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特崗教師招考《教育學》考點解析: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發展三

2.制度化教育

近代學校系統的出現,開啟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階段。制度化的教育指向形成系統的各級各類學校。學校教育系統的形成,即意味著制度化教育的形成。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規教育,也就是具有層次結構的、按年齡分級的教育制度。我國近代制度化教育興起的標誌是清朝末年的“廢科舉、興學校”,以及頒佈了全國統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學制。現代學制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雙軌學制,二是單軌學制,三是分支型學制。

縱向的學校系統佔絕對優勢的學制結構屬雙軌學制。英國、法國、德國、俄國等歐洲國家的學制多屬於這種雙軌學制。這個學制把學校系統分兩個互不相通的軌道:一軌自上而下,其結構是——大學、中學;另一軌自下而上,其結構是——小學及其後的職業學校。雙軌學制有兩個平行的系列,這兩軌既不相通,也不相接,這樣就剝奪了在國民教育學校上學的勞動人民子女升人中學和大學的權利。單軌學制是一個自下而上的體制,以美國為代表,美國單軌學制之所以具有這麼強的生命力和影響力,主要是因為其是一個與民主、平等等理念相適應的學制,符合世界教育民主化的潮流。

分支型學制以前蘇聯為代表,帝俄時代的學制屬於歐洲雙軌學制。十月革命後,前蘇聯制定了單軌的學制。後來,經過多年的改革發展,前蘇聯於是就形成了既有單軌學制特點又有雙軌學制的因素的前蘇聯分支型學制。前蘇聯型學制前段(小學、初中階段)是單軌,後段分叉,是屬介於雙軌學制和單軌學制之間的分支型學制。前蘇聯型學制的中學,上通(高等學校)下達(初等學校),左(中等專業學校)右(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貫通。這是前蘇聯型學制的特點和優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