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貧困縣:也有“最美的地方風景”

東蘭縣地處桂西北,雲貴高原南緣,紅水河中游;東傍金城江區,西界鳳山縣,南傍大化、巴馬縣,北鄰南丹、天峨縣,離自治區首府南寧市308公里,距河池市金城江鎮130公里。323國道線過境。轄5個鎮和18個鄉,縣人民政府駐東蘭鎮,行政區域總面積2415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1.2萬公頃,糧食播種面積2.12萬公頃,經濟作物種植面積2445公頃。有林面積14.35萬公頃。總人口27.4萬,其中壯族佔85%。其中農村人口25.6萬。有壯、瑤、苗、侗等少數民族25.24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2.07‰。

東蘭縣歷史悠久,資源豐富,素有“四鄉”之美稱。

廣西貧困縣:也有“最美的地方風景”

一是廣西的“將軍之鄉”——早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壯族人民的優秀兒子韋拔群在這裡創辦了廣西第一屆農民運動講習所,點燃了革命鬥爭的火距.

廣西貧困縣:也有“最美的地方風景”
廣西貧困縣:也有“最美的地方風景”

二是“銅鼓之鄉”——據資料提供,全世界僅有2400多面銅鼓,而東蘭縣就有612面,收藏量堪稱“世界之最”,學術界稱東蘭為“銅鼓之鄉”。

廣西貧困縣:也有“最美的地方風景”

銅鼓是東蘭縣民族文化中的奇珍異寶,全世界現存的傳世銅鼓僅有2400多面,僅東蘭縣就存有傳世銅鼓613面之多。

廣西貧困縣:也有“最美的地方風景”

三是“板栗之鄉”——東蘭縣種植板栗歷史悠久,現已有21萬畝板栗,產品暢銷全國十三個省(市),是中國重要的板栗生產基地之一。

廣西貧困縣:也有“最美的地方風景”

全縣板栗面積32萬多畝,年產板栗2萬噸,2001年被國家林業部命名為“中國板栗之鄉”,是享譽全國的“廣西名牌產品”,並在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註冊了“東蘭板栗”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東蘭板栗採用無公害生態技術栽培,產品通過廣西農產品優質中心“無公害產品”認證。

四是“三烏雞之鄉”——東蘭三烏雞因羽、肉、骨呈黑色而得名,經科學測試,鮮肉中含有1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該縣於2001年8月被授予“中國三烏雞之鄉”。

廣西貧困縣:也有“最美的地方風景”

東蘭烏雞是廣西地方優良家禽品種之一,2002年,東蘭縣榮獲“中國三烏雞之鄉”的美稱。其毛、骨、皮(肉)皆黑為主要特徵。

廣西貧困縣:也有“最美的地方風景”

 其次,紅水河在河池東蘭縣境內流過115公里,在這百餘公里的河岸兩旁到處是綠色蔥蘢的刺竹和嬌豔無比的木棉樹,是名副其實的百里畫廊。乘遊船從坡豪沿紅水河南下十餘公里,到三石鎮板文村境內,紅水河在這裡拐了一個大彎,形成一個“U”字型的大峽谷。從三石鎮四合村俯視紅水河第一灣,目所能及河道長約4公里,河面寬300米,兩岸高山聳立,直插雲天,與水面高差數百米。這裡一年四季景色各異,同一日裡的景象也是變幻莫測。最經典的景象或是雲霧纏繞聚散,或是紅霞漫天,或是雨過天晴彩虹飛度……蔚為壯觀,是尋奇、覽勝、探幽難得的景觀。

廣西貧困縣:也有“最美的地方風景”廣西貧困縣:也有“最美的地方風景”

在不同的時間去看,紅水河都有不同的風景。

廣西貧困縣:也有“最美的地方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