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價格普降 3月份北京CPI漲幅回落至3.2%

繼北京CPI於今年1月觸頂後,至今已連續3個月回落。4月13日,北京市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3月北京市CPI同比漲幅為3.2%,較2月再收窄0.4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相關負責人表示,CPI同比漲幅回落,受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2.3個百分點,今年新漲價影響約為0.9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3月CPI環比降幅達0.7%,這也是年內全市CPI環比漲幅首次由正轉負,而這主要源於當月食品、非食品價格全面下降。其中,食品價格降2.4%,非食品價格降0.3%。

食品價格作為全市CPI主要擾動因素,環比降幅達1.5%,影響CPI下降約0.42個百分點。其中,因氣溫回升、產量增加,鮮菜價格降幅最大,達15.7%,影響CPI下降約0.44個百分點。

“蔬菜價格的下降,主要原因仍是季節性下降。”北京新發地市場統計部部長劉通認為,北京今年春季蔬菜的供應能力是好於去年同期的,後期菜價還會在低於去年同期的價格水平下運行一段時間。

此外,劉通指出,目前價格明顯低於去年同期的另一個原因是消費尚未恢復常態。受疫情防控影響,北京地區餐企大多都還沒有營業,即使營業,大多也是以外賣為主,餐飲企業從批發市場採購的數量明顯不足。在蔬菜供應恢復以後,需求沒有及時跟進,也使蔬菜供應總體表現充足,對價格下行產生一定的拉動作用。隨國內疫情防控形勢進一步好轉,餐飲企業全面復工有望,菜價繼續下降的步伐也會逐漸放緩。

不僅是蔬菜,因供應充足,蛋類、水產品、豬肉價格分別較2月降3.8%、0.9%和0.2%。

對於豬肉價格的回落,劉通表示,2月白條豬價格刷新了此前歷史高點,主要是受屠宰廠復工復產不足及毛豬收購過程中出現的短時間梗阻的影響。進入3月後,屠宰廠全面復工,毛豬收購順暢,白條豬批發價雖出現波動,但整體價格比2月下了一個臺階。“後期,隨著毛豬產能和需求恢復,肉價總體會表現出波動下行、穩中有降的走勢。”

從非食品價格看,3月其他七大類價格環比四升一降兩持平。其中,其他用品和服務價格上漲1.3%,衣著、居住、醫療保健價格均上漲0.2%;交通和通信價格下降4.1%;生活用品及服務、教育文化和娛樂價格均持平。

前述負責人表示,受疫情影響,進京人員減少,其他住宿價格下降6.3%;出行需求減弱,飛機票價格下降34.3%;國際原油價格下降,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別下降9.4%和10.3%。隨著企業復工復產,返京人員增多,為減少公共交通使用,車輛租賃需求增加,其他交通費價格上漲23.3%。

針對近期糧價上漲的傳聞,北京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副局長王德奇於日前表示,2019年全市糧食價格指數低於全國平均0.9個百分點,連續多年糧價漲幅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目前全市糧食供給充足、儲備到位,後期不會出現糧價大漲局面。

“疫情擾動通脹預期,但不改變我們對於通脹趨勢的基本判斷,CPI年內高點大概率已過。”對於未來,華泰宏觀李超團隊預測,食品端的上行衝擊將逐漸消退,未來一個季度左右,主要關注疫情影響居民消費,繼而負面影響服務類價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