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鐘敗光40億 最野網紅暴走漫畫竟給自己開追悼會

最近,暴走漫畫又開始作妖了。

在最新一期的《暴走大事件》裡,暴走漫畫給網紅頭子王尼瑪辦了場葬禮。

視頻裡,王尼瑪的頭套孤坐在鮮花和相框中央,臺下“兩千名”員工身著黑衣,在《今天是個好日子》的BGM裡表達悲傷。

紙巾老師站在講臺上,神情憂傷:“我們失去了一位優秀的頭顱。”

如果沒看過《暴走大事件》,下面曾經風靡全網的”暴走漫畫”微信表情包,也一定能給你帶來熟悉的感覺。

1分鐘敗光40億 最野網紅暴走漫畫竟給自己開追悼會

這些簡單筆畫所構成的“鬼畜”表情包,都曾經是暴走漫畫最獨特的標誌,但現在,很多人只會使用它,而不知它們出自何方。

從漫畫社區上線到停播風雲,過去11年,暴走漫畫是很多人的青春記憶。

除了王尼瑪,暴走漫畫還打造過許多新晉網紅,如張全蛋、唐馬儒等;同樣也有各種被廣泛流傳的“梗”,如“穿山甲到底說了什麼?”、“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然並卵”等。

輝煌時視頻產品總點擊量數100億次、2.4億粉絲追捧,估值40億,如今每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不是被傳解散,就是出來闢謠,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從神壇跌入谷底,只需一瞬間,但再想站起來,卻太難了!

01 因為沒錢而走紅,靠滿口胡言火了10年

暴走漫畫源於塗鴉,興於沒錢,火於胡言!

在北美的某匿名貼圖網站上,一位網友用Windows畫出了一則人在上廁所時被馬桶水濺到暴走的簡畫。

這個線條簡陋、內容粗俗、不顧美感的四則漫畫被當時在倫敦讀大學的任劍看到了,幾天後,一個更加精緻的“暴走臉”在任劍筆下誕生了,這就是後來“王尼瑪”的前身。

1分鐘敗光40億 最野網紅暴走漫畫竟給自己開追悼會

任劍把這樣一個形象放到了網上,這種頗為新奇的內容形式很快傳播開來,並在一年後奠定了暴走漫畫的基調。

2008年,暴走漫畫還是個UGC漫畫創作社區,用戶可以運用平臺上的素材創作屬於自己的“暴漫”。

這種隨意原創的本意是為了節約成本,卻因為野生粗糙的畫風,加上嬉笑怒罵式的調侃,這些表情包和漫畫一下子就擊中了很多年輕人的心。

1分鐘敗光40億 最野網紅暴走漫畫竟給自己開追悼會

藉助表情包的火爆,暴走漫畫得以快速崛起。但讓普羅大眾真正熟知“暴走漫畫”這個名字的並不是表情包,而是一檔網絡視頻節目《暴走大事件》。

在《暴走大事件》中,我們熟知的帶著頭套的王尼瑪,最開始設計的時候,也是為了省錢。

任劍在一次訪談中笑稱:“我們做的動畫是拿flash做的,還是要錢,我們就想如果一個人戴著頭套的話就不用錢了,連動畫的錢都可以省了。”

1分鐘敗光40億 最野網紅暴走漫畫竟給自己開追悼會

於是,只花費了幾千塊錢的錄製環境、一個帶頭套的工作人員和自創的吐槽段子就組成了《暴走大事件》的全部。

這為了省錢而戴的頭套,反而成了王尼瑪最大的特點。

王尼瑪一本正經說鬼話的氣質,以及他創造的各種流行語在全網迅速走紅。

1分鐘敗光40億 最野網紅暴走漫畫竟給自己開追悼會

那個藏在巨大頭套裡,語言幽默,能吐人所不能吐之槽的主持人,也被粉絲稱為“中國最神秘的胖子”。

根據藝恩數據顯示,2014年《暴走大事件》播放量從前一年的千萬級直接躍升至3.4億,2015年的第四季播放量再次翻數十倍達到了28.2億。

1分鐘敗光40億 最野網紅暴走漫畫竟給自己開追悼會

數據來源:藝恩數據

從《暴走大事件》走出的“王尼瑪”已然成為了一個網紅IP。

2014年10月,暴走漫畫優酷訂閱粉絲數跨越百萬大關,成為國內首個粉絲數破百萬的視頻原創作者。同年11月16日,王尼瑪官方微博發佈的微博下,評論數7040條,點贊人數2.6萬人。

《暴走大事件》的大火開了個好頭,緊接著暴漫就開啟了“從一到十”的內容矩陣。

陸續開啟了影評類節目《暴走看啥片兒》、綜藝真人秀《腦殘師兄》、恐怖動畫連載《暴走恐怖故事》等多個垂直領域、多種類型的內容節目。

1分鐘敗光40億 最野網紅暴走漫畫竟給自己開追悼會

之後還推出了多個“坑爹系列”手遊。

1分鐘敗光40億 最野網紅暴走漫畫竟給自己開追悼會

除了王尼瑪之外,暴漫還塑造出了唐馬儒、張全蛋、紙巾等多個網紅形象。

1分鐘敗光40億 最野網紅暴走漫畫竟給自己開追悼會

一時之間,暴走漫畫風頭無兩。

暴走漫畫的高人氣也一度引發諸多資本的青睞。數據顯示,到2017年,暴走漫畫的估值已接近40億元。

可以說,暴走漫畫是很多人的青春記憶。只不過連暴走漫畫也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真的只活在他人的記憶裡面。

02 風口浪尖之上,開始瘋狂水逆

在走過了融資的高光後,暴走漫畫彷彿進入了一個漫長的水逆期。

2017年12月21日,名為@Bingolaga的微博帳戶陸續發佈了有關王尼瑪扮演者本人疑似被非法拘禁、監控,遭到暴走漫畫高層威脅的微博,由此引發了“真假王尼瑪”的事件。

這就讓很多粉絲大為失望,他們以為的有血有肉的王尼瑪,竟然只是個“頭套”。

風波之後不到半年,暴漫迎來了至暗時刻。

2018年5月,暴走漫畫發佈了一條68秒的視頻,被舉報在節目中惡搞民族英雄,暴走漫畫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很快,各大平臺都紛紛下架、封禁暴走漫畫。

儘管暴走漫畫通過各個媒體渠道致歉,但暴走漫畫此後就走上了下坡路。

掉隊,有時就是這麼一瞬間的事。

《暴走大事件》重新上線後,內容方向調整使整體節目的調性發生了很不自然的轉變。

1分鐘敗光40億 最野網紅暴走漫畫竟給自己開追悼會

原本“大嘴巴”“混不吝”的,以諷刺、幽默形式傳遞價值觀的《暴走大事件》變得保守,且有“正能量內容”硬性規定的新綜藝,這讓一批看慣擦邊內容,信奉惡搞無罪的原始用戶感到不適。

很多網友表示,本來是衝著娛樂搞笑去的,誰知道它還想教我做人,果斷棄。

隨後,2018年8月暴走漫畫與扮演“唐馬儒”的演員李迪鬧翻,引起很大爭議,這對於依靠孵化網紅人設IP的暴走漫畫來說無疑是一個重擊。

在此背景下,暴走漫畫向電影轉型的嘗試也受到阻礙。

《未來機器城》由於受到下架影響,直到2019年7月才在國內院線上映,但1684.5萬元票房、豆瓣5.8分,更是將暴走漫畫想通過電影轉型的路堵得死死的。

儘管暴走漫畫把住了內容創作視頻最初的風口,卻沒有笑到最後。

網友說,惡搞英雄事件是暴走漫畫的失格的開始,而唐馬儒的出走是壓倒暴漫的最後一根稻草。

但這都是表面,暴漫只是犯了很多內容創業者都會犯的錯誤。

03 比融不到資更可怕的,是內容和商業模式的失控

“暴走漫畫”天生就草根與屌絲氣質,草根創業,讓“暴走漫畫”的平民性與傳播性齊飛共舞,快速燃爆市場。

但暴漫整個公司的運營和商業模式和產出內容的風格也很接近:粗獷、草根、非專業。

內容上,暴漫打出的“小孩子不要看暴漫”口號,一方面是用以用戶區隔,另一方面,其實也是暗示節目、社區內有輕暴力、色情內容,用以“攬客”。

1分鐘敗光40億 最野網紅暴走漫畫竟給自己開追悼會

這導致大部分早期的創作者、觀眾都對內容紅線認識不足,和節目、IP之間的聯繫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建立在“高風險”的內容、觀點之上。

這都是隱患,但暴漫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沒有做出改變。

現在,越來越多的選擇提高了對作品的標準和需求,而《暴走大事件》靠犀利的吐槽和腦洞大開的搞笑吸引來觀眾後,暴漫又缺少足夠多的知識增量與深度思考的內容來培養觀眾的忠誠度。

在商業模式上,作為團隊核心人物的任劍甚至表示,暴漫始終都是在產品發展中逐步摸索新思路。

商業模式想不清楚,對新的領域一無所知卻大膽冒進,既往成功而導致的過度自信,也為後來暴漫跌落埋下了伏筆。

作為草創團隊,暴漫公司很難像《屌絲男士》那般獲取許多媒體、資金等資源支持。從2017年D輪融資結束後,暴漫的融資之路便畫上了終止符。

比融不到資更可怕的是,不管是向廣告客戶還是向粉絲,暴漫的“吸金渠道”並不成熟。

暴漫擁有龐大的粉絲群體,本通過粉絲消費盈利,但暴漫與粉絲的互動與關係維護上做得並不出色。

大部分情況下,暴漫在門戶上輸出視頻節目,在微博上輸出圖片和文字,觀眾是這些信息的接收者,僅此而已。

暴漫的線下活動鮮少,這種情況下,暴漫利用廣泛的粉絲基礎進行門票售賣、籤售的渠道並沒有打通。

目前暴漫的主要收入來源還有廣告、手遊、周邊衍生產品等,但除了廣告收入比較穩定之外,暴漫仍未在其他渠道發掘到穩定可靠的盈利方式,讓自己的盈利模式更加成熟。

結語:

從2016年下半年起,網紅經濟、直播和網劇成為了資本新寵。

當時的頭部內容屌絲男士、暴走大事件和萬萬沒想到等,都沒能追上這一波潮流,導致很多粉絲都轉向短視頻。

如今,監管越來越嚴,入局者越來越多,市場競爭加劇,消費者對內容的需求也在調高。

這些曾經的“內容網紅”想走得更遠,主創團隊在經營拓展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在新的時代風口下,為自己規劃一個更明確、成熟的商業模式。

無法把控內容和商業模式,只靠粉絲情懷,是無法支撐長久生存的。

本文源自大貓財經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