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凡老兄:​什麼樣的年輕人只能說是一事無成?

有凡老兄:​什麼樣的年輕人只能說是一事無成?

什麼樣的年輕人只能說是一事無成?

20歲出頭,畢業找不到一份體面的工作

25歲出頭,依舊在基層幹活流動性較大

30歲出頭,還沒有自己的事業買不起房車

快40歲,服老了,一對夫妻四個老人掏空了六個腰包,給你了一個家,一臺車。

如果你不想像我今天聊的客戶這樣,中年47歲,打工沒人要,中年離婚,父母80多歲,還帶兩個10歲的孩子,不知道,你經歷這樣的人生你會有什麼感受。

如果你不想像我跟微商聊的這樣

如果你決定不再一事無成,

那麼你起碼得知道,在你現在的階段,應該賺多少錢。

這個世界向上的路儘管很多,但都被前人霸佔了。但並不是沒有給新人留下縫隙,哪些縫隙中透露出的陽光,足以讓我們翻身。

但從0-1的過程,你沒錢,沒資源,沒人脈,甚至沒技能,如何讓自己華麗轉身?

就算你的起點再低,我想不會比我低到哪裡去?臨床醫學畢業之後,去醫院上班,一個月1000的工資,上了45天,拿到第一個月的工資——920元,還有80扣除遲到費用。心理默唸一句:去你大爺的,我就是去幹銷售,都比這工資高。

辭職,索性去幹銷售,理想很美好,在我沒幹銷售前,我想的也很好,但事實是殘酷的。底薪1500,前三個月積累了3個意向客戶,靠著我老大幫我開了一個單,苟延殘喘的繼續上班。

每天出去跑客戶,一天掃4-6棟樓,每棟樓都是7-9層,一天跑下來相當於爬了200層高的樓房。做銷售多數人會告訴你勤勞就會有收穫,但是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勤勞只能撿撿芝麻,但如果你不勤勞連芝麻都撿不到。

勤勞也不是,不勤勞也不是,那應該怎麼做?

一個人,練了一套劍術,把招數練的天花亂墜,耍起來行雲流水,那叫一個流暢,但是打架的時候,一招就被別人打敗了。

這就是我當時做銷售的真實寫照,聽了那麼多道理,好像也都明白了,見到客戶就誇自己的產品好,多麼牛逼,一個勁的吹,一個勁的說,生害怕停下來,氣氛尷尬,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業績又是零。

你還沒張口,客戶都知道你要表達什麼,這是沒有結果的。

如果把現在的故事換成你現在的工作內容,你想想是不是一樣的?我身邊有很多做運營的,什麼都會,然而又什麼都不會。

一說起運營,哎呀,很簡單,就是引流,文案,社群營銷,活動策劃,數據分析,品牌推廣這些東西,一做就搞不清為什麼這麼做?做給誰看?然後一做就錯。那怎麼賺錢呢?所以今年很多運營人過的很慘,做兩天換一個工作,三兩個月換一次工作,一年還5-6次工作。

那麼如何解決問題?

再說,經過幾年的摸爬滾打,至少今天好歹混到一家公司的新媒體總監,收入比之前翻了20-30多倍。在一堆朋友面前,大家覺得很牛逼,但是,我自己心裡最清楚我有幾斤幾兩。

就像微商,微商招一群寶媽真的能賺錢嘛?我想大家都知道,除了頭部能賺錢,下面的人都是囤貨,很難賺到錢。

就像我問我圈裡的微商代理,我說你做微商賺錢嘛?

想象是美好的

但是現實是殘酷的

我當初做微商前的想法也是美好的 ——出自一位微商代理的原話

很多寶媽,,,別說會引流會成交了,很多話都說不利索的。憑這能賺錢?(沒有任何歧視和個人色彩,只是分析問題)

微商慣用的套路:他們曬車、曬錢、曬收入、曬生活變化、曬團隊。就這麼簡單。

很多互聯網圈的覺得傻吊一群,整天P圖四處蹭照片,但離開互聯網圈,更多的寶媽連PS都沒打開過,也沒蹭過照片,更沒進過4S店,她們看了,她們信了,覺得那是她們想要的狀態。

你要是問微商,如果跟你做,我怎麼能有客戶呢?我現在一個客戶都沒有呢!

她肯定會熱情的告訴你“親愛的我們公司都有培訓,這個你不用擔心,你看我們做的這麼大了,流量肯定是不缺的。公司前期還有流量扶持呢,你就放心做吧!”

你聽她熱情的聲音堅定的語氣,感覺好像真就不是個事,自己這個問題很蠢。

然後交錢做了代理壓了貨,死於沒流量忽悠不到下家。她們什麼也不懂,但她們聽話照做,上級給她們的話術她們就拿去講,拍胸脯講。所以她們最開始去幹的,都賺到點錢了。

市場就那麼大,流量就那麼多,每個都能賺到錢?說出去,我相信大家都不相信吧,由此,微商的案例,我們也可以讓我們值錢。

那就是包裝,包裝完了再沉澱。

我把自己的進化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短期成長,一個是長期成長,短期成長為利,長期成長為名。

任何成長離不開沉澱,雖然有投機的方法,靠包裝能夠矇混過關一時,但你的內在會被真正的高手一眼就看出水平。所以,要規劃自己的成長路徑,一是短期成長,一是長期成長計劃。

短期成長計劃解決你現在的生存需求,長期成長計劃解決你的自我實現,真正為自己的理想和夢想奠基基石。

短期計劃包括從展示建立別人對你的認知,長期計劃包括技能的提升,人脈圈的擴建,資源的積累,圈子的打造,資金的積累。

在面試的時候,90%的面試者會把自己的簡歷適當的修改,包裝,誇大,為了讓自己的簡歷有競爭力,從而獲得企業的青睞。

而企業,多數對外宣傳也是需要進行適當的調整,包裝,誇大,為了讓自己的產品有競爭力,獲得更多客戶的青睞。

同理,我們自己對外宣傳的時候也需要適當進行包裝,誇大,為了引來更多的圍觀,交流溝通互動,發生機會,只有這樣,你才能比其他人多一些機會,把握一個機會,你就能起來。

就像企業運營,每月給自己造兩場勢,一場為名,一場為利。一年24場,積累3年,也有70場案例和背書,你在自己行業也算是一個小名人,足以開啟自己的財富之路,左右自己的人生。

再我們沒有資金的時候,我們學會慢慢積累資金;在我們沒有人脈的時候,我們要學會包裝自己,建立自己的人脈;在我們沒有技能的時候,我們要學會依靠自己的人脈,提升自己的技能;在我們沒有圈子的時候,我們要學會用我們的技能,資源,人脈拓展自己的圈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