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與詩,不負人生不負卿

美食與詩,不負人生不負卿

有人說,世界上最治癒的東西

第一是美食,第二是文字

當美食遇上詩人

山珍海味,一粥一飯

紛紛化身為詩

美食滋潤舌尖,文字溫暖心靈

簡直妙不可言!

對詩人來說

飲食是口腹之慾,是舌尖享受

更是生活態度——

人生在世,美食與詩不可辜負

美食與詩,不負人生不負卿

美食與詩,不負人生不負卿

浮世清歡 (古箏)

純音樂

美食與詩,不負人生不負卿

美食與詩,不負人生不負卿

北宋首席美食博主

=蘇東坡=

蘇東坡,可以說是北宋首席美食博主! 雖然這一生漂泊不定,然而熱愛生活的他很少浪費時間感傷,貶到哪兒吃到哪兒,從豬肉到河豚,從荔枝到羊蠍子,體現了一個高級吃貨的自我修養。

美食與詩,不負人生不負卿

蘇軾不僅飲食品味極佳,而且熱愛下廚烹飪,還能寫下很多妙筆生花的詩句評點讚頌美食。

美食與詩,不負人生不負卿

北京稻香村·燻魚

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

只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

——《初到黃州》

秦烹惟羊羹, 隴饌有熊臘。

——《次韻子由除日見寄》

美食與詩,不負人生不負卿

北京稻香村·醬鴨腿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惠崇春江晚景》

美食與詩,不負人生不負卿

美食與詩,不負人生不負卿

美食與詩,不負人生不負卿

愛吃勝過愛生命

=孟浩然=

孟浩然大概是詩人裡最愛吃的,對他而言,愛吃勝過愛生命,富貴功名於吃而言,不過浮雲罷了。

美食與詩,不負人生不負卿

北京稻香村·限量美食·重陽花糕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過故人莊》

相較於詩,於吃這件事,孟浩然似乎更風流。公元727年,38歲的孟浩然心血來潮,到長安參加科舉考試,本來想謀個官,結果沒考中。幾年後,他又去了一次長安,但依然無果,又回到襄陽。

孟浩然這麼才高八斗的人,居然謀不到一官半職,可把當時的襄州刺史韓朝宗愁壞了。韓朝宗想要將孟浩然推薦給朝廷,所以就約他見面。

美食與詩,不負人生不負卿

北京稻香村·五香牛腱子

到了約定那天,韓朝宗左等右等不見人來,於是派人去請。原來,孟浩然正和一位老朋友吃肉喝酒呢。來人說了原委,孟浩然惱了,揮揮衣袖說:“業已飲,遑恤他!”

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其他事都靠邊站,生命中只有吃才是最重要的。

那年,王昌齡遭貶,路過襄陽時,特地拜訪孟浩然。正巧孟浩然患背疾在身,醫生告誡他萬不能吃海鮮。

可是老友歡聚,孟浩然把醫囑拋到了九霄雲外,飲烈酒食魚鮮,王昌齡走了沒多久,孟浩然就病情加重,駕鶴西去了。

一代詩人死於自己的“貪嘴”,若非那一次“任性”,孟浩然會否留下更多絕美的詩篇呢?

美食與詩,不負人生不負卿

美食與詩,不負人生不負卿

美食與詩,不負人生不負卿

是詩仙,更是“酒仙”

=李白=

李白出川,初到長安,拜訪賀知章。看了他寫的《蜀道難》,賀大人讚歎不已,稱其為“謫仙”。後來,因為詩歌方面成就非凡,世人又稱他為“詩仙”。

美食與詩,不負人生不負卿

但他自己最得意的稱號,應該還是“酒仙”。李白的詩,隔著紙張,都能嗅到酒香。

美食與詩,不負人生不負卿

北京稻香村·醬豬蹄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行路難·其一》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客中行》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酒肆留別》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將進酒》

美食與詩,不負人生不負卿

美食與詩,不負人生不負卿

顛沛流離,“吃”心不改

=杜甫=

杜甫,前半生遊走仕途富貴之中,後半生淪落漂泊,但這無疑讓他比那些一生錦衣玉食、不知飢餓的人來說,更能體會一蔬一飯的重要與美味。

安史之亂期間,杜甫從洛陽回華州,順路拜訪好友衛八處士。條件簡陋,好友只能用春韭菜和摻有黃粱糙米的熱飯招待,杜甫卻吃得津津有味,寫詩讚道: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

美食與詩,不負人生不負卿

北京稻香村·大香腸

鼓化蓴絲熟,刀鳴膾縷飛。

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

漢陰槎頭遠遁逃,魴魚肥美知第一。

青青竹筍迎船出, 白白紅魚入饌來。

......

一生顛沛,卻對美食衷心不改,詩興湍飛。只要心中有詩,憑著對生活的那份熱愛,無論日子難易,也終將能過得有滋有味。

美食與詩,不負人生不負卿

美食與詩,不負人生不負卿

精通烹飪的專家

=陸游=

陸游是南宋著名的詩人,此外他還是一位精通烹飪的專家,在他的詩詞中,詠歎佳餚的足足有上百首。

人間定無可意,怎換得玉膾絲蓴。

——《洞庭春色》

美食與詩,不負人生不負卿

鱸肥菰脆調羹美,蕎熟油新作餅香。

自古達人輕富貴,例緣鄉味憶還鄉。

——《初冬絕句》

既會烹飪,又愛烹飪,可以說,陸游是一位不亞於蘇東坡的業餘烹飪大師。在他的筆下,佳餚美饌更多了一些詩意之美。

美食與詩,不負人生不負卿

美食與詩,不負人生不負卿

吃出高雅的美食達人

=鄭板橋=

鄭板橋不僅是清代有名的畫家、書法家,也是一個熱愛美食的“吃貨”。

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纖手炙魚頭。

揚州鮮筍趁鰣魚,爛煮春風三月初。

惟有蓴鱸堪漫吃,下官亦為啖魚回。

......

美食與詩,不負人生不負卿

他主張儒雅,像“白菜醃菹,紅鹽煮豆,儒家風味孤清”;主張自然,“三冬薺菜偏饒味,九熟櫻桃最有名”;主張鮮活,“湖上買魚魚最美,煮魚便是湖中水”。青菜蘿蔔,粗茶淡飯,是其飲食上的養生之道。

美食與詩,不負人生不負卿

美食與詩,不負人生不負卿

最會吃的詩人

=袁枚=

袁枚,清朝乾嘉時期的詩壇盟主。長期優遊詩酒、風流倜儻的生活,加上為其掌勺的家廚王小余乃一代名廚,使他得以遍嘗各式美味。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八個字用在袁枚身上,最恰當不過。

美食與詩,不負人生不負卿

北京稻香村·炒四寶

熊掌、豹胎,食之至珍貴者也,生吞活剝,不如一蔬一筍矣;牡丹、芍藥,花之至富麗者也,剪綵為之,不如野蓼山葵矣。味欲其鮮,趣欲其真。人必如此,而後可與論詩。

——《隨園詩話》卷一

味甜自悅口,然甜過則令人嘔;味苦則口螫,然微苦則耐人思。要知甘而能鮮,則不俗矣;苦能回甘,則不厭矣。

——《隨園詩話》卷七

美食與詩,不負人生不負卿

美食與詩,不負人生不負卿

袁枚十分留心各種飲食的特點和烹飪技術,廣搜博嘗,“善取於人”。後來,他總結四十餘年的美食經驗,寫出了《隨園食單》,成為中國食譜中的經典。

美食與詩,不負人生不負卿

酸甜苦辣鹹,

是美食之味,也是人生之味。

這些偉大的“吃貨”詩人,

以他們的人生軌跡和一首首詩來詮釋: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還有遠方的詩和美食……

稻米們都在看

美食與詩,不負人生不負卿


只有點贊才不會長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