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高考不到一個月,家長做到這些事半功倍

自從高考時間固定在6月7日後,今年是首次高考延期。原本應該結束高考的高三學子們,現在仍在為未來奮鬥。

在新的環境背景下,最後一個月內,穩住心態是高考制勝的關鍵。

  1. 最後的衝刺階段,考生心態尤為重要,需要警惕這些想法:

  2. “破罐子破摔”,感受到複習有缺失,或模擬考試成績不理想,就產生放棄心理。

  3. 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過度關注他人的複習狀態和複習進度。

  4. 爭強好勝”,虛榮心強,抱有過高的預期。

  5. 自卑心理,懷疑自己,沒有信心面對高考。

  6. 過度焦慮,妄自菲薄,認為自己的目標無法完成而沮喪。

考試焦慮是一種在學生群體中非常常見的心理狀態,學生在應試情景的刺激下,由於對考試結果有著過多的擔心和重視所形成的一種心理反應狀態。

壓力具有兩面性,適當的壓力可以起到激勵的作用,有助於成績的提高,但是壓力過大會適得其反。

距離高考不到一個月,家長做到這些事半功倍

圖片來自網絡

考前良好的心理狀態是幫助實力發揮的必要條件。正在緊張複習的學子應盡力屏蔽外界的影響,放下高考被推遲而引起的焦慮。因為推遲考試這個事實是面對所有考生的,大家在同一情景下也是公平競爭,所以沒有必要因此形成不必要的壓力。應該把注意力放在知識學習與掌握上。感受到自己的情緒有波動時應及時找人溝通、排解,不要自己一人承擔。考生應給自己一個合適的定位和評價,明確目標,接受現狀,踏實學習,同時還要重視自己能力的培養。考生在臨近考試前應注意調整和保持適合自己生活習慣和作息時間。多時段的休息是調節過度緊張的有效方法,希望考生在安排作息時間時要考慮到這個因素。

距離高考不到一個月,家長做到這些事半功倍

圖片來自網絡

除了學生,陪伴學生備考的家長群體也容易產生焦慮情緒。很多家長因為對孩子抱有過高期待,表現出對學生的過度關注。有研究顯示家長焦慮與學生焦慮呈中等程度的正相關,而這種期待不僅會讓家長自己焦慮而且會影響考生的情緒和壓力。家長要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注意溝通交流的方式。家長可以關心考生的學習和生活,但不要過於干預他們,以形成一個相對寬鬆舒適的環境。

在飲食方面,一日三餐要做到營養均衡、搭配合理。首先,要做到每餐的食物新鮮衛生。其次,家長在做飯時可以多選煮、燉、燜等烹飪方式,最大限度地保留食材營養,也不會給考生的腸胃帶來太多的負擔。最後,需要注意的是,由於近期氣溫較高,一定不要給考生吃剩菜剩飯,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麻煩。

距離高考不到一個月,家長做到這些事半功倍

圖片來自網絡

在起居方面,家長和考生的作息時間要有規律,考生儘量避免熬夜或早起,以免睡眠不足,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甚至出現各類疾病。專家建議,在高考衝刺階段,考生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良好的生活狀態,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家長每天晚上可以陪著考生去戶外散散步。

距離高考不到一個月,家長做到這些事半功倍

圖片來自網絡

此外,為考生營造一個輕鬆和睦的家庭氛圍,會對考生備考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一方面,家長要淡化對高考分數的期望,因為很多考生的壓力來源於父母的期待。家長在考前的這段時間,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辭,多說一些鼓勵的話語,要讓考生知道,家長不會因為考試成績而影響對孩子的愛,使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另一方面,家長要堅決避免家庭糾紛,減少親朋好友的互訪,給考生營造一個舒適的複習環境。在考生休息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他們喜歡的話題進行交流,這也是化解壓力的一個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