時候,直接一步到位選擇一臺好的顯示器,這樣才能夠避免頻繁升級顯示器帶來的沉沒成本,而且早買早享受啊。

硬件裝機總結

裝機其實並沒有某些朋友想象的那麼難,我們來簡單回憶一下:

1.首先我們需要選擇好適合自己的硬件,在CPU,主板,內存上面要選擇同一平臺的。

2.然後,安裝的時候要注意按照順序安裝,CPU的針腳,內存,顯卡的金手指在安裝的時候要輕手輕腳一些,通過防呆口確認自己沒有插反。

3.內存,顯卡安裝的時候要聽到咔的一聲,卡口卡住為止。

4.CPU的散熱器在安裝前要確認塗有硅脂,擰螺絲的時候要循序漸進,不要一次將一根螺絲擰緊。

5.在將所有東西放進機箱之前,可以先做一次試點亮,提前排除問題。

6.無線網卡的轉接板的藍牙要通過藍牙來鏈接。

7.電源安裝之後,走線的時候可以從機箱背部走,這樣機箱會顯得比較整齊美觀。


Windows 系統的安裝

windows系統的下載與安裝盤的製作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在Windows系統下載這部分,我依舊推薦值得信賴的MSDN我告訴你網站,最近他們開始公測新版的官網,UI變得更好看友善,所涵蓋的系統資源更多,但是需要登錄,直接用QQ或者微信登錄就可以了,他的地址如下:

https://next.itellyou.cn/

現在MSDN我告訴你為免費用戶提供Windows系統鏡像(ISO)的BT下載,用迅雷,百度雲盤等軟件進行下載就好。

同時,我們還需要製作Windows PE啟動U盤,今天推薦的是由IT天空出品的優啟通軟件進行製作,它的下載鏈接如下:

https://www.upe.net/download.html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首先打開優啟通,選擇U盤模式,然後選擇打算進行製作PE啟動盤的U盤,再點擊全新制作。需要注意的是,製作啟動U盤會對U盤進行格式化,所以請提前備份好U盤內的重要文件。在啟動U盤製作完成之後,將下載好的系統鏡像拷貝進去就可以了。


windows系統的安裝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重新啟動電腦,在顯示品牌LOGO界面的時候,在屏幕的左下角找到提示選擇啟動順序的快捷鍵,比如我的主板是七彩虹的,所以要在開機的時候按F11進入啟動項選擇。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啟動項選擇時,選擇剛才製作的U盤作為啟動項,便可以進入U盤的PE系統了。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首先我們要用DiskGenius為硬盤分區。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在DiskGenius中,按照步驟,找到需要格式化的硬盤,選擇快速分區,勾選重建主引導記錄(MBR),如果做系統的是固態硬盤,不要忘記在第四步選擇4K對齊,也就是將分區對齊到4096扇區。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在Windows PE系統中依次選擇程序--系統安裝--WinNTSetup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第一個紅框中去windows系統安裝U盤中找到拷貝過來的系統鏡像,第二個選擇其引導驅動器(MBR),保證三個燈都是綠色就好,第三個紅框中則選擇所要安裝系統的盤符。選擇完畢後,點擊開始安裝即可,安裝進度條完成之後,對電腦進行重啟。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重啟過後靜待一會,屏幕上就會出現大家所熟悉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字樣了,後面的系統設置線性流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這裡就不贅言了。


軟件的下載

為了方便大家裝機後快速安裝軟件,我特意整理了常用給力軟件的下載地址,為了保證大家都能下載到最新版本的軟件,我放的是下載頁面而不是下載直鏈。


迅雷X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迅雷老牌軟件,功能上無需介紹,雖然廣告不少,不過因為其已經處於壟斷地位,還是給一個下載鏈接吧:

https://www.xunlei.com/

百度網盤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百度網盤沒會員沒速度,不過很多朋友都已經把奇奇怪怪的照片和視頻存在裡面了,還是給個下載鏈接吧:

https://pan.baidu.com/download?from=header


瀏覽器 新版Mircosoft Edge(Chromium內核)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在新版Microsoft Edge發佈之前,瀏覽器肯定是要無腦推Chrome瀏覽器了,但是Chrome有幾個嚴重的問題,第一個是其需要用谷歌賬戶登錄才能夠同步書籤,插件等,插件市場也是需要某種方法才能夠登錄的,所以在國內使用非常不方便這點大家都懂。另外,國內的下載也是一個問題,因為無法登錄官方下載地址,所以在第三方下載地址又往往往裡面加東西,很不安全。而新版的Microsoft Edge採用Chromium內核,理論上完美兼容chrome瀏覽器的所有插件,又使用微軟賬戶同步,國內安裝,下載插件,同步書籤毫無壓力!同時,新版Microsoft Edge也基本全平臺支持了。


下載地址在這裡哦:

https://www.microsoft.com/en-us/edge


團隊溝通工具 TIM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生產力工具TIM,專注團隊溝通協作,可以理解為沒有多餘功能的QQ,很不錯的軟件,鏈接在這裡:

https://tim.qq.com/download.html


微信PC版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微信電腦版,沒必要多做介紹吧,鏈接在這裡:


https://pc.weixin.qq.com/


解壓縮軟件 7zip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7-Zip 是一款 小而精悍開源解壓縮軟件,安裝包1.38M,性能強大:


https://sparanoid.com/lab/7z/


離線文檔處理 WPS 政府版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個人體驗過後認為金山的WPS是微軟Office套件之外最好的Office套件,基本上可以替代微軟Office進行日常辦公,而將Word,Excel,PPT融合在一個界面更是加強了辦公效率,上一次推薦的是教育版,結果有朋友告訴我原來還有一個政府版是完全無廣告的,所以這次就推薦下政府版吧。


這次是下載直鏈哦:


http://ts.wps.cn/gov/guangdong/zhuhai/installation/WPS Office 2019 珠海市政府專業版(11.8.2.8506).exe


看圖軟件 HoneyView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一款快速的圖像查看器,UI漂亮,體積輕量,同時,軟件的文件打開速度,格式支持上都非常不錯。


下載鏈接在這裡:


https://cn.bandisoft.com/honeyview/


視頻播放 VLC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VLC,作為老牌跨平臺播放器,穩定,播放效果好,無廣告。且徹底玩明白了換平臺也不用重新研究,可以說是學習成本最低的視頻播放器之一了。


https://www.videolan.org/index.zh.html


PDF瀏覽器 SumatraPDF

一款性能強大,體積小巧(安裝包僅5M)的免費PDF瀏覽器。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支持放大縮小自不必說,和書本一樣的雙頁模式讓人用起來更有紙質書籍的感覺。另外,PDF文件的標題結構解析的很清晰,可以大大的提高閱讀,工作效率。

https://www.sumatrapdfreader.org/download-free-pdf-viewer.html


遊戲購買平臺 Steam and EPIC

這兩個放一起應該不過分,Steam坐擁吃雞和DOTA,所以很有用戶粘性,EPIC最近各種免費,大家還是先屯著點遊戲比較好,不說了,玩遊戲的朋友們直接下載吧。


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bout/


https://www.epicgames.com/store/zh-CN/


附錄 測試過程

為了參加裝機大師賽,我還需要有測試過程,所以作為附錄,我加上了裝好機器後的測試流程。


魯大師跑分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首先硬件方面我確定沒有買到假貨,所以CPU-Z之類的硬件檢測軟件就不需要了,直接娛樂大師走起。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未做任何超頻情況下娛樂大師跑分近44.9W分,超頻了之後上45W分應該沒問題。不是我想用娛樂大師跑分,而是有的朋友只看的懂娛樂大師,我也只能儘可能的接地氣。


3D Mark 顯卡測試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Fire Strike 是一項適用於高性能遊戲電腦和超頻系統的 DirectX 11 基準測試。即使對於最新的顯卡而言,Fire Strike 測試也非常嚴苛。測試一與測試二平均幀數分別為118幀與95幀,總分跑了19299分,其中顯卡分數為24215分,物理分數為17463分。可以看出,應對Fire Strike,我的這臺電腦簡直是輕輕鬆鬆。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因為RTX2070 Super支持最新的DirectX 12 Ultimate,所以我們肯定要先跑一下3D MARK專為DirectX 12設計的Time Spy, Time Spy是一個DirectX 12 基準測試,支持原生新的API 功能,如異步計算,顯式多顯卡適配器技術和多線程。Time Spy 顯卡測試使用2560 × 1440渲染分辨率。2K分辨率下游戲依舊輕鬆應對,幀數分別為63幀和58幀,總分跑了9241分,其中顯卡分數9865分,CPU分數6803分。這臺電腦依舊可以以2K分辨率60幀暢玩遊戲。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Port Royal 是用於測試實時光線追蹤性能的顯卡基準測試。測試結合了實時光線追蹤和傳統渲染技術來測量顯卡性能。 場景具有光線追蹤反射,陰影(光線追蹤和陰影映射),具有光線追蹤反射的玻璃表面,體積照明,粒子和後處理效果。 渲染分辨率為2560×1440。最終結果為5948分,平均27.54幀。


AIDA64 內存 水冷測試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我們再來看一看AIDA64對內存的跑分。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最後,我們來看一看水冷的散熱能力,AIDA64 雙烤CPU+FPU10分鐘,CPU溫度穩穩壓在65度一下,可以說,對於TDP 65W的CPU,堡壘360可能有點殺雞用牛刀了。

超級詳細 萬字長文帶你搞定:裝機、做系統、軟件選擇、性能測試

結束烤機後,CPU溫度迅速回落到30度以下,可以說是十分清涼了。


全文總結

本文萬字左右,系統的從硬件的組裝,系統的安裝,到軟件的下載與電腦性能的測試進行了講解,個人覺得還算有用,所以強烈建議收藏此文備用,最後,希望大家在這次618能夠理性購物,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所幫助,還希望您能夠在收藏之外還能夠點贊打賞我,另外歡迎您的理性討論,祝各位購物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