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者Science論文首次被撤:距發表僅3個月

作者 | 胡珉琦


10月9日,中國學者在燃料電池領域的一篇重磅文章——《電場誘導異質界面金屬態構建超質子傳輸》(Proton transport enabled by afield-induced metallic state in a semiconductor heterostructure),因圖片錯誤問題被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正式撤稿。


這距該論文發表僅3個月,並且是中國學者Science論文首次被撤。


這篇撤稿文章的第一作者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材料與化學學院副教授吳豔,共同通訊作者分別是東南大學教授朱斌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副研究員宋懷兵。


在撤稿聲明中,作者解釋這是一個“意外錯誤”原因與實驗室搬遷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數據交接不暢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論文作者“

堅持低溫質子陶瓷燃料電池的實驗設計、理論計算、主要數據和分析”。這意味著,他們認為這些圖片的“意外錯誤”並不影響實驗方法和結論,但仍選擇了撤稿。


撤稿事件回顧


7月10日,Science刊發了學術論文《電場誘導異質界面金屬態構建超質子傳輸》。這是我國科學家在能源領域取得的一項重要的原創性成果。


當時,該成果在國內被廣泛報道。


中國學者Science論文首次被撤:距發表僅3個月


高離子電導率的電解質開發是解決目前燃料電池應用的關鍵挑戰。不過,科學家始終未能找到成熟的提高電解質離子電導率的方法。


上述研究研發了一種新的高電導率電解質材料(NaxCoO2 / CeO2複合材料),並利用半導體異質界面場誘導金屬態,把電解質材料電導率提升了3個數量級。


中國地質大學官網的報道稱,這項研究的意義在於,“為優良質子傳輸材料和應用提供了創新思路,為質子限域傳輸提供了科學方法”。


然而,8月10日,論文刊發僅一個月後,學術打假專家 Elisabeth Bik就在Pubpeer上對該論文圖片發出質疑。緊接著,有不少網友發現了其中的問題。


質疑焦點集中在兩張附件圖片上。


中國學者Science論文首次被撤:距發表僅3個月

圖 S9b 與 2018年發表的論文“The composite electrolyte with an insulation

Sm2O3 and semiconductor NiO for advanced fuel cells”中圖8高度相似。

中國學者Science論文首次被撤:距發表僅3個月


圖 S10,與2017年發表的論文“Enhanced ionic conductivity of yttria-stabilized ZrO2 with natural CuFe-oxide mineral heterogeneous composite for low temperature solid oxide fuel cells”中圖8b十分相似。


中國學者Science論文首次被撤:距發表僅3個月

而3篇文章的通訊作者都有朱斌。


還有網友指出,這3篇文章雖主題相同,但實驗中使用了3種不同的物質材料,之間並沒有關聯,因此對這3種不同材料的實驗曲線重合表示質疑。


中國學者Science論文首次被撤:距發表僅3個月


9 月 4 日,Science刊登了一則“Editorial Expression of Concern”。其公開表明,有兩個獨立的消息源向期刊指出,該論文 S9B 和 S10 兩張圖與此前朱斌擔任通訊作者的另外兩篇論文中的數據相似,可能存在學術不端行為。Science編輯部將等待作者單位的調查結果。


中國學者Science論文首次被撤:距發表僅3個月


在收到已發表論文的投訴或質疑後,編輯部首先會啟動內部審查,得出初步結論,確定指控證據是否合理,然後將指控內容和內審結果通知通訊作者團隊。在這份Editorial Expression of Concern公佈的同時,意味著作者單位已經啟動了內部調查。


一般來說,調查複核限期為3個月。


10月9日,該論文正式撤稿!


中國學者Science論文首次被撤:距發表僅3個月


作者在撤稿聲明中承認,兩張圖片均存在“意外錯誤”。圖S10是學生在數據傳遞過程中發生錯誤;圖S9b,則是因為兩組數據在同一時間段測得,數據具有相似性,且誤存在同一文件夾中,所以畫圖時錯誤地包含了2018年論文的數據


作者進一步表示,這些錯誤與實驗室搬遷、人員變動以及疫情期間數據交接不暢有關。


一點疑問


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國內某學術期刊編輯葉晴(化名)對這一撤稿事件提出了一些疑問。


“從撤稿聲明看出,作者承認了這兩張圖片存在重複使用數據的事實。同樣的數據表示不同的實驗條件顯然是不對的。”但葉晴認為,如果按照作者的字面解釋,似乎並不存在主觀故意。


葉晴說,有的期刊編輯部會將圖像學術不端行為分成三個等級:


第一等,圖片存在修飾或錯誤,但作者能提供源數據的支持,並給出令人滿意的解釋;


第二等,數據“美化”和未明確說明的修改,導致結論的改變,但能提供源數據或新數據;


第三等,對圖像進行數字化操縱處理(拼接、拷貝、插入和選擇性刪除),且無法解釋,沒有源數據。


“審稿階段,如果編輯發現第一種情況,是允許修訂的。上升到第二甚至第三種情況,性質比較惡劣,是要拒稿的。”


對於被Science撤稿的上述文章,葉晴認為,聲明解釋的錯誤行為更接近第一種情況。


尤其是作者提到,“我們重複實驗以複製數據,發現兩個NaxCoO2/ CeO2(x <0.6)電池,其在520℃時的輸出高於550 mW /cm2,與圖S9中的數據一致”。


而且,他們“堅持低溫質子陶瓷燃料電池的實驗設計、理論計算、主要數據和分析”。


這也意味著,作者認為這些圖片的“意外錯誤”並不影響實驗設計和結論。


葉晴還提到,這兩張問題圖片出在附件,通常有些附件信息並不是核心信息,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補充閱讀。


“鑑於這種情況,雜誌和作者並沒有選擇勘誤,而是直接撤稿,這一做法看上去是有些嚴厲的。”

葉晴告訴《中國科學報》,在圖片問題上,編輯部沒有統一的處理標準,大刊的標準也許更為嚴格。


不過,撤稿也意味著這一調查就此結束。而這份聲明背後是否另有隱情,外界不得而知。


10月9日,論文通訊作者之一的宋懷兵在給《中國科學報》的回覆中表示,具體工作請聯繫朱斌。不過,截至發稿時,朱斌並未就記者的詢問作出回應。



此次Science論文被撤,距中國學者被另一頂刊Nature撤稿尚不足3個月。這也再次提醒科研人員,論文(圖片)錯誤無小事,做科研要時時如履薄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