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的《遙遠的向日葵地》:山野草原中的精靈,這十段話讓人思考

我讀書講究分類攻克,要讀就集中讀一個作者的所有書,前幾天我們分享了李娟的《冬牧場》,今天聊聊《遙遠的向日葵地》。

李娟的《遙遠的向日葵地》:山野草原中的精靈,這十段話讓人思考

“向日葵地”在阿勒泰戈壁草原的烏倫古河南岸,是李娟母親多年前承包耕種的一片貧瘠土地。

李娟一如既往用她細膩、明亮的筆調,記錄了勞作在這裡的人和他們樸素而迥異的生活細節:她的文字讓人思考。

1、當我小的時候我什麼都愛。當我長大了,我忘記了我其實什麼都愛。

《小王子》一書提到過:“所有大人都曾經是孩子,只是他們後來都忘記了。”

所謂長大成人,也許就是將孩子們所擁有的精彩宇宙逐漸忘卻的過程。

李娟的《遙遠的向日葵地》:山野草原中的精靈,這十段話讓人思考

2、所謂希望,就是付出努力有可能比完全放棄好一點點。

海明威在《老人與海》裡有句話:我只希望能得到希望。

希望,是一種力量,更是一架階梯。歌德說,對於一切事物,希望總比絕望好。希望激勵無數人前行。

狄更斯在《雙城記》中提到:

不要著急,最好的總會在最不經意的時候出現。縱使傷心,也不要愁眉不展,因為你不知道誰會愛上你的笑容。對於世界而言,你是一個人,而對於某個人,你是他的整個世界。

希望可以是人和事,它讓你擁有不放棄的力量。

李娟的《遙遠的向日葵地》:山野草原中的精靈,這十段話讓人思考

3、等待是植根於孤獨之中的植物吧?孤獨越強大,等待越茂盛。

自然萬物不言也不語,卻以自身的生長姿態警示我們要一直伸展,只要有陽光,有雨露,就要永遠向上生長,永不停止對生命的探索!孤獨與自由,孤獨是根,自由是延伸的枝葉。

大地最雄渾的力量不是地震,而是萬物的生長啊……

李娟的《遙遠的向日葵地》:山野草原中的精靈,這十段話讓人思考

4、幾乎每個母親都有自己的拿手菜,幾乎每個孩子對母親的懷念裡都有食物的內容。

故鄉的味道,往往最眷戀的還是家裡的食物,咀嚼之後,在舌尖回味的,卻都是鄉愁,總是媽媽的味道。

5、人是被時間磨損的嗎?不是的。人是被各種各樣的離別磨損的。

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

人世間充滿離別。

相遇總是猝不及防,而離別多是蓄謀已久,總有一些人會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學會接受而不是懷念。

有時候想想,確實如此: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捨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

李娟的《遙遠的向日葵地》:山野草原中的精靈,這十段話讓人思考

6、人生統統由之前從未曾有過,之後也絕不再發生的事情組成。

李娟在書中寫到:可是現實中的我,衣服塞滿衣櫃,碗筷堆滿水池。瑣事纏身,煩惱迭起,終目焦灼。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感到還沒做好準備,結束每件事情後仍患得患失。我把這一切歸結於缺少一小塊土地,一段恰當的緣分。可是,追求這切一仍遠遠沒有做好準備。

我僅有的力量只夠用來掩飾懦弱,我最大的堅強是繼續不露聲色地生活在家人中間。

未知的未來,充滿未知。

在嚮往的旅途中,我們也需要養成一種『習慣』——“堅強”了。

未來的路還很長,願我們勇敢且堅強!

李娟的《遙遠的向日葵地》:山野草原中的精靈,這十段話讓人思考

7、風是透明的河流,雨是冰涼的流星。億億萬的奇蹟從我身旁墜落,我卻視若無睹。

細想起來,我們從來沒有用這個視角來理解風、理解雨。原來文字可以這麼美。

風是透明的河流,雨是冰涼的流星。

8、置身荒野,擔憂放大

若是生活在諸事龐雜的環境之中,整天顧得上這個顧不上那個。對親人朋友,就算有十分的擔憂,也會給削去七八。可在荒野之中,在簡單寂靜的生活中,一丁點兒大的擔憂也會被無限放大。

生活就是不管我們的意志,一直推著我們向前走。我們忙得很多事都無暇顧及,但是當世界刪繁就簡,剩下我們獨自面對世界時,些許擔憂,可能會因為力所不及,而放大到極致。

李娟的《遙遠的向日葵地》:山野草原中的精靈,這十段話讓人思考

9、牽絆過去和未來的手機

那天割草回來,發現手機沒了。頓時覺得與這支手機有關的過去歲月全部消失,與這支手機有關的未來也統統止步不前。 龐大的過去與未來竟全交由一隻手機牽繫。難怪自己如此脆弱。

現代人一部手機,成為個人連接周遭世界的端口,“在線”成為很多當代人真正意義上的“存在”。

但是,將龐大的過去與未來竟全交由一隻手機牽繫,是何等的脆弱。

李娟的《遙遠的向日葵地》:山野草原中的精靈,這十段話讓人思考

10、世界如何理解你的孤獨

我不得安寧。無論生活在多麼偏遠僻靜的地方,我的心都不得安寧。 我最嘈雜,最貪婪。我與眼下這世界格格不入。

眼下世界裡,青草頂天而生,爬蟲晝追日,夜逐月。風是透明的河流,雨是冰涼的流星。 只有我最簡陋,最侷促。

我醞釀出一份巨大的悲哀,卻流不出幾行眼淚。我全面坦露自己的軟弱,捶胸頓足,小丑般無理取鬧。可萬物充耳不聞。 我無數遍講訴自己的孤獨,又講訴千萬人的千萬種孤獨。越講越尷尬,獨自站在地球上,無法收場。

我覺得李娟這一段寫的特別好,我是一個世界,世界又是一個世界。

你與世界格格不入,也許只是因為你無法進入這個世界。

眼下世界裡,青草頂天而生,爬蟲晝追日,夜逐月。風是透明的河流,雨是冰涼的流星。 只有我最簡陋,最侷促。

和大千世界相比,我是如何之小。世界又如何能夠理解你我個體的孤獨和傾述。

孤獨是因為心無繁華,寂寞是眼裡沒有大千。萬事萬物都有它的命數,心情和靈魂也需要安家。

延伸閱讀:

李娟的《農牧場》:給你無限定力的三句話,讓你度過人生寒冬

劉亮程《一個人的村莊》,鄉土氣息下的10大哲思哲理

每一次獨處,都是人生充電的精緻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