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浙江農博會,這個數字鄉村館亮了

數字鄉村是伴隨網絡化、信息化和數字化在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應用,以及農民現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內生的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和轉型進程,既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題記

11月22日,以“美麗鄉村 美好生活”為主題的2019浙江農博會暨東西協作消費扶貧農產品展銷會在蕭山區浙江新農都會展中心開幕,安廚數字鄉村解決方案展館在與中心舞臺相鄰的數字鄉村展區同步亮相。

2019浙江農博會,這個數字鄉村館亮了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彭佳學,浙江省委常委、省軍區司令員馮文平,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副主任王偉,農業農村部政策與改革司司長趙陽及浙江省內外各級領導蒞臨展館,深入瞭解安廚數字鄉村解決方案,並結合基層農業產業數據收集與整理、數字鄉村、數字大腦、農業產業發展、農業農村數字產業化及產業數字化等提出了寶貴建議,同時對安廚在建設數字鄉村、助力鄉村振興道路的努力和成就給予充分肯定和支持。

2019浙江農博會,這個數字鄉村館亮了

據瞭解,安廚數字鄉村解決方案是以建立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為核心,以建設符合農業農村實際業務需求的應用為導向,以解決農業農村現有問題為出發點,以農業農村信息化系統為依託,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為抓手,以全方位把握農業農村數據資源為目的,從而實現用數據說話、用數據監管、用數據決策、用數據創新。

目前,安廚農業農村大數據項目已先後落地接軌至平湖、衢州、文成等縣(市)的農業農村數字產業化及產業數字化融合發展。

數字鄉村,“後進生”的彎道超車

發展數字經濟已成為全球共識,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達31.3萬億元,在GDP中佔比達到34.7%,而數字經濟對農業的滲透僅佔7%。三個產業的數字化轉型中,服務業轉型快於工業,工業轉型快於農業。

面對撲面而來的數字化、信息化浪潮,面對空前活躍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農業這個複雜的巨系統,站在信息化發展的山腳下,只能“望‘數據科技’興嘆”。

這似乎是農業這個“後進生”的不幸:相對於工業、服務業等“年輕”產業對於信息技術創新的高靈敏度與強適應性,從社會生存一線緩慢發展壯大起來的農業存在頂層設計缺失、資源統籌不足、基礎設施薄弱、區域差異明顯等問題,這些因素,無一不與統一性、規範化的數字信息技術背道而馳。

但這或許也將成為農業彎道超車的轉折點:在數據信息與工業、服務業等產業磨合、適配的過程中,已經積澱下來一批基層普適的規範化理論與前端智慧應用。“農業相比其它行業信息化水平低,但這不是劣勢反而可能是優勢,這讓農業省去了從IT時代邁入DT時代的大量的沉沒成本。”在安廚數字鄉村展區,安廚總經理孫黎明正站在數字大屏前向訪客詳細介紹。

2019浙江農博會,這個數字鄉村館亮了

用數據改變農業,先行者的落地實操

不同於會場內其他展區展館熱火朝天的買賣吆喝聲,安廚數字鄉村展區的訪客更多的是在仔細觀看和傾聽,並時不時結合自己的看法提出一些或抽象、或具象的問題:“農業信息不全面、數據不對稱,怎麼辦?”、“鄉村數據多且雜,如何才能充分收集有效利用?”、 “從這一塊數據大屏就能知道明年種啥能賺錢?”、“小本經營沒能力對接大市場,這個能幫忙?”……這些訪客們,有些來自省內外各市(區/縣)農業系統,有些是鏈接著消費市場和生產端的農業經營主體。

怎麼辦?安廚圍繞解決業務協同和數據共享兩大關鍵問題,用“1+1+5N”交出了答案:即以數字鄉村大腦為核心,依託數字鄉村運營中心,覆蓋生產管理、流通營銷、行業監管、公共服務和鄉村治理等多個應用領域下的N個應用場景。

2019浙江農博會,這個數字鄉村館亮了

第一個“1”指得是數字鄉村大腦,即數據中臺,這是數字鄉村的核心。數據中臺的建設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把數據搞準,用準確的基礎數據幫助業務決策;第二個階段,打通各種數據,通過數據分析幫助業務決策;第三個階段,人工智能階段,通過算法預測業務。第二個“1”即數字鄉村運營中心,因為數據要不斷積累和分析,數字鄉村也不是簡單的信息化項目,需要持續的運營。5N則代表有了數據以後的數據應用方向,主要有面向生產管理、流通營銷、行業監管、公共服務和鄉村治理5大領域的應用。

為了方便參訪者們能夠更直觀且深入的理解這一方案,安廚在展區一側專門開闢文成縣數字鄉村建設“樣板區”,以沙盤的形式,場景化再現文成縣在“1+1+5N”架構下的“楊梅精準種植”、“一二三產業融合”、“產銷一體化”、“產業分佈一張圖”、“美麗鄉村”、“信息進村入戶”、“精準扶貧”等數字化建設方案。

2019浙江農博會,這個數字鄉村館亮了

數據的一小步,連接著科技的一大步,而安廚的一小步,或許現在看來只是作用於局部區域的農業產業數字化發展,但她紮根於鄉村基層一線的農業產業服務與農業數字化運營,終將在端口匯聚,由點連線,以線成面,從而織就出一張足以覆蓋整個數字鄉村宏圖的數據大網。“用數據改變農業”,或許,並不會太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