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正在偷偷懲罰那些偷懶不陪伴孩子的爸爸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奇葩說》裡有一期討論的是父親陪伴孩子的問題。傅首爾講述了自身的一次經歷:兒子說"我爸就很好,他從不管我",對此,傅首爾吐槽道:"他都不在家,他怎麼管你?"

風趣幽默的吐槽,卻勾勒出多數中國家庭的現實:父親缺乏對孩子的陪伴。

這個世界,正在偷偷懲罰那些偷懶不陪伴孩子的爸爸

每當談到這個話題,不陪伴孩子的父親總能找到很多理由,比如"工作這麼忙,哪有時間陪?""哪有說的這麼嚴重,把他養大不就夠了嗎?"

說這些話的父親們不知道,比起物質,孩子更需要精神的滿足,比如父母的關愛和陪伴。

而且,工作忙跟陪不了孩子,並不能劃等號。

有位網友分享了這麼一件事,一位爸爸工作非常忙碌,經常要到外地出差,待在家裡的時間少之又少。

而他是怎麼陪伴孩子的呢?原來,這位爸爸雖然經常出差,卻會抽出時間給女兒寫信。這些家書飽含著父親對女兒的關心,累積下來已經堆成厚厚一摞。

而女兒也從小女孩長成了大姑娘,不僅成績優秀,性格也相當好,自信、樂觀,讓人不得不誇讚。

這個世界,正在偷偷懲罰那些偷懶不陪伴孩子的爸爸

這個世界,正在默默懲罰那些偷懶不陪伴孩子的父親

一個針對北京3~6歲幼兒父親的調查中,得出這樣一組數據:八成父親覺得自己工作忙碌,沒時間陪孩子。而在對天津市1054人的調查中,發現:五成以上的家庭存在父親缺位的情況,母親成為教育孩子的絕對主角。

1、成長這部電影,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奇葩說》顏如晶將孩子的人生比作電視劇,她說,前面的第一集到第二十集,你不看,以後想看也看不了了。電視劇可以重播,孩子的人生重播不了。

孩子從只會哭啼到咿呀學語,從無法翻身到踉踉蹌蹌學步,這些天真稚嫩的模樣,錯過了就是錯過了。你聽不到寶寶磕磕絆絆地說出"爸爸"的動聽聲音,也感受不到在寶寶難過時將他哄得破涕為笑的滿足感。

這些經歷,年輕時的父親也許覺得不值一提,可等到孩子長大,冷漠地站在他們面前時,父親會不會有一絲恍惚:我的孩子突然就這麼大了?他為什麼對我這麼疏遠?

錯過孩子的成長,將成為父親一生的遺憾。

這個世界,正在偷偷懲罰那些偷懶不陪伴孩子的爸爸

2、吝嗇陪伴的父親,也將失去孩子的愛和尊重

很多父親對"陪伴孩子"這件事嗤之以鼻,依舊我行我素。可是,愛是相互的,父親從小忽視孩子的成長,不將其放在心裡,又怎能奢望孩子愛自己呢?

猶太人中流傳著一句話:

"父親不是因為生下孩子,而是因為教育孩子,才被稱為父親。"

父母對孩子有教育的職責,而在大部分家庭中,只有母親承擔了教育孩子的全部責任,父親卻當起了甩手掌櫃。沒有盡到父親的責任,是擔不起"父親"這個稱號的。

這個世界,正在偷偷懲罰那些偷懶不陪伴孩子的爸爸

3、當孩子成長中出現問題,父親難辭其咎

英國教育家、哲學家、社會學家赫伯特·斯賓塞說:"父親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在孩子的教育中,無論是性格培養還是情感教育,無論是智力訓練還是道德品質的培養,父親都起著巨大的作用。"

不難發現,在一些父親缺位的家庭中,孩子有嚴重的心理問題。可當發現孩子有心理問題時,這些父親不懂得反思,反而責怪媽媽"無能""把孩子養廢了",抱怨孩子"就是個廢物"。

父親的陪伴和關心,可以讓孩子有安全感、自信心,有探索未知的勇氣,還有一往無前的責任心。而父親的缺位,會使得孩子缺乏安全感,並且對父親產生抗拒。

這個世界,正在偷偷懲罰那些偷懶不陪伴孩子的爸爸

作為父親,該如何陪伴孩子?

1、不是坐在旁邊就等於陪伴

很多爸爸,一有空就癱在床上,看著媽媽給寶寶換尿布、衝奶粉,自己無動於衷。還有的爸爸,在孩子希望他陪自己玩的時候趕走孩子,轉頭就拿起了手機。

這樣的情況,爸爸和孩子雖然同處在一個屋簷下,卻沒有任何的溝通和交流,雙方的心依舊是隔得遠遠的。

真正的陪伴,需要爸爸們認真、用心,哪怕只是陪孩子玩一會玩具,相信孩子都會很高興。

這個世界,正在偷偷懲罰那些偷懶不陪伴孩子的爸爸

2、給自己制定規則

李嘉誠曾經說過:"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

所以他給自己制定了一個規則:就算工作再忙,每個星期至少有一天和家人一起吃飯。

工作忙碌的爸爸們不妨給自己量身制定規則,抽出時間來帶孩子玩耍、跟孩子溝通,言傳身教地讓孩子學會各種道理、擁有各項能力。

這個世界,正在偷偷懲罰那些偷懶不陪伴孩子的爸爸

3、給孩子樹立榜樣

《養育男孩》一書認為,在男孩6-13歲這個階段,父親會成為兒子最主要、最直接的榜樣。

父親希望兒子以後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首先就該給他樹立一個榜樣。比如,想要孩子學會誠信,那麼父親要遵守自己許下的承諾;對於無法做到的事情,不要輕易許諾。這樣一來,孩子才能學會對自己說的話負責。

這個世界,正在偷偷懲罰那些偷懶不陪伴孩子的爸爸

維克森林大學教授琳達尼爾森博士,數十年對父女關係進行研究,她說:

"父親可以用鼓勵的言語和行為讓女兒建立自信,她不再需要通過別的男人獲得價值感。"

父親的形象關係到女兒的擇偶標準。如果父親很糟糕,女兒不僅會變得自卑,還很容易被欺負,並且擇偶標準很低:比我爸強就行了。

所以,父親要鼓勵女兒,給她自信心,也要多陪伴女兒,讓她的內心變得強大,以後她才不會輕易被渣男的花言巧語矇蔽雙眼。

這個世界,正在偷偷懲罰那些偷懶不陪伴孩子的爸爸

育兒寄語

陪伴孩子,不是一個蒼白空洞的詞彙,而是真正將孩子的成長放在心上。並且,父親不僅要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還應該留意他們的心理變化,及時給予幫助,引導他們往積極的方向前行。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爸爸是怎麼陪伴孩子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