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鋼鐵出鋼60週年紀念:照日格圖—草原鋼城“蒙古馬” !

關注諸尚鋼鐵,帶來更多鋼鐵資訊!

60 年 前 ,烏 蘭 夫 副 總 理 親 臨 包 鋼 為 一 號平爐出鋼剪綵時的盛況,是保留在包鋼鋼鐵記憶中最珍貴的內容之一。而同樣鐫刻在這份 鋼 鐵 記 憶 中 的 ,還 有 一 個 個 響 亮 的 名 字 ,見證著“堅韌不拔、超越自我”的包鋼企業精神,折射出幾代包鋼鋼鐵工人對“勞動模範”的價值追求和對精神詮釋,他們就像縱橫馳騁 在 風 霜 雨 雪 中 的“ 蒙 古 馬 ”,不 畏 艱 辛 ,屢建奇功。沒有哪一匹蒙古馬是靠伯樂相出來的,好馬是賽出來的,好工人是幹出來,只有深諳其中道理的人,才能真正繼承吃苦耐勞、一往無前的“蒙古馬精神”。

包頭鋼鐵出鋼60週年紀念:照日格圖—草原鋼城“蒙古馬” !

照日格圖(圖片正中坐者)與工友們現場討論鍊鋼技術。

照日格圖在蒙語裡蘊含著勇敢之意,在到包鋼之前,他曾是科爾沁草原上的牧民,對於草原和馬的情懷,沒有人比他更濃厚,照日格圖的胸懷像廣闊的草原,工作熱情像一匹純正“蒙古馬”。

1979 年,照日格圖來到包鋼,被分配到鍊鋼廠一號平爐當爐前工,由於自己是出生在牧區的蒙古族牧民,與當時的漢族工友們存在語言障礙。在同事和朋友的幫助下,語言交流雖然沒有了太大問題,但照日格圖並不想讓自己的漢語水平僅僅侷限在簡單的溝通,更重要的是,他想增強自己的冶煉技術能力,要識字,要真正明白各類標準、規範和書籍 中 的 內 容 。 他 說 ,如 果 連 碳 、硅、錳、磷、硫 都 不 認 識 ,怎 麼 能做好一名鍊鋼工人。

1983年,學習機會來了,照日格圖參加了當時包鋼組織的語言培訓班,一邊工作,一邊學習也沒能讓照日格圖落下 其 中 一 項 ,他 的 普通話越說越標準,認識的字也不斷 在 增 多 。 這 其 中 還 有 另 一 個故 事 ,參 加 培 訓 的 日 子 裡 ,照 日格圖認識了他未來的妻子,也許是 孜 孜 不 倦 的 學 習 熱 情 感 動 了身 為 語 文 老 師 的 她 ,最 終 ,他 們結為連理。包鋼自成立起,就非常重視少數民族骨幹的培養和使用,在包鋼,照日格圖不僅習得一身鍊鋼本領,而且還學會了很多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他還在學習中找到了一生的摯愛。

技能加身後,一切的努力就全憑自己,從二助手到護爐工,再到二號平爐爐長,照日格圖將自身所有的鍊鋼本領全部用在精心呵護平爐生產中。令他印象最深的工作,並不是在爐前操作某一個工序,而是搬運氧氣瓶。當時包鋼還沒有頂吹氧槍,扛著氧氣瓶上爐前平臺,將氧氣瓶架在爐門口,連上氧氣管向爐內噴吹。爐前平臺將近三層樓高,氧氣瓶一百多斤,大家一人一瓶,但是對於龐大的平爐來說,幾瓶氧氣沒多久就沒了。照日格圖說,當時年輕,那點玩意兒根本不算個啥,大家一起比著扛,再累也能從中體會到快樂。當時,平爐是重油鍊鋼,至少 16 個小時才能出一爐鋼,時間相當於 8 小時工作制的兩個班。直到在 1991 年的冬 天,這個時間紀錄被打破。過去近 30 年的事情雖然已經模糊,但是3 小時 45 分鐘這個具體時間,在照日格圖的腦海裡卻如昨日般清晰。

包頭鋼鐵出鋼60週年紀念:照日格圖—草原鋼城“蒙古馬” !

在照日格圖心中,那是他心中最留戀的年代,他在 2 號平爐擔任爐長時,5 個小時內出一爐鋼嘉獎 7 塊錢達標獎,他所在的班組最多一次得過 270 多塊錢獎勵,在 當時這是一個不小的數目。 好馬是賽出來的,好工人是幹出來的。一 切榮譽的背後,都有為之付出的辛勞,1993 年, 照日格圖獲得包頭市勞動模範稱號,在 1993 年到 1997 年間,他還擔任包頭市人大代表,為包頭市城市建設和群眾幸福生活建言獻策。他的家裡擺放著疊成小山一樣的榮譽證書,當中見證著他為包鋼鍊鋼事業、班組建設及民 族團結進步做出的貢獻。

2001 年,隨著出完最後一爐鋼,一號平爐 結束了它輝煌而又璀璨的歷史,照日格圖作 為一號平爐護爐工,見證了一號平爐退出歷 史舞臺的重要時刻。時間並沒有給予他與工 作了 20 多年的平爐好好道別的機會,隔天他就來到了轉爐繼續創造著新的工作業績。 講到平爐拆除,照日格圖眼裡和話中流露出許多不捨,但是對於包鋼來說,貫徹新發展 理念,建設現代化新包鋼,讓裝備不斷升級, 具備更強的製造實力才能夠在更高端的市場 博 得 席 位 。 照 日 格 圖 對 包 鋼 的 未 來 信 心 滿 滿,他說,在廣大幹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包鋼在不斷創新發展的過程中,一定會更好!

鋼鐵蝦:幸福是奮鬥出來的!事業是幹出來的!點贊包鋼!點贊照日格圖!

以上圖文未經允許,禁止複製、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