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30年,農村或將變成“第二代城市”,而住的可能不再是農民

由於目前很多農村地區存在空心化嚴重以及發展落後的情況,所以國家相繼出臺了很多措施,其中宅基地制度改革、促進城鄉融合和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這三項措施,很有可能在未來30年將大量農民轉移至城市。

我們順著這一點展開,試想未來30年,如果大量農民由農村搬入城市,那麼農村又會變成什麼樣?屆時居住在農村的新農民又會是哪一群體?而未來農民的出路又該何去何從?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未來30年,農村或將變成“第二代城市”,而住的可能不再是農民

而我們之所以要思考這些問題,就是因為這件事對農民以及後代的影響非常大。首先,如果農民大範圍遷徙入城,城市的現有資源能否滿足農民在就業、醫療和教育方面的需求,將會直接影響到農民以及後代的基本生活質量。其次,未來農村完成大變樣之後,農民還有沒有機會重返農村,對農民而言也同樣重要。未來30年,農村或將變成“第二代城市”,而住的可能不再是農民。

未來30年,農村或將變成“第二代城市”,而住的可能不再是農民

農村有望成為“第二代城市”,也就是雙子城

經過大幅度改革之後,未來農村很可能會呈現高樓林立、工業園區廣佈、醫療教育設施齊全且先進的地方,到時會與現有的城市遙遙相對,形成“雙子城”。

而且,更為突出的一點是,未來農村演變成的城市會被綠色的植被所包裹,並被人們改造成天然氧吧和休閒場地,也就是第二代城市,與現在滿是鋼筋混凝土的第一代城市相比,更適合人們享受生活和養老。

未來30年,農村或將變成“第二代城市”,而住的可能不再是農民

農業模式將實現大跨度轉變,新農民將備受羨慕

未來大量農民被安排進城後,農村騰退出來的土地面積將極為可觀,而這些龐大的土地資源會首先應用於農業生產。不過,到時候農業的發展模式可能會發生大跨度的轉變,起先會對土地進行統一的平整、定界限以及提高土壤的綜合肥力,然後實行集約化大規模耕種。

之後,集約化大規模耕種面積將會逐步縮小,並主要用於玉米、小麥、水稻等主要糧食作物的生產,而重新騰退出來的耕地,很可能會被用於發展“霧培”等新型高產出農業,並將花卉和有機蔬菜作為其主要生產對象。如此一來,“集約化+霧培”科學組合的耕種模式,很可能會使未來的新農民成為新的高收入群體,屆時這一職業將很可能備受羨慕。

未來30年,農村或將變成“第二代城市”,而住的可能不再是農民

未來農村的居住人群,可能不再是農民

如果未來30年,農村真的發生瞭如以上預測的重大變革,屆時估計大多數農民都會成為新的“城裡人”,享受到如今城市才會擁有的優質教育、醫療和服務資源。

而與此相對應的是,屆時會有很多有錢、有地位的城裡人,開始大量從城市轉移回農村,搖身一變成為新的“農村人”,享受到如上面所說的第二代城市的自然生活。

總體而言,除一線特大型城市以外,未來城市的主要居住人群將會是現在的農民,而未來農村的主要居住人群將會是現在的且有一定資質的城裡人。

而這兩者角色的互換,實際上對雙方都很有利,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農民在身份轉變的過程中,能否享受到政策的重點照顧,農民的宅基地和土地能否得到合理的賠償,以及對於不願意離開農村的農民,其選擇能否得到尊重和保護。

未來30年,農村或將變成“第二代城市”,而住的可能不再是農民

未來30年,農村或將變成“第二代城市”,而住的可能不再是農民。如果這一預測能夠成真,你會選擇進城,還是留守農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