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出沒》這幾年是怎麼火起來的?

橘子and鯨魚


我算是熊出沒的老粉了,從第一季光頭強剛來到狗熊嶺一隻看到他成為導遊,他的變化是顯著的,熊強的人設變化看在眼裡也是一陣心酸。

不過接受度還好,至少比喜羊羊強(我還是更喜歡那個喜歡惡作劇,有小聰明愛搗亂的喜哥),現在的強哥比以前的強哥更有道德觀,但沒有以前的強哥有活力了,那種越挫越勇的精神真的很好。熊大成了老媽子的存在,以前的森林老大哥也一去不復返了。

熊二的人設抹去了力大無窮,兩兄弟也不像以前一樣打打鬧鬧了。怎麼說,我其實還是很喜歡的。其實把熊出沒前三季連著看,就會發現兩頭熊從熊變人的進化史。

第一部熊有熊性,他們沒有人的道德觀,只有獸性。所以熊大會去搶光頭強的番茄,熊二會去光頭強家偷食物。

第二部兩頭熊去了小鎮,經歷了人類社會的毒打。懂得了道德規矩,認識到了偷搶是不對的,不在認同動物世界中弱肉強食。這點在第三季最顯著,熊大從為了把光頭強趕出叢林拿炸彈把光頭強房子給炸了,甚至沒去考慮光頭強會被炸死的可能(不過這也是光頭強自己作,是他先想炸了兩頭熊的,炸彈還是他送過去的),到衝進火海救光頭強一命。還是在光頭強拿他同伴威脅他時最後自作自受的結局,以德報怨。不過雪嶺熊風一出來,前三部就推翻了。甚至脫離熊出沒宇宙,人設性格也徹底變了。現在想想一陣唏噓。

熊出沒還是很不錯的,適合家長和孩子一起看,那個年代有孩子的大人大多對動畫有很高的牴觸心裡,覺得孩子看動畫就是不務正業,除了早期的喜羊羊能夠做到引起孩子與家長興趣外,其餘的就沒見過,後來喜羊羊劇情越來越無聊,有一些劇情影響不好,紅太狼對灰太狼的態度引起很多人的牴觸,在加上各種亂七八糟的風波口碑就開始下降了。

而熊出沒不一樣,他的故事大多都很正能量,也很有趣,雖然也是單元劇形式,但故事不落俗套,後期更是有不少劇情和製作都很優秀的大電影,只可惜不管是喜羊羊還是熊出沒都越來越低齡化,就好像國內就沒有適合小孩子看的動畫一樣。我明明記得小時候很多動畫都很有意思,記得最清楚的就是宋代蹴鞠小將了,真的喜歡。

國產動畫裡面熊出沒是我覺得變形最成功的一個 ,知道在國內以什麼方式存活下去,從過年 到變形計,每一部都讓我能感覺到製作組的用心,整個故事也不是之前電視上的的你追我趕,互相捉弄,打打鬧鬧,而是以一個新的方向去發展,比如引入保護環境這樣的一下當下火熱的話題(環保),熊大熊二和光頭強成為了朋友(友情),一起對抗“新”的危機(團結和互幫互助)

而反觀之前的那些故事線,我覺得現在的熊出沒已經不止是少兒動畫了,應該上升到了一個大人和小孩都可以去觀看的一個層次,變形後的著實正能量,一些細節就不說了,大家應該都能看出來。說一個真實的事情,從第一部大電影開始,每次看的時候都會內心觸動,每個電影中都有能讓我感動的點,這個是看之前TV動畫不曾有的,希望今年的電影更加精彩。


娜喜動漫


國產動畫電視劇 《熊出沒》火了,兩隻傻熊加一個屌絲砍樹男。每集圍繞砍樹和不讓砍樹的PK,居然讓大人和孩子能一起坐下來看得前仰後合。

而且,編劇的功力在《熊出沒回家過年》裡深刻了一把,讓我意識到,這部劇的主創人員,是有視野的。第二部《熊出沒奪寶奇兵》也不錯。雖然兩部電影在細節上能看到各種國外經典動畫電影的影子,比如《回家過年》裡追火車那一段的創意幾乎完全抄襲《玩具總動員》,第二部的小女孩讓人想起了《怪物電力公司》裡的小女孩,而孩子的各種表現,又讓我想起了冰河世紀裡那個嬰兒……不過,這些克隆的橋段加在光頭強和熊熊的劇情裡,與整個故事很合拍。是的,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

這部動畫對現實有關照,熊代表了對自然的維護,光頭強代表著破壞,但光頭強背後有李老闆,光頭強是為了生存而不得不砍樹,在除此矛盾之外的大部分時間裡,光頭強和熊在天性上是類似的。《回家過年》裡,兩隻熊同情心大發,送光頭強回家過年。在第二部《奪寶奇兵》裡,不管是熊還是光頭強,對小女孩都有發自內心的喜愛。從這些細節裡看,國產動畫電影對國情的關照更接地氣。


嫦娥動漫


看的人多了 就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