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之寧夏銀川印象——南門樓,與天安門城樓神相似

出差寧夏銀川,乘出租車從機場前往酒店的路上,在半睡半醒之間,突然一座“天安門城樓”進入眼簾,剎那間一驚,難道我乘坐的飛機沒有起飛,又打道回府了?

大西北之寧夏銀川印象——南門樓,與天安門城樓神相似

一問司機師傅才得知,這裡是位於銀川南薰東街與中山南街交叉口的南門樓,又叫“南薰樓”,由於與北京的天安門城樓十分相似,也被人稱為“小天安門”,是銀川南北大道的必經之地。此地離我們的目的地住宿處較近,司機師傅建議我們有空的時候可以步行過來看看,說這裡晚上尤其的熱鬧。

大西北之寧夏銀川印象——南門樓,與天安門城樓神相似

從遠處看過去,南門廣場有整體風格有北京的天安門廣場十分相似,城樓前的路燈的造型、道路兩側的金黃色的欄杆、城樓前的國旗杆等一切都是那麼的熟悉。此地作為電影、電視劇拍攝天安門廣場的外景地,絕對是首選之地。

大西北之寧夏銀川印象——南門樓,與天安門城樓神相似

走進南門樓,整個建築雖然比天安門城樓較小,但建築結構嚴謹,紅牆碧瓦,廊簷彩繪,門洞上方掛著毛主席像,左右兩側分別是“中國共產黨萬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的紅底白字標語,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氣勢宏大,莊嚴肅穆。大家把它稱之為“小天安門”確實名副其實,一點也不為過。

細心的您如果仔細觀察,也許能發現此建築與北京天安門城樓的區別,您看出來了嗎?那就是城樓正面兩側的標語有所不同,天安門城樓標語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和“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是不是很有迷惑性?

大西北之寧夏銀川印象——南門樓,與天安門城樓神相似

城樓的背面也就是北側,在門洞的兩側,有對稱的臺階可以通往臺基的檯面,檯面正中是一個重簷歇山頂二層樓。由於我們是晚上去的,通往上面的臺階已經給鎖上了。只能看看立在旁邊的“南門樓”簡介:整個建築通高27.5米,磚包臺基高7米,長88米,寬24.5米,臺基上面的二層樓高20.5米。

南燻門的始建年代記載不詳,據稱1020年西夏党項族的首領李德明將都城從靈武(靈州)遷到銀川(懷遠),大興土木修築城牆,明洪武年間重修寧夏衛城,有“南曰南薰,上建南薰城”的記載。在清朝乾隆三年(1739年),城門在一次大地震中坍塌。在乾隆五年,也就是1741年又重新復建。清宣統三年(1911年),南薰門在戰火中被毀,在1917年再次進行修復。1985年南燻門被列為銀川市文物保護單位。

大西北之寧夏銀川印象——南門樓,與天安門城樓神相似

大西北之寧夏銀川印象——南門樓,與天安門城樓神相似

當地政府為了豐富市民的業餘生活,委託一家社會企業在城樓的東側放映露天電影,吸引了部分納涼的市民和遊人駐足觀看,很好的弘揚了社會正風氣和正能量。城樓的旁邊是半圓形的仿古建築長廊,可供市民和遊人休息!據當地人介紹,以前城樓兩邊是觀禮臺,由於觀禮功能已經喪失,2018年10月,當地政府對觀禮臺進行了拆除並改建成現在的長廊。

大西北之寧夏銀川印象——南門樓,與天安門城樓神相似

大西北之寧夏銀川印象——南門樓,與天安門城樓神相似

大西北之寧夏銀川印象——南門樓,與天安門城樓神相似

在南門樓的南邊,隔著一條馬路就是南門廣場,夜幕降臨下的南門廣場熱鬧非凡,人氣爆棚,簡直可以和北京的廟會相媲美!既有賣日常用品、小吃的,也有跳廣場舞、扭秧歌的,還有穿著白大衣進行露天按摩的。

不過小編在此提醒大家,按摩一定要到正規的醫療機構,找有醫療資質的按摩師進行治療,特別是頸椎、腰椎,千萬不要讓非專業人員隨便進行按摩,一旦出現問題,後果不堪設想!

“天壇東哥漫遊記”關注於旅遊及戶外生活相關問題,歡迎加關注瞭解更多內容。歡迎大家點贊、留言或者私信聯繫,大家共同交流,共同成長和進步!記得關注“天壇東哥漫遊記”哦!我會定期分享最新的旅遊資訊和我的旅途見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