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家小妹”的俠義心腸——記恩施女博士柳倩月的太陽河鄉土情結

“鄰家小妹”的俠義心腸——記恩施女博士柳倩月的太陽河鄉土情結

如痴如醉,如“泣”如訴。有花痴、情痴,有痴心不改,有痴情玫瑰花……一個“痴”

字迷了我的心竅,這用來形容柳博士很公允。痴心不改,猶如鄰家小妹,如痴如醉,又如“白痴”一個,貪婪花叢猶如粉墨人生,痴心絕對。面對一個公知而且是高知?再看看一個小家碧玉,面對一個有年齡閱歷同時又是一個俏皮可愛形象的女子來說,要用幾句話來描寫得淋漓盡致,那是痴心妄想。

我只好從“本草綱目”,綱舉目張,才能抓住一條繩收緊一幅網,才能理清柳大俠這個人物特徵。

用小巧玲瓏來形容她似乎不夠準確?用人物精品又似乎單一空洞。

“鄰家小妹”的俠義心腸——記恩施女博士柳倩月的太陽河鄉土情結

小鳥依人,小巧玲瓏,千斤頂,三寸金蓮,小家碧玉,人小鬼大,淘氣調皮,鬼靈精怪,文文弱弱,霸氣十足,拿這一堆詞語描寫她又顯得詞語累贅。如何是好?

其實作為一個文人要從錯綜複雜、險象環生的環境中剝離出來也不是難事,我用八個字就可以鎖定柳倩月柳博士柳大俠了。

“鄰家小妹”的俠義心腸——記恩施女博士柳倩月的太陽河鄉土情結

第一個字“精”。她長得纖細個小,這叫做短小精悍,這是從外形上描寫,從精神層面來描寫的話那就是精明,成熟的臉龐上雖然有點老於世故的痕跡,但是她那雙黑白相間又略帶些稚嫩的眼神裡又分明射出些“智慧”亮光什麼的,這又透露了她純真的內心。

第二個字“痴”。痴狂、痴迷,較真、任性,痴心絕對。

第三個字“癖”。癖好,貪戀(事),職業癖(病),愛打抱不平,而這個“癖”字裡面還包含了執著的意思。

第四個字“善”。善良的本性,善良到極至,吃苦耐勞的精神,會讓熟知者感動。

第五個字“犟”。有點死心眼,據理力爭,抓住一個理不放,只要認準的事或人“八頭牛都拉不回”。

“鄰家小妹”的俠義心腸——記恩施女博士柳倩月的太陽河鄉土情結

第六個字“真”。帥真,直率,敢怒敢言。率真中略帶點保守,肚子裡有東西,風吹草動就會盪漾開來,有鬥雞公的傾向,隨時為真理而戰。滿肚子的熱情似火,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視為知己者而悅,會為悅己者燃燒。

第七個字“義”。義道,像爺們一樣的講義氣,很會塑造正義感。

第八個字“收”。放得自如收的骨感,如果柳大俠再幹淨利索一點就全了。

“鄰家小妹”的俠義心腸——記恩施女博士柳倩月的太陽河鄉土情結

我稱她為“鄰家小妹”,怎麼一下就變成俠肝義膽的女俠了呢?其實我在這裡完全是出於對這個小女子教授和博士博學的禮讚,身材這麼單薄能負重得起那麼多的知識嗎?我想只有“武功”高強的俠客,才身懷絕技。當然她在即將在下面描述描的“樂於助人, 樂善好施”無疑也是俠義的。

金秋九月醉美太陽河文學筆會正在緊鑼密鼓的召開,9月12號晚上太陽河鄉宴請筆會詩人、文人,其間有山歌助興環節,我這個愛湊熱鬧的人一時興起,唱山歌者還沒有唱完我就大聲的互動起來了,結果我遭到了柳大俠旁邊“白眉大俠”李大俠眼盯“子彈”的掃射,掃了我這個狂人詩人的雅興,我揭稈而起懟了回去“我是遠方來的客人,你這麼對待客人的嗎?”

柳大俠挺身而出硬是按住了白眉大俠,將火滅了。

我對柳大俠的更一步瞭解是在筆會結束後,有句俗話說的好“聽其言還要觀其行”。

筆會成立了一個筆會群,我接二連三地在筆會群裡撞見柳大俠在《今日頭條》發的推文,一個星期竟然發了太陽河鄉筆會“影像志”達25條之多,真像她的職業教授一樣“苦口婆心”辛勤付出,此舉將我打動,就像太陽河鄉黨委書記張麗紅說的“柳教授像小蜜蜂一樣的辛勤勞動!”。更讓我感動的是她的影像推文裡,有我很多爆款的照片,別人認為我過於誇張的東西,對她來講是新鮮事物,是好東西,她說“死一般沉寂的是寫不出好詩出來的”,她還有一句對我打諢“人很‘斜’,詩很正”玩笑話讓我印象深刻,她說斜是打雙引號的哦!

“鄰家小妹”的俠義心腸——記恩施女博士柳倩月的太陽河鄉土情結

我選了一條她推文中的一段文字大家來看看吧:

“金秋九月·醉美太陽河”文學筆會影像志完結篇: 從完全陌生,到心生熱愛,只需要48個小時。在恩施市北鄉,在那個被洪荒的大海供養,在造山運動中隆起的高山之中,太陽河鄉,古老的巴渝之歌隨風盪漾,女人的汗水滴在土壤裡,男人的汗水灑在巴鹽古道上……如今的太陽河鄉,改天換地有了嶄新模樣,一群土豆一樣樸實、溪泉一樣清澈的人民公僕在為這片土地、為這裡的人民而奔忙。我們的手掌撫摸到溫度,我們的雙足丈量到長度,我們的雙眼仰望到高度,我們的心靈感受到陽光。這是一趟詩之旅、歌之途,這更是一趟洗心滌魂之程。太陽河的人就是詩,太陽河的故事就是歌,願我們將所聞所見所悟,皆用心安置,它們不會成為過往……(配曲《太陽河之歌》《這就是太陽河》)”

看了她的系列推文,以及9月26日太陽河鄉“梭布埡石林杯”網紅十大拐自行車爬坡賽的系列報道,我被這個小女子真正感動了。

“鄰家小妹”的俠義心腸——記恩施女博士柳倩月的太陽河鄉土情結

筆會結束了。梭布埡石林杯自行車賽也結束了。但柳大俠仍然沒有走出太陽河鄉的山山水水,她的情感滯留在那裡了,她的思想擱淺在那裡了……筆會過去24天了,她自費又投入到推廣宣傳太陽河鄉的工作中去了……

我被她的行為深深地感動,在她的帶動下,我回想起筆會的點點滴滴,想起了太陽河鄉憨厚、靦腆、細心、細膩睿智的張麗紅書記,想起了豁達帥氣、兢兢業業全力主持配合書記工作的鐘輝鄉長,以及跑上跑下的陳桂清同志,這些基層黨員幹部、這些全心全意為太陽河鄉人民工作的公僕們在我的心裡留下了極其美好而又相當深刻的印象……想起他們我有了為太陽河鄉做些什麼的想法,於是我在今日頭條平臺上推出七期《走不出太陽和鄉的詩人們》專欄文章。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柳博士特為太陽河鄉撰寫的《恩施·多彩太陽河》系列文章中的一篇“幹群同心連心橋”,以此來結束我這篇文章吧……

《幹群同心連心橋》(柳倩月)

太陽河連心橋是一座鋼索吊橋,位於下河頭茶園村方向,距集鎮大概二三公里。經集鎮下街,即進入太陽河河水下段右岸,沿岸邊公路前行,一路上山川風物旖旎。在叢竹野花的掩映之中,河水碧濤流翠,白浪飛雪,水聲如歌如吟。至連心橋,只見橋若倒虹,懸於兩岸蒼壁之間。行於橋上,如古人沐風。俯視橋下,巨石方圓層疊,流水隨物賦形,飛花濺玉,或深秘透碧,或平徹清淺。下至河灘,遠仰橋身,如蒼龍橫空,親水戲波,頓生心與天地遊,以身齊萬物之思。據太陽河鄉現任書記張麗紅介紹,連心橋修於2005年,張書記當時任副鄉長,號召頭茶園村群眾出工出材料,聯繫電力、廣電師傅幫忙,建始楊泗廟的群眾也出力出錢,僅花6000元就修好了這座橋,政府獎勵了2000元。張書記認為,這座橋的建成,體現了“群眾的事情群眾辦,幹部起組織引導作用,政府以獎代補”的幹群同心的精神。連心橋,就是幹群連心、群眾連心,真是意義非凡!

“鄰家小妹”的俠義心腸——記恩施女博士柳倩月的太陽河鄉土情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