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造來了!阿里巴巴“五新”戰略再創一“新”

2020年9月16日,杭州,一家名為犀牛智造的新型工廠破土而出,阿里巴巴“五新”戰略中的新制造來了。

新制造讓“MadeinInternet”成為現實。“犀牛智造”不只是工廠,更是平臺。它實現了生產端到端、全鏈路的數字化,因此具備高度柔性的供應鏈能力,可以按需生產、以銷定產、快速交付。通常服裝行業的生產模式是平均1000件起訂,15天交貨,而在新制造的模式下,已能100件起訂,7天交貨。它將銷售端的數據洞察直接與設計、生產端打通,能精確預測到某款單品未來一個月能賣多少件。這樣的創新模式可以減少服裝紡織產業鏈路中的效率和

資源浪費,有效壓縮庫存成本,降低中小企業最大的創業門檻。

2016年,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提出,未來30年,“五新”——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的發展將會深刻地影響中國、世界和我們所有人的未來。4年之後,阿里巴巴“五新”戰略一一紮實落地,並且緊密協同,推動數字化的商業基礎設施進一步升級,更好地服務於中小企業和消費者。

新制造來了!阿里巴巴“五新”戰略再創一“新”

橫空出世的新制造先鋒“犀牛智造”滲透了新技術和新能源的發展成果。據瞭解,阿里巴巴新制造團隊中,60%的成員從事技術開發工作。擁有強大數據分析的“大腦”支撐了平臺的生產流程,幫助其靈活地調動產能,其中,邊緣計算、機器學習、圖像識別等技術是支柱;訂單的要求可以通過IoT技術精確下發到各個生產環節。這些創新能力正在讓服裝紡織業變得更加靈敏:打破訂貨週期長、依賴大批量集中生產降低成本等限制因素,適應小批量、快速反應的個性化生產需求。不僅是中小型的服裝生產企業,淘寶平臺上的創業者、主播、設計師也將從新制造中受益。

阿里巴巴的“五新”有著清晰的戰略路徑。創業之初,阿里巴巴立足於“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力求為中小企業提供進入互聯網時代的“水電煤”;而提出“五新”,是因為消費者生活方式、經營方式將因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發生鉅變,必須打造面向未來的商業基礎設施。為此,阿里巴巴升級組織保障,於2017年7月成立“五新”執行委員會,張勇任主席,統籌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的力量,全力推進“五新”建設。

新零售成為第一個突破口。阿里巴巴先後孵化盒馬、零售通、淘鮮達等創新業務,將餓了麼和口碑整合為本地生活服務公司,通過私有化銀泰商業、戰略投資高鑫零售、蘇寧雲商、居然之家、1919、紅星美凱龍等,探索本地生活、百貨、商超、家居、數碼、社區小店等場景的數字化。目前,新零售已顯現規模效應,根據阿里巴巴集團最新一季財報數據,包含盒馬、銀泰、天貓超市等新零售業務在內的“其他”一項收入以80%的速度增長,在阿里巴巴集團總收入中的佔比達20%。截至2020年6月30日,盒馬鮮生門店數量已達214家;天貓超市與商超夥伴的合作,開拓到家服務、數字化選品、全鏈路營銷等解決方案。以高鑫零售為例,阿里巴巴為其賦能所貢獻的收入已佔其總收入的約15%。新零售的理念成為全球零售業公認的轉型起點,也為供給側的深度數字化埋下伏筆。

新金融以科技為底色,幫助數以千萬中小企業獲得透明和普惠的金融服務,為釋放市場消費活力、企業擴大經營提供了活水。螞蟻集團是金融科技開放平臺,旗下的支付寶是中國最大的移動支付平臺。支付寶的年度活躍用戶已經超過10億。截至2019年末,網商銀行累計服務了超2000萬小微企業和個人經營者。“3分鐘申請、1分鐘到賬、期間0人接觸”的模式能幫助中小微企業破解融資難問題,今年3月,聯合網商銀行通過“310”實現無接觸貸款的金融機構達100家以上。

新能源是“五新”的動力,而新技術是引擎。近三年來,阿里雲持續高速增長,成為亞太地區市場份額最高的雲計算提供者,超過一半的A股上市公司和80%中國科技創新公司在使用阿里雲的服務。同時,阿里巴巴於2017年成立達摩院,大力投入基礎科學和顛覆式技術創新研究。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服務現已在工業、醫療、城市大腦等生活場景中“上崗”。平頭哥半導體公司推出了3款面向公開市場的芯片類產品。這表明,數據已是經濟發展的關鍵生產要素,新技術正產生溢出效應,驅動各行各業邁向數字化。

製造業的轉型升級是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需要經得起考驗的創新。在新零售、新技術、新能源和新金融全面發展的基礎之上,新制造將成為阿里巴巴探索供給側深度數字化的起點。

“發展到今天,‘五新’已經成為了‘百新’、‘萬新’,背後的共同點,正是各行各業都在全方位走向數字化和智能化。”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在2019年的雲棲大會上表示,利用數字技術創新求變已成為社會共識。面向未來,數字化將成為中小企業、品牌和各行各業的新能力,更將成為時代的新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