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之鄉——奧地利的薩爾茨堡


離開捷克的克魯姆洛克小鎮進入奧地利境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綺麗的田園風光,遠處阿爾卑斯山依稀可見,近處坡地青草茵茵,彩色農舍點綴於色彩斑斕之中,及目所見皆為一幅幅無與倫比的美妙畫面,令人如醉如痴。

音樂之鄉——奧地利的薩爾茨堡

奧地利觀光的第一站便是薩爾茨堡。這座歷史悠久、景色迷人的古城位於奧地利西部、阿爾卑斯山正北面,是奧地利第四大城市。薩爾茨堡不僅歷史悠久、景色迷人,而且處處流淌著優雅的音樂情懷。這裡是音樂神童莫扎特和天才指揮家指揮家卡拉揚的故鄉,也是奧斯卡獲獎影片《音樂之聲》的拍攝地。這部改編於薩爾茨堡特拉普男爵一家真實故事的電影“The Sound of Music” 於1965年首映後,薩爾茨堡及其周圍美麗的自然風光便一夜成名,風靡世界。

首先來到米拉貝爾花園。花園融合了文藝復興式的典雅與巴洛克的綺麗風格,整體結構均衡。中間一條主幹道,兩邊的花埔圖案對稱,鮮豔奪目。從這裡看到盡頭最高處,就是薩爾茨堡要塞。眼前嬌豔的鮮花與遠處恢宏的要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襯托出薩爾茨堡要塞不一樣的壯觀。

音樂之鄉——奧地利的薩爾茨堡

花園旁邊的乳黃色外牆的建築就是米拉貝爾宮,這座花園宮殿始建於1606年,是當時一位大主教為取悅自己的情婦建造。後來經過多位巴洛克建築設計師的修建,成為今天的格局。如今是薩爾茨堡的市政廳,據說裡面有世界最美麗的的結婚登記處,可惜我們匆匆走過,沒能一飽眼福。

音樂之鄉——奧地利的薩爾茨堡

米拉貝爾宮旁有一座青銅飛馬雕塑。姿態雄健,形象逼真,引人注目。

音樂之鄉——奧地利的薩爾茨堡

花園中有許多希臘神話雕塑,分佈在草坪外圍。雕塑周圍,花團錦簇,分外妖嬈。這裡的雕塑看起來比較粗糙,卻給花園增添了生氣與靈動。

音樂之鄉——奧地利的薩爾茨堡

花園中心有一個外圍八角形的噴水池,噴水池周圍有不少本地居民在戲水遊玩。

音樂之鄉——奧地利的薩爾茨堡

經過這扇門便離開了米拉貝爾花園。在電影《音樂之聲》中,瑪麗婭帶著孩子們在這個大門口唱歌跳舞。

音樂之鄉——奧地利的薩爾茨堡

從花園出來,跟隨導遊穿過一個個街區,來到薩爾茨河邊。薩爾茨河是跨越奧地利和德國的因河最長、水量最大的一條支流。流經這裡的河流把薩爾茨堡分成新城、舊城兩部分。河上架設的小橋(導遊稱之為情人橋)兩邊欄杆上掛滿了五顏六色的同心鎖,與周邊古老的建築相疊加,形成鮮明的時代感。

音樂之鄉——奧地利的薩爾茨堡

從這裡向河對面遠眺,山頂上的薩爾茨堡要塞一覽無遺,彷彿立於雲端,既壯觀又神秘。

音樂之鄉——奧地利的薩爾茨堡

河兩岸的房屋、高聳的尖塔身披夕陽餘暉,在五彩斑斕的樹木簇擁下相當迷人。

音樂之鄉——奧地利的薩爾茨堡

恰巧今天是星期天,河岸邊草坪綠草茵茵,坐滿了來此遊玩的當地人。只見人們悠閒地看書、聊天,或慵懶地躺著曬太陽,欣賞著周邊的美景。城堡、小橋、河水、秋色,與遊人在這裡聚匯,融合成一曲永恆的樂章。

音樂之鄉——奧地利的薩爾茨堡

過了橋便是薩爾茨堡老城區。這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包含了中古世紀和巴洛克風格兩種建築群的城區,大部分的旅遊景點都集中在這個區域內,在1996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條著名的步行街叫做“糧食衚衕”,名稱接地氣,歷史悠久,街道至今依然具有16世紀巴洛克時代的韻味。整條街的房子都是暖白色,兩側是琳琅滿目的商店、餐館、咖啡館,每家店門上方高高懸掛的精美而別緻、藝術又復古的鐵藝招牌,讓人迷失在中古世紀的氛圍之中……。在老街上徜徉,不經意間都能捕捉到歲月留下的印跡。

音樂之鄉——奧地利的薩爾茨堡

糧食衚衕九號是一棟黃色的大樓,樓前掛著奧地利國旗。這裡三樓就是音樂神童莫扎特出生的地方,莫扎特短暫的36歲的生命中超過一半的歲月是在這裡度過的。如今三樓已成為莫扎特博物館,門前來自世界各地的遊人絡繹不絕,是糧食衚衕最熱鬧的地方。莫扎特故居為薩爾茨堡增添了濃濃的文化氣息。

音樂之鄉——奧地利的薩爾茨堡

莫扎特是西方音樂史中公認的音樂神童,16歲便成為薩爾茨堡管弦樂團的指揮。後來背井離鄉,旅居於維也納,在那裡創作了大量的歌劇、鋼琴曲。他的音樂典雅秀麗,結構縝密,至今仍久演不衰,真可惜命運多舛,英年早逝。為了紀念這位天才音樂家,薩爾茨堡市民捐款建起這座雕塑,雕塑所在的廣場便是莫扎特廣場。

音樂之鄉——奧地利的薩爾茨堡

這是老城區宗教信仰中心——薩爾茨堡大教堂。大教堂以其雄偉的立面和巨大的圓形屋頂體現了阿爾卑斯山地區早期巴洛克風格雄偉的特徵。大教堂廣場中央矗立著1766-1771建造的聖母柱。它的存在見證了薩爾茨堡“教政合一”的一段歷史,彰顯了當時大主教至高無上的權力。

音樂之鄉——奧地利的薩爾茨堡

大教堂始建於公元774年,後來由於一次大火,以及二次大戰的轟炸,分別於1628年、1959年進行了修繕與擴建,教堂內刻在門柵欄上的金光閃閃的三個數字“774”“1628”“1959”是教堂建造與發展軌跡的真實寫照。

音樂之鄉——奧地利的薩爾茨堡

薩爾茨堡大教堂頗具皇家風範,和當年大主教的地位相得益彰。它的美滲透到了每一個細節處。我們能做的就是用眼睛慢慢欣賞。下面照片是教堂高大的圓形穹頂,中央是隻白色鴿子。穹頂四周是無比精美的壁畫,還有繁美的雕花。

音樂之鄉——奧地利的薩爾茨堡

教堂神龕上不是十字架和雕像,而是一副巨大的耶穌受難圖壁畫,壁畫上面是玻璃窗,光線從耶穌背後射向信徒們,更增添了神聖感。令我好奇的是在西方基督教堂里居然看到了類似於觀音菩薩的雕像,莊重且不失清雅,令人耳目一新。

音樂之鄉——奧地利的薩爾茨堡

教堂附近一位藝人在撫琴。在薩爾茨的每個角落,這類音樂元素無所不在。人們在街頭巷尾隨意的吟唱與彈奏,悠揚的樂聲傳遍這座音樂之城。

音樂之鄉——奧地利的薩爾茨堡

大教堂側面有一座精美的噴泉雕塑,在電影“音樂之聲”中,瑪利亞曾在此噴泉下伸手戲水,這個經典畫面令無數影迷至今難以忘懷。

音樂之鄉——奧地利的薩爾茨堡

我們來到阿爾卑斯山的支脈僧侶山腳下,聲名顯赫的薩爾茨堡要塞就坐落在這座山上。

薩爾茨在德語中是“鹽”的意思,薩爾茨堡即為“鹽堡”。鹽給當地帶來巨大的財富,併為它的繁榮奠定基礎。從8世紀起,這裡便成為了主教的駐地,豐富的鹽礦帶著財源滾滾,主教的權勢不斷擴大,地位顯赫一時。城堡始建於11世紀後期,依靠雄厚的財力,歷任主教不斷將其擴大,鞏固,直至19世紀中期才基本成為今天所看到的模樣。

音樂之鄉——奧地利的薩爾茨堡

時過五點,上要塞的纜車已經停運,只能次日再來登山進要塞城堡參觀。反正時間較多,我們在山腳下從不同角度近距離感受要塞的雄偉壯麗。

音樂之鄉——奧地利的薩爾茨堡

穿過一個熱鬧的集市,來到要塞上山路右側的聖彼得修道院。我們的晚餐就在這裡的“聖彼得餐廳”進行。 據說,這是中歐最古老的餐廳,一直在聖彼得修道院裡不曾移址。修道院內非常寧靜,左側依山建有龕室,前面是一棟修道院大樓,旁邊就是歷史悠久的彼得墓園,豎立著造型各異的鐵質墓碑。精美的鐵藝,淡雅的環境,讓逝者的靈魂得到淨化,也讓來到這裡的遊客肅然起敬。

音樂之鄉——奧地利的薩爾茨堡

第二天我們乘纜車上了山頂。呈現在眼前的城堡要塞規模宏偉,虎踞龍盤,堪稱中歐地區規模最大的城堡。城堡白牆黑頂,樸素莊重;四周築有厚重的城牆,固若金湯。

音樂之鄉——奧地利的薩爾茨堡

城堡內很大,分為A、B兩個展區。由於體力、時間有限,我們參觀了部分展廳。一路經過各式廳堂、兵器館、囚室、器械庫……,展品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真可謂一個城堡書寫了一個城市的如歌史詩!

音樂之鄉——奧地利的薩爾茨堡

岀了城堡俯視薩爾茨堡,整個城市盡收眼底。視野內只見一片高低起伏、錯落有致的白牆黑頂的建築,綠色園頂和尖頂大教堂點綴其中,山上斑斕的植被與城市中的花草樹木遙相呼應。薩爾茨河猶如一條藍色的緞帶從城中飄過,帶走了薩爾茨堡百年沉浮的歷史,也把人們的思緒與嚮往帶向未來……。

音樂之鄉——奧地利的薩爾茨堡

遠處依稀可見的阿爾卑斯山,默默地守護著這一方淨土……。你會驚歎,這座城市竟能得到上帝的如此的眷顧,她以音樂為靈魂,因山而雄偉壯觀,因水而靈動飄逸。

音樂之鄉——奧地利的薩爾茨堡

離開薩爾茨堡,驅車上路,窗外閃過一幅幅掛壁式風景:連綿起伏的翠綠疊障,地毯般的青草茵茵,牧場上牛群點點,幾條絲帶般飄逸的小路,淡雅肅穆的教堂,色彩斑斕樹叢之中的農屋……,每一幅都是濃墨淡彩讓人沉醉的鄉野風光,每一刻都是光線與色彩譜寫的田園交響曲。

音樂之鄉——奧地利的薩爾茨堡

被大片的草原和森林覆蓋的丘陵無邊無際地起伏著,遠遠看去,那些舒緩流暢的曲線如同浮動的海面,呈現出優美的旋律。山脈,樹林、草場,鮮花簇擁的木屋……,住在風景裡的薩爾茨堡人是何等地幸運,享受天人合一的境界,卻是他們普通百姓生活的常態。

音樂之鄉——奧地利的薩爾茨堡

窗外風景再一次驗證了一句格言:風景在路上。所以,我坐在旅遊車上一般是不睡覺的,拿著手機不停地按,不想失去每一處目所能及的精彩畫面。

音樂之鄉——奧地利的薩爾茨堡

漸漸地,路邊波光粼粼、深藍色的湖面越來越寬,山脈越來越高,周圍的環境越來越靜謐……,大巴車已經到了奧地利著名的薩爾茨湖區,我期盼已久的童話世界——哈爾施塔特小鎮就在不遠的前方。

音樂之鄉——奧地利的薩爾茨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