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裡的炊煙


過年裡的炊煙

每到過年,就會回想起孩提時故鄉的年俗,回想起母親的年夜飯,回想起村落裡升騰起的一縷縷炊煙,白白的、輕輕的,在天空飄浮著,隨著寒風兒變幻著自己的身姿,似乎在招喚遠方的遊子回家過年!

我的家鄉是一個百十來戶的小村子,處在燕山東麓古長城北側,屬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整個村莊橫七豎八的房舍坐落在兩山之隙,沿一條曲折蜿蜒的小河而建,村子叫於杖子。據老人講是滿族地名的叫法,“杖子”同“障子”,在過去是為了防止野獸襲擊而用木棍圍擋起來稱作“障子”,全村大部分先民都姓於,所以村子就叫“於障子”。整個縣的地理有著“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概況,所以這裡可以說是山清水秀、冬暖夏涼,是個宜居的好地方,只是小時候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兒時,能看到大山外面的模樣便成了孩子們的夢。

過年裡的炊煙

家鄉四季的炊煙都是童年裡最美好的記憶!春天裡,青山綠水,秧苗蔥綠,炊煙就是一隻白色的風箏,在春風裡自由飛舞;夏天裡,交融著曲折洶湧的青龍河升騰的水霧,炊煙就會給人有一種夢幻仙境般的感覺;秋天裡,家鄉湛藍高遠的天空好似無垠的大海,炊煙就是自在飛翔的海鷗;冬季裡,山野間鋪上一層厚厚的白雪,炊煙就是一群喜鵲,從蕭瑟的寒冬問候溫暖的春天。

長大後,無論在哪兒奔波,無論離家鄉多遠,過年裡的炊煙總能勾起我對家鄉的眷戀,對母親的思念,兒時的記憶中總能想到炊煙中勤勞質樸的母親為一家人忙碌年夜飯的情景:先是在灶裡添上幾根木柴,把大鐵鍋燒得火熱,然後把事先切好配好的菜快速下油鍋,最後一盤盤、一碗碗“炸帶魚”、“酸菜炒肉”、“熘肝尖”、“豆腐燉白菜”、“板栗燉雞”等陸續出爐,炊煙裡裹著的香味很快就把在外面瘋玩的我們幾個姊妹們召喚回家!

過年裡的炊煙

時間流逝、物是人非。特別是在母親去世以後,炊煙便成為一種思念,春節不在是家的歸途。如今自己早已不惑之年,上高中的兒子也開始懂事了,過年裡的炊煙卻越來越在腦海裡變得清晰起來,回為她已化成濃濃的鄉愁!

思念炊煙,思念母親,思念過年裡炊煙飄蕩裡的青春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