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最新持股市值八成為金融地產股 年內持續增持銀行股

近期,隨著上市公司年報陸續出爐,備受市場關注的險資持股全貌也逐漸清晰。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顯示,截至4月14日,有108家A股上市公司的機構持股名單中出現險資身影,合計持股市值達1.13萬億元。

從險資對不同行業的配置策略來看,剔除中國人壽集團對中國人壽的持股及中國平安對平安銀行的持股,險資合計持有A股市值達2740億元。值得關注的是,險資對金融股與地產股的持股市值為2274億元,佔比高達83%。

險資緣何鍾愛金融地產股?有壽險公司資管人士對記者表示,主要是因為低估值、股息高、業績確定性強的金融、地產股能夠提供穩定分紅,這與險資對持續穩定的收益要求完全匹配。此外,人保資本股權投資總裁張令佳也對記者表示,險資天生特別不喜歡做“危險動作”,卻喜歡“也許不見得那麼高但穩定的收益”。

正是基於險資的這一屬性,今年以來,在A股及港股大幅回調之際,不少險企出手買入或加倉銀行等金融股。例如,年內中國人壽與太平人壽均舉牌了農行H股,中信保誠人壽舉牌了光大控股H股等。

金融地產股持股佔比83%

從目前已披露數據來看,若剔除中國人壽集團對中國人壽的持股市值及中國平安對平安銀行持股市值,險資對金融股與地產股的持股市值佔比高達83%。

在金融股中,險資對銀行股的持股市值最高。截至4月14日,已披露2019年年報的銀行股中,險資重倉持有招商銀行、民生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光大銀行、浙商銀行這8只銀行股,持倉市值分別為946.2億元、550.7億元、260.4億元、188.0億元、63.1億元、29億元、18.2億元、0.6億元,合計持倉市值達2056億元,佔對銀行地產股持股總市值的90%。

增減持方面,險資去年四季度增持了農業銀行與中國銀行,並減持了工商銀行,此外,險資去年四季度還新進了郵儲銀行與浙商銀行。

除銀行股外,險資還持有券商股、期貨股、保險股及其他非銀金融股。具體來看,截至去年四季度末,險資持有申萬宏源、東北證券、廣發證券這3只券商股,並持有南華期貨1只期貨股。

尤其引人注意的是,險資去年四季度末還重倉持有中國人保,持股的險資分別為中國人壽相關產品賬戶及新華保險相關產品賬戶,持股市值分別為8.7億元及3.6億元。

實際上,中國人保近年來也保持較高的分紅率。中國人保2019年利潤分配方案顯示,其董事會建議末期股息每股現金分紅0.116元(含稅),較2018年增加了154%,共計約51.3億元,2019年度利潤分配比例22.90%,較2018年分配比例提升7.9個百分點。

除金融股之外,地產股也是險資重倉的第二大行業。從截至4月14日已披露的數據來看,險資對地產股的持股市值合計達158.4億元,分別持有萬科A、金科股份、榮盛發展、京投發展,其中,險資對萬科A的持股市值最高,達141.7億元。從調倉情況來看,去年四季度,險資增持了金科股份、榮盛發展,減持了萬科A。

險資未來仍看好銀行地產股

由於險資青睞高分紅、低估值的大盤股,因此其對金融地產股的持股比例有可能進一步提升。

中國平安首席投資官陳德賢近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股權投資方面,其堅持長期投資、集中持股策略,偏好高分紅、低估值的大盤股,爭取增加能夠以權益法計入報表(長期股權投資)的優質藍籌股的配置比例。

實際上,險資持有金融股市值佔比此前一直遙遙領先,截至去年三季度末,險資持有銀行股市值就已高達56.2%,地產股持股市值達15.6%,兩項合計超過70%。總體來看,險資對金融股持股市值仍佔“大頭”。

天風證券分析師夏昌盛也表示,2021年起,保險公司將全面實行IFRS9(平安已率先實施),在新準則下,權益類金融資產將全部用公允價值計量:若選擇分類為FVOCI,僅有分紅收益可進利潤表,處置時的公允價值變動將計入權益,不再具有原先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利潤調節空間;若選擇分類為FVPL,則公允價值變動需當期確認,這將加大公司當期利潤的波動。因此,無論是FVOCI或是FVPL,都將使保險資金更偏好高分紅、低波動的大盤藍籌,以賺取穩定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