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他拜師高英培不惜“賄賂”侯寶林,因恩師病故他險出舞臺事故

為了他拜師高英培不惜“賄賂”侯寶林,因恩師病故他險出舞臺事故

  老話說得好,“師徒如父子”。在相聲江湖裡有師徒反目成仇的,也有徒弟“跳門”改換門庭的,但絕大多數師徒關係的確是情同父子的。徒弟拜師,師父收徒,一旦建立了師徒關係,就是一家人。能耐是師父教的,飯門也是師父給的,就連同行前輩的提攜都是看在師父的面子上,作為徒弟又有什麼理由嫌棄師父呢?徒敬師,師愛徒,一直是相聲界乃至整個曲藝界的優良傳統。

為了他拜師高英培不惜“賄賂”侯寶林,因恩師病故他險出舞臺事故

  今天聊的這對師徒感情有多深厚,從點滴小事上就足以印證。這二位就是高英培和他的弟子李嘉存。過去相聲演員一般都有藝名,比如小迷糊、大狗熊、小怪物、大面包等等。李嘉存並沒有藝名,可要說“吃嘛嘛香”不管同行還是觀眾沒人不知道說的就是李嘉存。這句若干年前的經典廣告語儼然成了他的代名詞。

為了他拜師高英培不惜“賄賂”侯寶林,因恩師病故他險出舞臺事故

  其實和那些從小學藝的娃娃腿相比,李嘉存從藝算相當晚的。三十四歲才正式拜在高英培先生門下。與恩師結緣得益於當年李金斗的引薦。李嘉存初次登門拜望,高先生就對他非常喜歡,可以說是上人見喜。經過多次接觸之後,高英培決定收下這個徒弟。在討論擺知問題時,高英培還特別叮囑愛張羅的李金斗,“拜師儀式我得給他辦得漂亮點,得把侯先生請來。”

為了他拜師高英培不惜“賄賂”侯寶林,因恩師病故他險出舞臺事故

  於是,李金斗給他出了個主意:“您要請侯師爺參加,最好拿點禮品去看看老頭兒,侯先生愛喝白蘭地。”高英培突然想起來之前別人送給他兩瓶白蘭地,趕緊去床底下把酒翻騰出來,又讓李金斗把瓶子擦洗乾淨。不過這酒沒有包裝,看著不像是買的。結果又從副食店裡找了兩個袋子裝上,這回就像買的了。準備妥當以後,爺倆拎著酒,一起到家裡去請侯寶林。

為了他拜師高英培不惜“賄賂”侯寶林,因恩師病故他險出舞臺事故

  剛到侯大師家門口,高英培還怕老爺子不同意,自己都沒敢進去,讓李金斗去說。侯寶林問明緣由後,覺得這是給相聲界添人進口的好事。於是欣然同意,並且還囑咐說:“我這一輩的人都要請到了。”就這樣,李嘉存的拜師儀式可謂群星璀璨。李金斗主持,侯寶林、羅榮壽等相聲名家悉數出席觀禮,如此隆重的拜師儀式在這行並不多見。從拜師這事上也不難看出,高英培對這個“大齡弟子”的器重和偏愛。

為了他拜師高英培不惜“賄賂”侯寶林,因恩師病故他險出舞臺事故

  拜師後的李嘉存視師如父,爺倆之間的深厚感情也親如父子。2002年大年初四,突然傳來了高英培先生病故的消息。當時李嘉存等人正參加一場演出活動,得知這一噩耗,後臺演員哭成一片。此時,李金斗安慰眾人:“咱們把相聲說好,就是對高先生最好的懷念。”那天的演出上,李嘉存給劉洪沂捧哏使的傳統活《武墜子》。這塊活裡劉洪沂得故意折騰給他伴奏拉弦的李嘉存,捧哏的略帶不耐煩的情緒,拍著桌子嘴裡還得學拉弦。

為了他拜師高英培不惜“賄賂”侯寶林,因恩師病故他險出舞臺事故

  由於當時情緒太過悲慟,表演過程中李嘉存在臺上難以自控,拼了命的拍桌子,以此發洩心中悲傷。學拉弦也一下漲上去好幾個調門。結果演到一半,拍的勁實在太大了,直接給桌子拍散架了。後臺撿場的人趕緊上去把壞桌子搬走。說著半截相聲,後臺跑上來撿場的也算難得一見了。雖說出了舞臺事故,但現場觀眾並沒在意,沒桌子照樣把這段說下來,該要尖兒的地方都要下來了,該響的包袱也比往常更響。然而臺下沒人知道,此時的李嘉存正承受著“喪父之痛”。

為了他拜師高英培不惜“賄賂”侯寶林,因恩師病故他險出舞臺事故

  如今年過花甲的李嘉存也淡出了相聲舞臺,但恩師高英培生前對他的教誨始終印刻在記憶中。無論是做人還是作藝,在人生道路上能有高英培這樣的良師,無疑是命運對李嘉存最好的饋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